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学校教育发展(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学校教育——后殖民主义研究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听课笔记遭遇“后殖民”(1)•王小楠只喜欢“麦当劳”、“Pizza”和“Cola”;•大众偏爱西服、牛仔裤、鳄鱼皮鞋、Nike、奔驰、House、Townhouse、Apartment、Highway、Shopping--Mall等等;•国外有学者明言:中国人成了“香蕉”——黄皮肤、白面具;•英语成为中国小、中、大学的教学用语和衡量人学识、能力的标准;English成为Global,Chinese成为Local;•就全球范围来看,满目所见的大学都是原来属于现在仍然属于西方的University,以及急于成为University的各种College和School;遭遇“后殖民”(2)•在我国大陆,能留学海外或取得“绿卡”,更被视为是“个人的荣耀”和“光宗耀祖”的一件大事;•方言、地方戏、生活方式、民主传统、本土知识均被视为一钱不值。说出来颇感自卑、落后、低等和无奈,几乎人人避之不及;•稍做深入考察,我们的小、中、大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基本的教育理念等等,西方文化无处不在;•我国教育改革、民办教育发展更喊出“与国际接轨”震耳欲聋的呼声,一种声音且只有一个“大音”在中国大地回响;•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包括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一个学校的教育发展战略等)也成为“现代化”,更准确地说,“西方化”的翻版。学者们的声音(1)•著名比较教育学家阿尔特巴赫(PhilipG.Altbach)曾直截了当地说:“第三世界的大学是殖民机构。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建立在某种西方的模式上,反映着西方体制下的多种价值观念和组织形式。在许多情况下,教学语言用是外语,很多教师曾在外国受训。在大多数国家里,理智活动的发源地是大学。”续(2)•有中国学者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现代教育制度本身就是西方殖民主义打入殖民地国家文化传统中的一枚楔子。由此,西方世界成功地介入并主宰了殖民地国家乃至第三世界国家社会文化承传与创新体系的权力机构。这就使得他们在其领土的和政治军事的殖民主义衰落之后,文化的殖民却可以让人浑然不觉地继续下去。续(3)•还有学者认为:“真正的力量不是那一天早晨到来的坚船利炮,而是跟在坚船利炮后面的新式学校……新式学校兼具大炮和磁石的特性。大炮只提供一种战斗武器的效能,学校却超过大炮而使征服变得恒久。大炮加强于身,而学校却可以蛊惑灵魂。”问题的产生一个沉思的“小音”出现了:中国教育病了!病得如此严重!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该到哪里去?……我们茫然了!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中国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呢?或者说,就整个世界的范围来看,中国教育的发展应该重新思考哪些重要的方面呢?我们到了需要重新选择价值取向的时候了!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一个学习或探讨中国教育的人所不可回避的认识论(哲学)问题或价值取向问题!教育研究的基本趋势(1)就世界范围看,20世纪至今的教育研究存在几种重要的研究趋势:(1)从教育学科自身看,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教育学科研究本身;(2)从视野看,以国际性的眼光看待某一国家、某一区域、某一民族的教育发展;(3)从叙事方式看,由单一的“宏大叙事”到多元的“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的种种结合;(4)从研究主体看,不仅关注“研究者是谁?”,而且也关注被研究者的独特性、主体性、民族性和差异性;(5)从研究深度看,教育研究正逐步深入到对国家、民族、阶层、性别、地域、文化等领域的深层研究中来;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趋势(2)•从受影响的方面看,教育研究正受到多种社会理论流派的冲击和渗透;•就目前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新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道路理论”等理论研究,值得我们重视。•本讲主要探讨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与思考。何谓后殖民主义?(1)•在西方社会理论中,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批评三个术语基本相同。其意思包括三个方面:(1)指称曾经沦为殖民地而今获得独立的民族、国家及人民。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等;(2)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及其后果的反思、批判和研究。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3)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以来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续(2)•后殖民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萨义德《东方学》的出版为代表。由于后殖民主义涉及到民族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人的平等、公正等深层次的问题,所以,该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各种研讨会、研究组织、有关刊物的文章等大量涌现。•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教育界还很少有人注意到此方面的问题。研究性或介绍性的文章也极少!续(3)后殖民主义的兴起一、社会历史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国家对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批判(亚、非、拉);(2)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西方学术界(萨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3)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4)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立性的追寻(认同民族文化)。续(4)二、理论来源:(1)非洲民族主义话语;诗人、思想家法农的代表作《黑皮肤,白面具》、《地球上不幸的人们》。他说,西方殖民者不仅把它的统治强加于殖民地国家,而且歪曲、诋毁西方被压迫民族的历史。“非洲大陆曾被认为是野人出没的地方、迷信盛行,是注定让上帝诅咒的蛮夷之地,是黑暗的大陆,是殖民者才带来了光明,否则,土著人立刻就会重新回到野蛮、堕落的境地。”我们不能把西方文化看成是“普适性”的文化。他还描述、证明、赞扬了人民创造和维护自身存在而做过的全部努力,为民族文化而战就是为民族解放而战。续(5)(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大多数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都研究过马克思,有些还信仰马克思。马克思曾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文章中深刻谴责英国殖民者摧毁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使其“同它的一切古老传统,同它过去的全部历史,断绝了联系”,“不列颠人给印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他还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续(6)(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Hegemony)理论文化霸权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要地位,且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通过外在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维护统治有两种手段:一是军队、警察、法院和监狱等强制性手段;二是学校、家庭、教会和传媒等非强制性手段。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还表现在知识、精神、文化、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等方面。续(7)•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福柯被社会理论界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有《知识与权力》、《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词与物》、《疯癫与文明》等著作。主要思想是:知识的产生、传播与消费始终与权力结合在一起,纯粹的、客观的、价值中立的、普遍的知识与真理是不存在的。任何所谓“天经地义”、“从来如此”、“理应如此”、“不可质疑”、“永远正确”、“毫无疑问”的东西,都应受到理性的反思、追问、探究与批判。主要内容(1)•对东方主义的批判(应真正认识东方)萨义德认为,西方学者眼睛中的东方,是歪曲的、想象的、不真实的东方。并对”东方学”进行了区分:学术研究门类的;思维方式的;处理东方机制的。并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直截了当的殖民主义业已完结,帝国主义却仍然滞留在老地方,留在某种一般的文化领域中,同时从事着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活动。”滞留在老地方的帝国主义,变换了昔日武装入侵的做法,改为“通过文化刊物、旅行以及学术考察、讲座等方式逐渐赢得后殖民地人民。”“每一个欧洲人,不管他会对东方发表什么看法,最终都几乎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一个帝国主义者,一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中心主义者。”(福楼拜)主要内容(2)•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英国学者约翰·汤林森(JohnTomlinson)著《文化帝国主义》。他认为,文化帝国主义通过电影、电视、多媒体、教育等途径进入第三世界国家。这种主流性的话语,造成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体遗忘”。它还倡导着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更为严重的是,消费主义的一元性排斥其它所有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造成新的一轮话语沟通和制约的无效,鼓励了文化的渎神和思想消解。主要内容(3)•民族文化身份的确立美籍印度裔女学者佳娅特丽·C·斯皮瓦克,著作有《在他者的世界里》、《后殖民批评家》、《阐释的政治》等。她认为,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对人们确定自己在自然和社会中的身份是至关重要的,运用一种语言就是接受一种思想,用一种语言写作的过程,也就是自己被这种语言逐步同化的过程。在殖民地非洲的一些学校中,衡量一个学生上进与否、好坏与否的标准是:是否掌握殖民者的语言。殖民地人民以殖民者的语言和文化来塑造自己的身份,不可能形成关于自身独特性的意识,殖民文化和语言使得殖民地民族处于失语状态,使得他们的文化身份暧昧不明。(文化身份确立涉及三个方面:角色定位、自我认同、他人承认。)主要内容(4)•面向未来的民族文化意识尽管当今世界多元混杂、异质共存的局面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造成的,但不能由此就把反殖民主义的任务界定为回到前殖民主义时期的孤立状态;也不能固守民族主义,应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那种东西方对垒的传统观念应该让位于新的民族主体,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第三条道路”。后殖民理论意在通过揭露西方殖民者对东方文化传统的歪曲,强调文化领域里的平等对话、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反思并批判文化民族主义的种种局限。主要内容(5)•注重内在发展后殖民主义学者在对文化身份确立的相关论述中,也十分注重各个民族的内在发展,即注重充分调动本民族所具有的各种资源,强调以民族性、主体性为主,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长处为辅,坚持“本土生长”、“本土发展”、“自下而上”。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反思•学校与社会关系的再思考;•本土知识与教育目的;(陶行知、甘地等的思想)•反思我们的课程内容;•反思我们的教学改革;启示(1)1、我国教育、我们的学校需要明确的“身份确定”,需要角色定位、身份的自我认同,以及其他国家的承认或认可。(追问:何谓中国?中国与西方国家有哪些不同?西方人理念中的中国与真实的中国是否一致?我们理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我们的教育?)2、在学习、借鉴西方现代化的教育,制订我们自己的教育未来发展时,应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现代化的教育也同样是存在多样性、差异性的。没有统一的、普遍的、无价值取向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中国教育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主体性、民族性、独特性的发展。3、注重我国教育的内在发展,注重不同地区学校的本土发展。充分认识我们民族文化、本土知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遗忘自身。从自身寻找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empowerment)。启示(2)4、反思并批判西方以及其他发达国家所谈论的“中国教育应该如何如何发展、不应该如何如何”等言论。对西方不狂热、不迷信、不盲从。5、克服我国教育发展“要么西方化”、“要么民族化”二元对立、僵化的思维模式,超越“左”与“右”。以动态、多元、开放的态度,以强调主体性、民族特色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既不媚外,又不自大,剖析“现代化”的含义,辨析“民族化”的内涵,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的”而不是“西方某国的”教育发展之路。一点感受•“如何走出后殖民”、“走一条中国教育之道”是一个复杂、深奥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寻、反思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系列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问题领域;•基督教有一句箴言“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我们的本土思想家鲁迅说:“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经常在我的耳边回响!•让我们肩负我国教育的未来,共同探索、不懈努力吧!请您批评指正!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