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之選舉與考試制度汉待思考问题选举太学入仕的途径士人政权的形成汉皇帝宰相行政秘书处太常祭祀-教育光禄勋门房-侍卫卫尉禁卫军司令太仆司机廷尉皇法大鸿胪礼宾司宗正皇族家谱大司农政府经济-田赋少府皇家经济-税收秘书处尚衣尚食尚冠西曹任用东曹高级官员迁除户曹祭祀农桑奏曹词曹词讼法曹邮驿科程尉曹卒曹转运贼曹决曹罪法兵曹金曹货币盐铁仓曹仓谷黄阁波录众事尚席尚浴尚书九卿九卿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汉-待思考问题汉代中央和地方的许多官,但这许多官从哪里来的呢?什么人才可以做宰相御史大夫乃至这个部门的长官呢?这是讲中国政治制度上一个最主要的大题目。秦汉封建世袭血缘贵族世袭军人政治富人政治?汉-选举无定期选举定期选举特殊选举汉-选举(一)无定期选举推举策问挑选任用贤良时间:新旧更替、政府行政失职汉-选举(二)特殊选举特殊的任务或者使命,如出使匈奴或者治水,可以自荐也可以推举。(三)定期选举-选举孝廉地方长官的职责,不仅在管理行政,还该替国家物色人才;若一年之内,连一个孝子一个廉吏都选不出,可见是没有尽到长官的责任。定期选举的孝廉一般会安排在光禄勋做郎官。汉-太学太学是当时国内唯一的国立大学汉-太学太学是当时国内唯一的国立大学少数服从多数与贤均从众之争“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修学令.魏志武帝纪》汉-太学(一)考试甲科郎官乙科吏职汉-太学(二)官吏的任用限制地方长官定要由中央派,太守如是,县令也如是。郡县掾属,必得本地人充当。魏晋后,改为吏部任免。汉-太学(三)太学生的来源和招录由太常在中央和地方直接挑选。各郡国道邑等地方举荐。汉-仕途途径无定期选举贤良特殊选举毛遂自荐光禄勋郎官按需挑选任用官僚后代二千石俸禄以上全国不定期举贤良特殊选举地方长官吏职太学甲科乙科定期举孝廉郎官虽非世袭,但仕途被贵族所垄断,西方近代还见此制度。长官的职责之一:举孝廉。补吏仍然有希望被察举到中央汉-士人政权的形成小案例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汉-士人政权的形成(一)选拔人才制度的僵化和固化光禄勋郎官按需挑选任用分区察举按户定额察举地方长官太学甲科定期举孝廉教育考试行政实习汉-士人政权的形成(二)华为的管理流程再造僵化固化优化华为借师IBM从90年来以来进行的管理变革:IT、S&P、IPD、ISC、IFS、CRM僵化:让流程和制度先跑起来固化:在跑的过程中理解和学习流程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要防止没有深刻理解时的优化汉-士人政权的形成(三)官吏身份的趋同学而优则仕二三十年后,皇宫里的郎官,就全都变成郡国孝廉,而那些郡国孝廉,又多半是由太学毕业生补吏出身的。如是则皇帝的侍卫集团,无形中也变质了。全变成大学毕业的青年知识分子了。于是从武帝以后,汉代的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汉-士人政权的形成(四)士人政府的形成崇尚文治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他们的出身,也都是经由地方选举而来。我们可说中国历史上汉代此下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制度的生命唐唐-九品中正制(一)创设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曹操以陈群为尚书,掌吏部用人事,陈群始创设九品中正制,直到南北朝。由大小中正把各地流亡在中央的人士,分别记入,表内详载其年籍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唐-九品中正制(二)特点任用流程大小中正各州郡公推的大中正需为中央官兼任。已做官、未入仕的都要登记可把当时已经滥用不称职的一批人澄清除去。吏部挑选任用登记核定表格大小中正唐-九品中正制(三)流弊——药以治病,亦以起病12中央集才同中央集权一样不好,地方无才便会降低行政效率,缺乏上进。3铨叙与选举混淆,中正实权而上司无权,导致官员奔走虚名而不务实。保持乡举里选,从众从贤,如何避免贤而不贤,中正而不中正。唐-九品中正制荀攸许攸荀彧烧私信(四)官渡之战——用人之经典(一)怀牒自列1、竞选,自己报名,不需要察举和评定;2、考试合格,为进士及第,有做官资格;3、分发任用时经吏部再考试,为仪表口试,行政公文。唐-科举制唐-科举制(二)科举制的内在意义与精神生命科举制的重要在于开放了政权。汉代的选举从贵族中开放唐代的公开竞选从门第特权中开放唐-科举制流弊因报考人数无限增加,而录取名额也不得不逐步放宽,官僚机构也逐渐臃肿,最终无官,官乏禄,而吏扰人,这是政权开放中的大流弊,这一流弊,直到今日仍然存在。解决方案若要解决中国社会政权开放的积弊,则应改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使知识分子不再集中到政治一途,奖励工商业,使聪明才智在社会多种渠道来发挥。(三)政权开放的流弊与解决唐-科举制中国中国自两汉以来,早已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同时又压抑工商资本。只鼓舞做大学者,当大官,却不奖励做大商人,发大财。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策。西方先产生中产社会,有了新兴工商资本,然后再来打开仕途,预闻政治。中西方社会对比唐-科举制2、更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3、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理论是制度的精神生命,现实是制度的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我们所向往的制度,一面要肯定传统背后的理论根据,一面又要了解现实环境里面的一切真实要求。任何制度都有利有弊,不是我们的传统政治专制黑暗,无理性,无法度,而是一切合理性有法度的制度全都该不断改进,不断生长。1、全面看待4、更新的限度与本源每一项制度的变动要在其有限中找到不变的根源,即历史传统,越久其可靠性和生命力越强。制度的生命唐宋科举制的影响与区别宋代考试制度改革宋宋-唐宋科举制的影响与区别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到中央时,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学问的先进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即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却不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但有些人便要借此制度之宽大处作弊,于是政府不免为要防弊而把制度严密化。这是一切制度皆然的。考生政治传统考试严密性白屋书生,实际政治生疏门第子弟,有家庭熏陶和政治传统宋唐糊名之制,考试制度严格公卷通榜及第即得仕,无实习历练之风实习审核任用分发任用宋-考试制度改革(一)学校教育代替考试来培养人。学校教育私学官学地方官学中央官学专科学校四门学、广文馆国子监、太学、辟雍州学、县学应天府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在办学经费上,实行以学田为主,政府资助、社会献田、捐款集资、学校刻书创收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办法宋-考试制度改革(二)三级考试制度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及第三甲赐同进士及第皇帝考殿试礼部考省试贡生,有资格参加殿试三甲,直接上任州考解试举人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宋-考试制度改革(四)糊名和誊录-防止徇私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誊录,防止认识字画,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三)放宽录取人数和范围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寒门比例13.8%,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寒门比例46.1%。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15次),允许报名参加殿试附试,叫特奏名,开后世恩科的先例。特奏名占一半左右,但授官虚且低。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宋-考试制度改革(五)考试内容由诗赋改为经义先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六)考试改为四场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宋-考试制度改革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小案例皇帝考殿试礼部考省试1、三天时间;2、考官临时委派,多人,锁院;3、糊名、誊录,多人阅卷;4、考四场1、于宫内定题现场考试;2、策论内容为礼、刑、工、礼、军事等时事议论;3、多人阅卷并唱名,由皇帝钦定。州考解试举人宋-考试制度改革小案例论兼经大经策考试内容:易、诗经、书经、周礼、礼记考试内容:论语、孟子题目从经书来,论述从经书来短文,可跨经书范围千字短文,时事议论进士及第官员储备机制八股文明明-进士及第礼部考会试翰林院学习三年,考试成绩好的府县考省考乡试解元-举人会元-贡生秀才皇帝考殿试三甲一甲庶吉士二甲前十二名其他直接进翰林授官明-官员储备机制储才养望的阶梯在进士留馆时期及翰林院时期,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许多政治知识,静待政府之大用,进士与翰林成为政府一个储才养望之阶梯。科举本只能物色人才,并不能培植人才的。而在明清两代进士翰林制度下,却可培植些人才。这种人才,集中在中央,其影响就很大,即如曾国藩。科举场中的流品明以前的科举,进士及第后便分发服务,依其行政成绩逐渐上升,任何人都得从小官先做起,但人人都有当大官的希望。明代风尚极看重进士与翰林,非进士翰林就不能做大官,因此科举场中也分了流品。进士及第是清流,没有做小官的。秀才举人则变成了浊流,无论学问修养好还是从政成绩好,没法当大官。这种制度,依然是重法不重人。案例-曾国藩留馆心得及转变良师益友的影响曾国藩道光十八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京城留馆。少数服从多数与贤均从众之争近年得一二良友,知有所谓经学者、经济者,有所谓躬行实践者。始知范和韩可学而至也,马迁、韩愈亦可学而至也,程、朱亦可学而至也。——《曾国藩日记》道光二十年案例-曾国藩留馆心得及转变人生目标的转变少数服从多数与贤均从众之争慨然思尽涤前日之污,以为更生之人,以为父母之肖子,以为诸弟之先导。——《曾国藩日记》道光二十年明-官员储备机制历朝培养人才之比较小故事掾属门第考试制度馆阅校理汉唐明宋明-八股文八股文主要谈的是考试标准,目的在录取真人才。明-八股文唐、宋、明之考试标准比较唐宋宋代不考诗赋考经义,仁义道德,大家一样的会说,谁好谁坏,很难辨。明演变到明代,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一个一定的格式来。违犯了这个格式就不取。这不过是一个客观测验标准。唐代考试,一定要考律诗,就因为古诗不容易定标准,判优劣,律诗要限定字句,平平仄仄,要对得工整,一字不合法度就不取。标准较易具体而客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