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障技术1标准要求•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3.3设计和开发输出•7.5.7交付•7.5.8交付后的活动•标准提出综合保障要求的理由2综合保障的由耒(1)保障是产品使用中的普遍问题使用、维修都离不开人、机、料、法、环。现代战争的特点之一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杭(主战装备加保障系统)(2)保障性定义:装备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满足平时战备和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好保障、保障好,可用性(武器系统在任一时刻处于可工作状态的能力),可用度A0=MTBF/(MTBF+MTTR)(3)综合保障定义:在装备的寿命周期内,为满足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综合考虑装备的保障问题,确定保障性要求,进行保障性设计、规划并研制保障资源,及时提供装备所需保障资源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活动。综合保障是为实现保障性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活动。综合保障的内涵•对象:装备系统•目的:提髙战备完好性,提髙任务成功性,降低保障资源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作用:将保障和设计有机结合,实现“两提髙、两降低”的目的。•时间;贯穿于装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工作内容:确定保障性要求;进行保障性设计、规划并研制保障资源;建立保障系统,提供装备所需的保障。3.1保障性定性要求3.1.1设计特性:可靠性要求(简化设计、三化设计、降额设计、热设计等);维修性要求(可达性、防差错、降低对使用和维修人员及技术等级需求);测试性要求(机内自动测试和故障隔离、设快锁检测窗);便于充、填、加、挂;便于获得保障资源;便于技术接口。3.1.2保障资源要求:人力和人员、备件和消耗品、保障设备、技术资料、训练保障资源、测试设备、保障设施和计算机资源等。3.2保障性定量要求3.2.1综合的使用要求3保障性要求表1系统战备完好性参数示例装备类型参数示例飞机能执行任务率(MC)、出动架次率(SGR)、利用率(UR)、使用可用度(Ao)、再次出动准备时间装甲车辆使用可用度(Ao)、能执行任务率(MC)、单车战斗准备时间陆基导弹能执行任务率(MC)舰船使用可用度(Ao)地面通讯系统能执行任务率(MC)、能工作率(UTR)、利用率(UR)3.2.2定量的设计特性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及其它保障性使用参数和合同参数。表2-2保障性设计要求示例使用参数合同参数平均不能工作事件间隔时间(MTBDE)平均维修间隔时间(MTBM)平均需求间隔时间(MTBD)平均拆卸间隔时间(MTBR)维修活动的平均直接维修工时(DMMH/MA)更换主要部件时间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虚警率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故障率(λ)可靠度平均修复时间(MTTR)维修活动的平均直接维修工时(DMMH/MA)更换主要部件时间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虚警率受油速率3.2.3保障系统及保障资源的定量要求保障资源及其管理的有机组合称保障系统。2-3保障系统及其资源要求示例对象参数示例保障系统平均保障延误时间(MLDT)平均管理延误时间(MADT)保障资源条件利用率、备件满足率保障设备利用率、保障设备满足率人员培训率供油速率4保障性设计和保障资源规划保障特性设计:包括可靠性设计、维修性设计、测试性设计、运输性设计、其它保障特性设计。保障资源规划:包括人力和人员、供应保障等8个部分。4.1规划使用保障4.1.1含义对使用保障问题进行规划。怎么使用、工作项目、每个项目所需保障、分析、形成方案和计划。4.1.2原则a人员和技术等级适应使用需求;b迅速有效供应能源(油料、特种液、电);c要编制保障技术文件;d保证使用所需的设备(测量、工具、运输);e良好的弹药充、填、加、挂和贮存;f装备的贮存;g装备要有适宜的场站、仓库和码头等设施。4.1.3规划使用保障的主要工作(1)提出装备的使用保障方案方案是完成使用任务的总体描述。内容:–装备的一般说明–使用保障的基本原则(集中保障、分散保障)–战时和平时使用保障的一般要求–动用准备方案–操作人员的分工和主要任务–训练和训练保障方案–检测方案–能源和特种液补充方案(油、汽、液、电)–弹药准备和补给方案–运输方案和储存方案方法:进行使用研究(任务、工作方式、运输方式、环境条件、资源需求);开展比较分析(对比现有同类装备的使用保障方案);提出使用保障方案。(2)制定装备使用保障计划内容:–适用范围–编制依据–装备一般说明(用途、功能、性能)–动用原则–使用方式(工作步骤、方法、保障资源)–使用环境方法:-功能分析;-项目分析,针对功能列出使用工作项目;-操作分析,对使用工作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将每一项使用工作的操作程序、方法、所需要的资源详细列出。例:坦克功能:机动、火力、防护(功能分析)推动系统:起动、发动机产生动力、传递动力、变速、转向、制动、克服障碍(功能分析)起动:检查并补充冷却液、检查并补充燃料、……起动电机空转5秒…低速低负荷行驶加温发动机至规定要求,正常行驶。(项目分析)检查并补充冷却液:打开加水口盖,用小撬杠约30秒完成;配取冷却液;由车长在技术检查员协助下,10-15分钟完成,用水和乙二醇在小铁桶内配制并用比重计检查;补充冷却液,驾驶员用带滤网的漏斗约30秒完成;拧紧加水口盖,驾驶员用小橇杠约30秒完成。(操作分析)4.1.4可参考的主要标准GJB3872《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GJB1371《装备保障分析》、GJB3837《装备保障性分析要求》、QRMS-15GJB3872《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实施指南。4.2规划维修保障4.2.1规划维修保障的含义对维修保障进行规划,包括维修方式、项目、所需保障,形成维修方案和计划。要对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战场抢修进行策划、预计、分析和判断。4.2.2原则a减少装备对维修保障的依赖;b减少维修频数和工作量;c改善检测和诊断手段;d及时提供技术资料;e降低维修人员数量和技能水平要求;f战场抢修所需设备,要便于随同部队转移;g减少备件品种和数量,尽量标准化;h尽量利用现有维修设施和设备。4.2.3规划维修保障的工作(1)提出装备的维修保障方案内容:-维修类型(计划性维修、战场抢修)–维修级别及主要工作(基层级、中继级、基地级)–维修原则(策略维修和非计划维修或预防性维修、修复)(可修复、局部可修复、不可修复)–诊断方式(析内、自动、人工辅助)–保障约束条件(环境、费用、主要资源等)方法:–使用研究(任务频度、任务持续时间、维修环境条件等);–比较分析(同类装备维修状况、维修能力、维修方案对比);–提出方案。(2)制定装备维修保障计划是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A计划的一般说明(目的、范围、依据)B装备的一般说明(用途、性能、使用方式、使用地域)C维修方案的详细描述列出各维修级别的预防性维修工作项目;工作类(保养、检查、拆修、报废);维修对象;维修间隔。列出各维修级别的修复性维修的工作项目和预计的工作频数;人员专业种类、数量、等级;训练器材;所需设备、工具及技术资料;保障设施及现有维修保障资源的可利用情况。D维修工作详细说明分别对各维修级别的每一工作项目,详细列出维修作业步骤(工序号)、工序各称、维修时间、日历时间、操作人员数量和技术等级、所需维修设备、备件与消耗品的名称和数量、技术文件的名称和编号等。E保障资源汇总(汇总所有维修项目的全部保障资源需求,列入维修保障计划)。4.3规划与研制保障资源4.3.1规划保障资源过程(1)明确资源的约束条件(人员和人力;初始供应保障期;三化要求;技术资料阅读能力;训练和训练器材研制;利用现有保障设施约;运输方式;费用等约束)。(2)根据保障计划,汇总出保障资源备选方案,经分析、评价提出初步保障资源需求。(3)经综合、协调、优化组合,确定详细保障资源要求,记入保障性分析记录中或形成保障资源清单。4.3.2保障资源的类别4.3.2.1人力与人员人员的数量、专业及技术等级,规定需求时注意:a降低对人力要求;b考虑使用和各维修级别的任务划分对人员的需求c应考虑人员变动对使用和维修造成的影响;d考虑战场应急轮修人员的配备和战伤人员的补充。4.3.2.2供应保障指规划、确定、并获得备件和消耗品的过程初始供应保障(重点是确定装备初始使用阶段的备件供应--装备研制阶段由承制方完成)主要内容:a确定各级别所需备件的品种和数量,编写各种供应清单;b拟制新研制装备所需备件的订购要求;c制定备件有关库存管理的初始方案;d拟定装备停产后备件供应计划。后续供应保障(重点是对备件库存量进行控制,保证装备的正常使用和维修—由使用方负责规划实施)收集、分集、评价数据,修订备件需求,调整库存和供应网点,改进供应方法。备件供应要求;备件滿足率;供应周期;初始供应保障时间;备件包装、运输、贮存要求;备件供应技术文件;停停产后备件供应等。4.3.2.3保障设备包括测试、维修、试验、计量和校准、搬运、拆装设备和工具,定量要求主要是设备利用率和滿足率。4.3.2.4技术资料包括说明书、手册、规程、细则、清单、工程图样等。要求相关有效、准确易读、符合标准、验证核实、便于使用、修订、保存。4.3.2.5训练保障包括程序、方法、技术、教材和器材。要求:简化训练要求;降低对教员的要求;减少训练器材品种和数量;和装备研制同行;初始训练在装备部署前完成。4.3.2.6保障设施指使用和维修装备所需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包括车间、仑库、试验场、机场、码头;方舱、抢救车、抢修车、器材供应车等。要求:尽早规划安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施多用、交通方便、减少数量、降低费用、降低设施在战时受攻击的可能性。4.3.2.7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保障指装备及其保障设备、备件得到良好的PHS&T所需的程序、方法和资源。要求:a产品的尺寸、重量、重心及堆码方法等约束条件;b方法要求,如采用标准的容器和装卸设备;c包装、贮存条件和贮存期要求;d包装、运输环境条件要求。4.3.2.8计算机资源指使用和维修装备中的计算机所需的设施、硬件、软件、文档及相关的人员。要求:a提出约束条件如使用环境、包装限制、标准化约束等;b要规定软件、测试程序和测试设备等的升级要求;c要规定软件再编程要求;d提出计算机系统安全保密、敏感信息保护等要求。4.4关于规划保障的说明(1)使用保障、维修保障和保障资源的规划是一个整体,要统一协调地进行。依据相同、方法类似、要求一致(简化、减少、降降、便利、匹配)简化操作、简化品种、简化训练;减少数量、减少人员、减少费用;降低人员技术等级要求、降低战时受攻击的可能性;便利使用、便利维修、便利贮存、便利运输;规划保障与研制工作相匹配、保障与装备相匹配、保障资源与使用、维修相匹配。(2)具体产品,具体分析较大型武器装备,双方职责明确界定(要求、方案、计划)配套产品,有保障要求,可统一纳入质量计划。通用配套产品,自主开展综合保障工作。(3)装备部署保障和规划保障有密切关系,以使用方为主。涉及部署地域、数量、程序、职责、部署计划、实施等。5保障性试验和评价5.1保障性设计特性的试验与评价5.2保障资源的试验与评价目的:发现和解决保障资源存在的问题;评价保障资源与装备的匹配性以及保障资源之间的协调性;评估保障资源的利用和充足程度以及保障系统的能力是否与装备的战备完好性要求相适应。内容:(1)人员和能力设计所确定的人员数量、专业、技术等级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滿足约束条件(人员编制、现有专业、技术等级、文化程度)(2)供应保障评价备件和消耗品清单及供应建议的合理性、充分性、可行性;评价是否滿足规定的备件滿足率和利用率要求。(3)保障设备评价保障设备性能的适宜性,品种、数量的合理性,保障设备与装备的匹配性,是否滿足规定的保障设备滿足率和利用率要求。(4)训练保障评价训练大纲有效性;训练器材、设备、设施在数量和功能方面能否滿足要求;受训人员按规定实施训练后能否胜任使用和维修工作;设计更改是否已反映在教材、训练器材和设备中。•(5)技术资料•评价技术资料正确性、完整性、和易理解性;数量、种类与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设计更改是否反映在技术资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