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备课与编写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怎样备课与编写教案ZENYANGBEIKE目录一、什么是备课二、怎样备课三、备课的形式四、备课的内容五、怎样编写教案一、什么是备课?备课是根据大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员情况等对传授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备课是教学工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员学习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1)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本文和附录。说明部分阐述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以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特别是对教学中困难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本文是对教学的基本内容所作的规定,是大纲的主体部分,反映教学内容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它是以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法的特点,顺序地排列着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一般以篇、章、节、目等,编制成严密的教学体系。在大纲本文中规定着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分量,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程学术观点以及教学深度、重点和难点。大纲本文把该门课程有关篇章的实验、实习或其他作业题目规定下来;还要介绍各篇章的教科书、参考书或其他参考资料和文献,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等。总之,本文部分反映了该课题主线、知识结构以及实施环节。附录部分则列举各种教学参考书和资料(2)教学大纲的意义依据: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无论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订,还是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评估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指南: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依据学科的知识系统,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并能反映出本学科的新成就和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同时提出本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的原则和学时数,并分列讲授课、实验课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的教学时数的分配。教学大纲不仅是讲授大纲,还是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3)注意事项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师必须认真深入地钻研教学大纲。但是教学大纲只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着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师的教学一方面应符合大纲的要求,以保证课程的基本规格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要在深入钻研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员的实际水平,灵活地掌握,如补充学员以往知识上的缺漏,增加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案例,补充大纲尚未编入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2.教学目标(1)什么是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通过预先确定,对教学后可以达到的行为表现能够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测量的教学成果。☆对学员通过教学产生的行为予以描述或改变☆教师期望学员的变化☆描述在进行教学之后学员能做什么,或应具备哪些特征☆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2)教学目标的作用①标准: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②导向:教学目标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③层次性:教学目标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3)怎样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分析学习对象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目标处理教学材料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效果测评(4)教学目标的层次①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②过程与方法:使学员体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如现场教学、实验、演示等。③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即职业道德教育。(5)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区别教学目的是对教学的总的终结性目标的概括,常常只对教师提出要求,如“帮助学员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员的操作能力”等;常常使用抽象词汇如“初步”“进一步”等不明确的模糊词汇来描述,描述的教学结果常常难以具体地观察和描述;比较概括和笼统。教学目标是教师预期通过某一阶段或某一课时的教学活动预期学生发生的变化,它是用学生的行为方式来描述的,这些行为能表示主要的教学结果,是能够观察和描述的;教学目标是具体的,是对具体教学内容规定的教学行为。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中“学”的部分的具体化,教学目的是教和学的总的目标的概括。理想性时间跨度长目的方向性指针性一节课无法实现目标关注学员经过教学之后,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能做的事相同点:①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要求为依据。②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点:①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依据看,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之外,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学员学习水平、生产现实情况等。②从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所着眼的主体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着眼于教师的教,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学员学习的结果,是以学员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员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有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③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时所使用的动词看,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能够、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记住、掌握、会”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可在课堂上随机检测。④从二者所直接作用的对象看,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员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⑤从二者组合的结构层次性看,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缺乏明确的层次与序列,因而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目标则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二、怎样备课所谓备课,是指根据大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员情况等对传授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掌握教学内容,领会编者意图,确定目标要求,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显然,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核心。1.全面掌握教学内容通过备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应当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做到,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进一步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做到把宏观教材与微观教材统一起来,而不能孤立的、割裂地看待任何一部分知识。2.深刻领会编者意图通过备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怎样领会编者的意图呢?我看主要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内容为什么这样编排呢?等等。然后我们自己再来回答。经过这样一番思考的过程,我们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3.认真确定目标要求对于任何一节课,确定教学目标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指出了教学的方向,规定了全节课教学活动的归宿。制定教学的目标要求,一要具体,二要明确,三要恰当。切忌笼笼统统,模模糊糊。在制定目标要求的同时,还要构思落实的方案,使它真正能够变成现实。没有具体实施的构想,再好的目标要求也等于零。4.选择适当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是实现目的要求的关键。选择教学方法应根据的一般原则①符合认知规律。②符合生产实际及学员的特点。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调动学员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④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5.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1)什么是课堂教学程序课堂教学程序是指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环节等先后顺序和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安排。(2)怎样设计课堂教学程序①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分析学习对象→研究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策略→确定媒体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②教学过程五环节复习→导入→讲授→强化(反馈)→作业三、备课的形式1.常年备课6.课后备课2.全书备课7.集体备课3.章节备课8.个人备课4.课时备课5.课前备课1、常年备课主要是知识的积累与更新,资料的收集与筛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教学艺术的修养,教学对象的考察与研究,生产现场的体验与调研。常年性备课要做到“三常”:常备常钻研,常备常修改,常备常补充,绝忌一劳永逸和死抄书本。2.全书备课即对整册教材全面研究,明确结构体系、编排特点、内容新旧、重点(章节)内容,结合生产实际,思考内容增删、教学安排、案例设计、方法选择等。3.章节备课教材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由若干个章节(或课题)所组成。教师拟出教学计划之后,在章节教学之前,还要认真做好章节备课。对章节备课的主要要求是:①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②根据本章节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重点、详略以及教学活动的序列。③处理好本章节教学的课时安排,活动步骤以及案例、实验等。④研究本章节的教学方法。4.课时备课课时备课,是根据章节备课所明确的教学目的、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及其相应教学方法,再进一步从每节课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解决章节备课各项计划的具体落实。例如,对上一节课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检查了解(如课堂讲课需要提问什么、或演示什么),课题如何提出、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法怎样选择、板书怎样设计、课件如何制作、案例怎样选择等以及估计课堂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对学员在课堂上的活动怎样组织等等。课时备课一般要写出课时教学计划(教案)。5.课前备课课前备课是指教案写成后,教师在上课前,进一步熟悉教案讲稿,深思熟虑,使教学的课时计划得以充分落实的过程。课前备课的内容包括:①进一步揣摩教学内容和要求,思考这些内容和要求如何充分地在教学中体现出来。②通过反复熟悉教案和教材内容,做到不但融会贯通,还能熟练运用,能得心应手地在课堂上发挥出来。③思考运用什么语言,把教学内容充分表达出来,力争语言精练、通俗易懂、表述生动、形象幽默,使学员不但能正确地理解内容,而且又能引起学习兴趣,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④详细考虑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