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府组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之政府組織前言-关于封建制前言-关于封建制定义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封建封土地、建诸侯。经济结构前言-关于封建制定性阶级关系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关键生产资料掌握大部分都掌握在地主(或封建领主)手中,故而能够形成“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阶级关系。前言-关于封建制目前的几点认识封建制对应民主自由封建社会对应资本主义中国封建社会结束于鸦片战争或者辛亥革命中国封建社会(战国-西周),结束于秦汉时期(帝国制)。前言-关于封建制为何仅皇权是世袭的?国土大、人口多、分布散国体非向外扩张,而是向心凝聚汉、唐、元、明、清皇室与政府中央政府的组织地方政府中央与地方之关系汉汉皇帝宰相行政秘书处太常祭祀-教育光禄勋门房-侍卫卫尉禁卫军司令太仆司机廷尉皇法大鸿胪礼宾司宗正皇族家谱大司农政府经济-田赋少府皇家经济-税收秘书处尚衣尚食尚冠西曹任用东曹高级官员迁除户曹祭祀农桑奏曹词曹词讼法曹邮驿科程尉曹卒曹转运贼曹决曹罪法兵曹金曹货币盐铁仓曹仓谷黄阁波录众事尚席尚浴尚书九卿九卿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汉-皇室与政府(一)皇帝与政府的关系?领袖、元首、象征皇帝宰相领袖,政权的代表政府国家皇权和相权之划分,这常是中国政治史上的大题目。汉-皇室与政府(二)宰相在封建时代,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最重要是宰杀牲牛。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政府的执政官。汉-皇室与政府(三)皇帝与政府的沟通皇帝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宰相汉-皇室与政府(三)皇帝与政府的经济分明当商税渐渐超过田租,汉武帝就把少府的经济拿出来,把皇室私款捐给政府。汉武帝命令盐铁商人也如他般自由乐捐,但社会响应不佳,其便推行盐铁政策,将盐铁所有权收回,交由政府经营。大司农政府经济-田赋少府皇家经济-税收汉-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郡太守郡与九卿平级郡县县县县县县100多郡1000多县万户以上大县,长官称令万户以下小县,长官称长。汉代官级分得少,升转极灵活,这又是汉制和后来极大的不同。汉-监察制度御史丞劾奏地方宰相郡太守2000石侍御史15劾奏中央和皇宫御史大夫副宰相刺史13600石刺史13600石刺史13600石上报计簿监察,至多9个地方监察系统1、每郡每年要向中央上计簿,计簿就是各项统计表册,也就是地方的行政成绩。2、中央特派专员到地方来调查的叫刺史。全国分为十三个调查区,每一区派一个刺史,平均每一刺史的调查区域,不会超过九个郡。汉唐相权之比较中央政府职权地方政府观察使与节度使唐唐-汉唐相权比较一人掌管全国行政大权委员制领袖制汉唐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相权唐-汉唐相权比较(一)三省六部制皇帝门下省侍中政事堂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刑司法工建设兵军事礼宗教教育吏人事户户口民政中书省中书令尚书省尚书令相当于宰相六部御史台唐-中央政府职权门下省复核中书省定旨出命尚书省行政权相当于宰相侍奉皇帝管理文件秘书内廷这三个官汉朝时是内廷官,到唐代,变为政府外朝的执政长官(二)三省职权唐-中央政府职权(三)三省办事流程皇帝画敕中书舍人1拟稿中书令、中书侍郎选定、补充、修润中书舍人3拟稿中书舍人2拟稿五花判事门下省复核(副署权)尚书省执行同意反对涂归、封驳封还、驳还中书省少数服从多数与善钧从众之争唐-中央政府职权少数服从多数与贤均从众之争善钧从众。夫善,众之主也。三卿为主,可谓众矣。从之,不亦可乎?《左传.成公六年》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少数服从多数。中国政治之传统观念:善钧从众。善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所以国家的选举权,并不托付于社会一般民众,而由地方长官行使,即贤人或善人。唐-中央政府职权(四)政事堂皇帝画敕中书省政事堂联席会议门下省尚书省执行中书门下之印联席会主席为“执笔”,主席轮岗制。记录并决定文字。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唐-中央政府职权宋太祖敕封宰相斜封墨敕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可知中国传统政治不全由皇帝专制,也不能说中国人绝无法制观念。建德二年,三位宰相辞职,宋太祖欲派赵普为宰相,但诏敕要经宰相副署,所以无法行下。有人建议采用“唐甘露事变”时的办法,但有人反对,“今大宋升平,不应采此方式”。后决定采取开封府尹副署盖印行下。唐-中央政府职权(五)尚书省与六部唐代六部尚书从办理皇室内廷事的家务官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是中国政治史上一大进步。刑司法工建设兵军事礼宗教教育吏人事户户口民政尚书省尚书令六部唐-中央政府职权(六)周礼与唐六典唐六典为政治理想的制度化体现,没有丝毫理论的痕迹,只有具体而严密的客观记载。此书成为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之巨典,此后宋明清各代,均重视此宝贵法典,奉为圭臬。千余年来,国家推行政务,基本以此书为典范,没有太多变化。周礼为中国先秦时代人的乌托邦,是一种理想政府组织的描写。是一部理想的宪法。由《周礼》到《唐六典》,这也可认为是中国政治历史上极大的进步。唐-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上州(刺史)≥十万户中州≥二万户下州<二万户上县≥六千户中县≥三千户下县<三千户县县县358州,分上中下三等1573县,分上中下三等与汉郡相比,唐代地方政府的两个主要特征:1、唐代州县较汉代郡县数量多,层级多,人口少,因此,职权比重较弱;2、州县的部署任用由中央分发,上下流动滞阻,行政效力较汉代低。(一)唐代监察制度特点:1、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2、监察使逐渐演变为地方最高,名不正言不顺,形成中央集权,对地方行政。唐-观察使与节度使右御史分巡地方政府皇帝左御史分察中央政府御史台节度使监察使观察使地方监察系统全国分为10道唐-观察使与节度使(二)节度使节是一种全权印信,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事,管理财政,用人,于是便成为“藩镇”,渐渐形成一种军人割据节监察使巡视边疆,在边防重地停驻下来,中央要他对地方事务随宜应付,临时得以全权支配,这即成为节度使。节度使清也相似,布政使-总督巡抚唐-观察使与节度使(三)唐制缺点1、中央行政比汉进步,但地方行政不如汉;2、中央监察官变成地方行政官,且由军队首领充地方行政首长为大患。唐的灭亡崩溃于此制度上。唐中国政治的一大课题少数服从多数与贤均从众之争中国广土众民,必须统一,实行中央集权,但不宜过分中央集权。相权的分割君权的侵揽监察-政府之水火地方政府宋宋宋代是比较贫弱且坚忍的一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上无大的建树,因循承袭,变动只是迫于形势。宋皇帝枢密院军事两府中书省政事堂:丞相三司财政内廷办公尚书省尚书令门下省侍中台谏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考课院审官院东院文选西院武选御史台天子的耳目谏官天子的喉舌(宰相)如此则用人用财之权,全不在宰相,这是宋初皇室在一种自卑感的私心下,蓄意要减夺中书宰相职权而添设的。宋-相权的分割相权的分割皇帝枢密院军事两府中书省政事堂:丞相三司条例司民事内廷办公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考课院审官院三司王荆公与司马温公之争制度与人事之争王荆公的设想宋-君权的侵揽(一)皇帝之尊严与宰相之卑微三公坐而论道唐:门第传统汉:推举贤良和孝廉五代:读书人轻薄且小家样宋:相权的低落,意味着君权的提升五代乱世:冯道二十年间十朝元老,皇帝的地位和威信扫地,急需尊王。1宰相出于避嫌,表示忠诚拥戴,而过自谦抑2宋-君权的侵揽(二)诏书发布流程皇帝画敕中书舍人1拟稿宰相选定、补充、修润中书舍人3拟稿中书舍人2拟稿五花判事中书省皇帝参与意见宰相劄子子子子子子子面取进止宋代的最高政令之最后决定权在皇帝,而不在宰相,且皇帝就不仅有同意权,而有参加意见之权了。宰相不过是奉命行事,所以君权就重,相权就轻了。宋-君权的侵揽(三)优待士人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宋王室家训相传,要尽量优假士人,不许开诛戮朝官之戒。相权的客观地位。南宋宁宗快亡国时,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朝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宋-政府之水火监察台谏谏官门下省子子子子子光禄勋谏官御史台宋代唐代汉代宰相下属独立宰相下属谏官:皇帝近旁,专来谏诤和讽议皇帝的言行,阶位并不高,亦无大权,但很受政府尊重。唐-中央政府职权职责皇帝近旁,专来谏诤和讽议皇帝的言行,阶位并不高,亦无大权,但很受政府尊重。一般选拔年轻后进,有学问,有气节,而政治资历并不深的人充任。作用:均衡君权与相权有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可免同皇帝直接冲突,而宰相要讲的话,却由他们口里讲了,这是政治上的一种技术问题和理想之需要。谏官宋-君权的侵揽宋代谏官特征台谏谏官(天子的唇舌)御史台(天子的耳目)1、依宋制,谏官由皇帝亲擢,不准由宰相任用,于是谏官遂转成并不为纠绳天子,反来纠绳宰相。2、谏官的尽职是不附和,爱对政府表示异见,如此给政府设立了一个只发空论不负实责的反对机关。免了职,反而有更高的声望和升迁的机会。3、对谏官的改革以失败告终。谏官与宰相互相对垒,互相水火。到仁英神三朝,相对积弊加以改革,但谏官是分散的,孤立的。皇帝尽管信任宰相,也无法扭转这局面。范仲淹失败在前,王安石失败在后。这是宋代制度特有的弱症。宋-地方政府如此则用人用财之权,全不在宰相,这是宋初皇室在一种自卑感的私心下,蓄意要减夺中书宰相职权而添设的。地方政府府州军县县县县县县15-20路中央政府路监帅安抚使:兵工民事漕转运使:掌财赋宪提刑按察使:司法仓提举常平使:救济监司官御史台宋-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府州军县县县县县县15-20路中央政府路监帅安抚使:兵工民事漕转运使:掌财赋宪提刑按察使:司法仓提举常平使:救济监司官御史台1、宋代制度,一面是相权衰落,另一面则是中央集权。2、从名义上讲宋代根本无地方官,只暂时派中央官员来兼管地方事。宋-地方政府宋代则把财富兵力都集中到中央,不留一点在地方上,所以中央一失败,全国土崩瓦解,再也没办法。唐宋武官节度使:带兵,管理地方行政督军:不带兵,不管理地方行政观察使1人,为地方最高级长官4人,监临指挥地方行政军权中央分解,地方留存全部分解中央财权中央分解,地方留存全部分解中央唐宋差别中央政府内阁地方政府明清胥吏明明-中央政府(一)宰相的消失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但到明代有一大改变,即是宰相之废止。在汉、唐、宋诸代的中央政府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虽然其间比重不同,但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现代中国是由明开始的。可惜的是西方历史这一阶段是进步的,而中国这一阶段则退步了,至少就政治制度来讲,是大大退步了。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明-中央政府(一)宰相的消失门下省侍中中书省中书令尚书省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中书省政事堂:丞相门下省中书省两省废除唐明宋明-中央政府(二)中央政府组织明代政府,经过这样的改变,一切大权,就集中到皇帝。皇帝户户口民政吏人事礼宗教教育七卿通政司管理奏章、公文都察院弹劾纠察大理院平反刑司法三法司兵军事工建设文职大都督(5)带兵打仗兵征调军队皇帝武职明-中央政府(三)给事中给事中,他官阶虽只七品,但在明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官。这一制度设计也是对君权的节制。六部皇帝诏书尚书六部封驳六部给事中审核六部执行朱批是否内阁大学士条旨明-内阁(一)内阁大学士皇帝秘书处,内廷办公办公地点在中极、建极、文华、武英四殿,还有文渊阁、东阁两阁。这些处都在内廷,所以这些人就称为内阁学士或内阁大学士。地位低内阁学士是五品,而六部尚书是二品,可见内阁学士在朝廷上地位并不高。权任重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大学士,出“条旨”,再由皇帝“批红”,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明代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是私人秘书,全部责任在皇帝。而皇帝失职,只有给事中有时可以封驳。明-内阁(二)明制常朝明制常朝有两种:一叫御殿,一叫御门。御殿又称内朝,是在大殿内朝会议事。御门是到奉天门,就在阳台上,让老百姓也可以见

1 / 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