华为的故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华为(上):拼命三郎的荆棘路2012/11/02More6打印E-mail华为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力。曾经是军人的任正非(67岁)以6人团队创业,初期销售电话交换机,随后仅用25年时间就已逼近世界首位宝座。但在欧美“红色巨人”威胁论有所抬头。作为全球性企业,华为已经在第一时间开始承受考验。华为的员工平均年龄29岁,随时携带睡袋的拼命三郎式的员工支撑的华为到底是什么样子?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将通过3篇连续报道读解华为。“不管怎样,我们都会援助员工培训设施的建设费用”——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当地通信公司的一名高管甚至不敢相信华为营销负责人说的话。华为销售的通信设备无论价格还是性能都无可挑剔。此外,华为还提供其他帮助。从中可以看出华为能够席卷世界市场的部分原因。1987年深圳市,4年前离开以工程师身份工作的人民解放军的任正非开始到处推销电话交换机和火灾报警器。城市已经被政府和外资建立的合资公司所占领,任正非拓展业务的地区全都是内陆地区的农村。不过,当时电话正在10亿人的巨大市场不断普及。从香港采购的交换机迅速被销售一空,凭借由此获得的利润,任正非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进行自主开发。2012年9月,在深圳在相当于42个东京巨蛋体育场大小区域内建筑群拔地而起。在平整的草坪和玻璃幕墙大楼中川流不息的员工很多都身穿牛仔裤和T恤,年龄在20多岁。这里是任正非用25年时间打造的“华为帝国”的大本营。25年跃居世界第一华为的迅猛增长让人瞠目结舌。2007年仅为920亿元的销售额到2011年已经达到2039亿元,翻了一番还多。今年1~6月的销售额首次超过瑞典的爱立信,按半年数据计算,在通信设备厂商中已经成为世界最大企业。图为华为在深圳的总部华为(上):拼命三郎的荆棘路2012/11/02More1打印E-mail据美国调查公司IDC统计显示,从上半年通信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来看,华为占20.8%,居首位。尤其是在小型移动路由器等无线宽带终端领域,华为拥有55%的市场占有率。而在各国相继开始引进的高速通信服务“LTE”领域,在已完成实用化的约50个国家中,华为最少在34个国家进行了销售。华为强大的源泉在于年轻的头脑。14万名员工的平均年龄仅为29岁。与超过40岁的爱立信和NEC相比,华为员工明显更加年轻。在员工中,硕士学位拥有者占4万5千人,而博士学历拥有者为1300人。这是中国最顶级的头脑集团,而起始工资为6000元左右。虽然比一般的中国企业高5成,但还不到日本的3分之1。凭借如此低廉的劳动力获得的收益被重新投资于研发。华为2011年的研发投资为38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1%。接近销售额处于相同水准的NEC的一倍。IDC日本公司研究主管GeorgeHoffman分析称,“廉价而劣质大行其道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目前华为正在同时关注低价格和技术实力”。但是,凭借低成本和技术实力在短时间内跃居世界首位并非易事。2011年3月刚刚发生东日本大地震后,华为高层的孙亚芳(57岁)秘密来到日本。当时,由于担心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影响,不少外资企业纷纷撤离日本,在这种情况下,孙亚芳召集军心涣散的员工,激励员工说“正是在这种时刻,才应该思考到底能为顾客做些什么”。用一句话来形容华为就是“拼命三郎式的员工”。经常准备着加班用的睡袋、上级一声令下马上奔赴非洲和南美的偏远地区。很像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在全球兜售交换机的NEC等日本企业。遭美国国会抵制不过,华为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美国国会情报特别委员会质疑华为和中兴通讯(ZTE)与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关系,并以对美国安全保障构成威胁为由,要求美国政府将两家公司的产品排除在美国的通信系统之外。在欧洲和澳洲,“华为威胁论”也迅速升温。虽然华为对报告进行强烈驳斥,但仍然严重受挫。不仅是通信设备业务受到直接影响,还会影响到华为默默筹备的转型计划。过去25年,华为的业务一直以通信设备等“幕后”领域为中心。立命馆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中川凉司分析称“华为的战略是先在幕后提高市场份额,然后逐渐从周边领域转移至核心领域”。目前,华为的通信设备业务占销售额的70%。与此同时,华为逐渐在全球各国建立起销售网和采购网。今年以后,将主打华为品牌,进军智能手机和面向企业的IT服务等领域,走到大众消费者面前。计划2015年将新业务比重提高到50%。不过,如果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华为的负面印象不断扩散,华为品牌将遭受打击。一直以来,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等中国企业固有优势帮助华为取得了快速成长。但是今后,华为将一边克服中国企业的固有劣势,一边摸索成为涉足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等多种领域的跨国企业12下页坐上时间机器2012/11/05More8打印E-mail3名高管以6个月为周期轮流掌管经营。华为技术采用了轮值CEO这一独特的企业管理手段。在事实上拥有全权的是华为创始人的任正非(67岁)。在任正非之下,由均为40多岁年纪的胡厚昆、郭平以及徐直军3人以半年为期轮流担任CEO。3人均在华为创建之后的1990年前后进入公司,作为急于扩大业务的任正非的左膀右臂,3人在产品开发与研究、营销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3人均被认为有可能成为任正非的接班人。任正非这样解释轮值CEO制,如果1名CEO埋头业务、无暇深入思考企业的未来,企业将非常危险。如果采取轮值CEO制,就不必担心1位顽固的人可能导致公司变得僵化,也不必担忧形成小集团。丰田资深人士传授经验华为是1978年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最初华为在经济特区的深圳市创业,在“走出去”战略推动下,中国各企业开始进军海外,而华为则走在了前列。因此,华为的海外竞争对手提出批评称,“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全面支持,华为不可能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不过,如果一味戴着“华为成功全靠政府庇护”这一有色眼镜看待华为,就无法看清楚华为的真正实力。IBM、埃森哲、合益集团(HayGroup)以及丰田汽车,这些企业都曾指导过华为如何构建经营框架。华为为吸收现代经营方式,在整体经营机制方面与IBM,在人事方面与合益集团,而客户管理方面与埃森哲签署了咨询合同。在华为重要的松山湖工厂,丰田的退休人士以每月1次的频率到此传授的生产方式已经渗透。轮值CEO之一、胡厚崑(45岁)说:“依靠单纯的低价格已经无法在全球竞争中取胜。中国企业存在不足的地方要向欧美和日本的优秀企业学习”。在过去5年里,华为向“老师”支付的咨询费达到5亿美元。中国有代表性的另一家全球性企业、联想集团通过收购IBM和NEC旗下的个人电脑业务在海外获得了立足之地。这是将资金用于M&A(兼并与收购)以换取时间的做法。另一方面,华为为了换取时间,则在一般需要花费数十年才能完成的经营体制构建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华为创立25年后即已将世界首位宝座收入囊中,这可谓是中国版的“时间机器经营”(即第一时间引进海外成功的商业模式)。积极大胆地吸收其他企业优秀机制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或许正是华为强于日本企业的优势之一。华为高管中没有外国人不过,华为的经营体系也存在问题。虽然海外销售占比已经达到7成,但在华为的13名董事和高管中,却没有一个是外国人。联想拥有包括作为独立董事的日本索尼前社长出井伸之在内的多位外籍董事,相比起来华为无法不给人封闭的印象。而轮值CEO制也可以解读为是为了防止权力集中于创始人任正非以外的第三者。华为是采取员工持股制度的非上市民营企业。政府在华为没有投资,对员工来说,所持股份的分红就是对自己的奖励,这对该公司严格的能力主义构成了支撑。不过,在华为现行体制下,权力集中于据称持股比率仅为1.4%的任正非手中,这为美国国会宣扬华为威胁论提供了借口,美国国会称华为是“曾是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掌握全部权力的公司”。华为能否坐稳世界首位宝座,也将取决于与时间赛跑的结果。现在华为年轻的员工意味着低成本,但华为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将不断缩小。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的其他企业也将像华为那样坐上时间机器,对此华为自身应该非常清楚。走过向其他企业学习优秀机制的阶段,华为接下来能否成为有能力提供可供其他企业学习的附加价值的企业?这就是华为面对的分水岭。全球寻找“同盟国”2012/11/06More9打印E-mail“非常畅销,学生和年轻人买的多”,在美国硅谷的家电量贩店,销售人员在谈到中国华为生产的智能手机“Activa”时笑着说。魅力在于仅为149美元的低廉售价,这仅为主要功能相同的韩国三星的“GalaxyS3”的5分之1。来到华为柜台的一名印度裔女性表示,对华为在美国的口碑“非常了解”,但却毫不在意地说:“只要价格便宜就行了”。反击“间谍”指控但是,用于传递政府和企业机密信息的面向通信公司的设备却并非如此。美国安全保障负责人和国会相关人士将曾经人民解放军的任正非创建并担任首席执行官(CEO)的华为视为“安全保障方面的胁威”。并且一直在阻止华为向美国国内大型通信公司供货和收购IT(信息技术)企业的资产。10月8日的美国众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报告再次指出,华为有可能为中国政府进行间谍行为,并敦促美国政府和企业将华为排除在外。华为和中国政府以“毫无事实依据”、“根据主观臆测”等强烈口吻进行了反驳。针对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多次攻击,美国媒体已经开始怀疑其背后动机。《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思科系统散布了有关华为与美国安全保障的资料”。思科是企业通信与信息设备企业。有分析认为,思科对华为进入美国通信设备市场抱有危机感。AP日本企业也无法置身事外。日本软银宣布收购美国第三大手机运营商SprintNextel的10月15日,美国通信业界就开始流传一种传言。称“软银与华为之间的关系可能成为软银通过收购审查的障碍”。其原因是软银在日本采用了华为的设备。软银的法律顾问、罗伯特.汤森(RobertTownsend)律师表示,“美国也并非没有使用华为产品”。但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分析师、菲利普•雷德曼认为“美国国会有可能将矛头指向这件事”。华为也并未对关于自身“未上市、经营不透明”的批评袖手旁观。华为提高了高管履历等信息公开力度。此外,以曾担任英国政府信息管理负责人的英国籍高管的名义,发表了内容为世界信息安全问题解决方案的建议,呼吁进行国际合作。美国众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的报告发表之前,华为“正计划在纽约上市”这一信息传遍了全球。华为虽然对具体上市计划的存在进行了否认,但承认上市是公司内部正在讨论的课题。“上市也解决不了问题,中兴通讯(ZTE)就是很好的例子”,华为高层无奈地说到。中兴是与发达国家信息公开程度相同的香港上市企业。即便如此,也和华为一样,被美国情报特别委员会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情报特别委员会委员长马克·罗杰斯强调称“十分担心两家公司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理由是在中国像华为这样的民营企业也无法违抗党和政府的意思。在通信设备领域即将成为龙头老大的华为正面临着危机,任正非开始坐不住了。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并且退出经营管理第一线、有“神秘人“之称的任正非开始展开外交攻势。以资金和技术为武器6月份,任正非在俄罗斯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强调希望通过本土化经营和扩大投资,为俄罗斯的信息产业做出贡献。9月份任正非又与英国首相卡梅伦见面,表示计划投入20亿美元用于研究开发和采购。一个是希望摆脱对资源过度依赖的俄罗斯。一个是担心国内通信企业采购华为设备,同时又苦于欧债危机、经济减速,渴望获得海外企业投资的英国。任正非正着眼全球,以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为武器,加紧寻找“同盟国”。中国第一财经日报10月17日报道华为表示放弃之前的战略,改为与美国企业全面竞争。任正非表示只有奋起竞争,除了超越,华为无路可走。似乎已下定决心要在思科等美国IT企业擅长的面向企业的通信设备领域展开攻势。在全球寻找“同盟国”,同时不惧摩擦奋勇直前。这与在经济发展中愈发自信、丢掉邓小平时代稳健路线的中国外交姿态如出一辙。代表新兴超级大国的跨国企业华为,正在开展类似超级大国的外交战略。关注日经中文网新浪微博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