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学生用书P47]一、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情况称为完全失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1.(多选)(2015·广州调研)如图所示,电梯内重为10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某时刻,乘客观察到测力计示数变为8N,则电梯可能()A.匀加速向上运动B.匀减速向上运动C.匀加速向下运动D.匀减速向下运动答案:BC二、解答连接体问题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当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2体的质量等于各物体的质量之和,当整体受到的外力已知时,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2.隔离法当求解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时,常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3.外力和内力(1)外力:系统外的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2)内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2.(多选)(2015·大同模拟)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运动,用FAB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则()A.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FAB=FB.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FAB=F2C.若地面是有摩擦的,FAB=FD.若地面是有摩擦的,FAB=F2答案:BD考点一超重和失重现象[学生用书P48]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在发生这些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即“视重”发生变化).2.只要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3.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在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4.物体超重或失重的多少是由物体的质量和竖直加速度共同决定的,其大小等于ma.(单选)(2015·莆田模拟)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3B.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时,列车上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C.荡秋千时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D.“神舟十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时,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解析]电梯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失重,A错;列车水平加速,即不超重也不失重,B错;秋千摆到最低点,加速度向上,超重,C错;飞船的向心加速度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完全失重,D对.[答案]D[总结提升]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判断方法(1)从受力的大小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从加速度的方向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1.(单选)(2014·高考北京卷)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解析:选D.受托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一定先做加速运动,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而后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减速上升,选项A、B错误.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二者分离,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重力加速度;要使手和物体分离,手向下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物体向下的加速度,即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选项C错误,D正确.考点二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学生用书P48]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4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2013·高考福建卷)质量为M、长为3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①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②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审题点睛](1)图甲中杆和环均静止,把环隔离出来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列方程可求出绳中拉力.(2)图乙中,杆与环一起加速,隔离环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可求出环的加速度,再对杆和环作为一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施加的外力.[解析](1)环受力如图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FTcosθ-mg=0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cosθ=63联立以上两式解得:FT=64mg.(2)①小铁环受力如图丁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sinθ′=maFT′+FT′cosθ′-mg=0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θ′=60°,代入以上两式解得:a=33g.5②杆和环整体受力如图戊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α=(M+m)aFsinα-(M+m)g=0解得:F=233(M+m)g,α=60°.[答案](1)64mg(2)①33g②外力大小为233(M+m)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右上方[总结提升]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弄清各物体之间哪些属于连接体,哪些物体应该单独分析,并分别确定出它们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2.(多选)(2015·石家庄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A与B不粘连.现对物体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A、B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乙中PQ段表示拉力F逐渐增大B.在图乙中QS段表示B物体减速上升C.位移为x1时,A、B之间弹力为mg-kx1-Ma0D.位移为x3时,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12a0x2+x3解析:选AC.在PQ阶段,两物体匀加速向上运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F+kΔx-(m+M)g=(M+m)a0,随Δx不断减小,F不断增大,A项正确;在QS段,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仍相同,整体继续加速运动,B项错;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由平衡条件有kx0=(M+m)g,位移为x1时,设A、B间弹力为F′,对B则有k(x0-x1)-F′-Mg=Ma0,解6两式得F′=mg-kx1-Ma0,C项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加速度图象中梯形面积乘以m即为合外力所做的功,由动能定理有:m×12a0(x2+x3)=12mv2,解得v=a0x2+x3,D项错.考点三分解加速度求解受力问题[学生用书P49]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通常不分解加速度而分解力,但有一些题目要分解加速度.最常见的情况是与斜面模型结合,物体所受的作用力是相互垂直的,而加速度的方向与任一方向的力不同向.此时,首先分析物体受力,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a分解为ax和ay,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x=max,Fy=may,使求解更加便捷、简单.如图所示,某商场内扶梯与水平面夹角为θ=30°,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当扶梯以2m/s2的加速度斜向上运动时,求人对扶梯的压力和人所受到的摩擦力各是多少.[解析]对人受力分析,他受到重力mg、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作用,如图所示,取水平向右为x轴正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向,将加速度如图分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cosθ①FN-mg=masinθ②由①②代入数值得:FN=660N,Ff=603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扶梯的压力大小是660N.[答案]660N603N3.(单选)(2013·高考安徽卷)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A.T=m(gsinθ+acosθ)FN=m(gcosθ-asinθ)B.T=m(gsinθ+acosθ)FN=m(gsinθ-acosθ)C.T=m(acosθ-gsinθ)FN=m(gcosθ+asinθ)D.T=m(asinθ-gcosθ)FN=m(gsinθ+acosθ)7解析:选A.小球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将加速度沿平行于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ax=acosθ①ay=asinθ②分别在两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cosθ=-may③T-mgsinθ=max④由①②③④式得T=m(gsinθ+acosθ),FN=m(gcosθ-asinθ).[学生用书P49]物理模型——“滑块——滑板”模型的分析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模型分析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18分)(2015·云南昆明统测)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的铁块B(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木板长L=1m,用F=5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g取10m/s2.(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求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所用的时间.[审题点睛](1)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发生滑动,要比较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若f<fm,则不滑动,反之则发生滑动.(2)两者发生相对滑动时,两者运动的位移都是对地的,注意找位移与板长的关系.[规范解答]—————————该得的分一分不丢!8(1)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μ1mg=0.3×1×10N=3N(2分)假设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对A、B整体:F=(M+m)a(2分)对A:fAB=Ma(2分)解得:fAB=2.5N(1分)因fAB<fm,故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1分)(2)对B:F-μ1mg=maB(2分)对A:μ1mg-μ2(M+m)g=MaA(2分)据题意:xB-xA=L(2分)xA=12aAt2;xB=12aBt2(2分)解得:t=2s.(2分)[答案](1)不会(2)2s[规律总结](1)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2)滑块是否会从滑板上掉下的临界条件是:滑块到达滑板一端时两者共速.(3)滑块不能从滑板上滑下的情况下,当两者共速时,两者受力、加速度发生突变.4.(多选)(2014·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