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野兽不再对人类生活构成危险后,暴力的使用就转向了人类自己,成为解决重大争端的一个主要手段,人类历史上因而充满了战争。”—B·艾伦莱希著《血的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数据1939-1945年.全球2/3国家卷入,20亿人口波及,动员兵力1.1亿,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9000万,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15万亿美元,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大地事实上变为一片焦土……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奥斯威辛——犹太人的苦难Iknow3trades,Ispeak3languages,Foughtfor3years,Have3children,noworkfor3months,ButIonlywantonejob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1/3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有71%的家庭年收入低于2500美元,个人年收入1万美元的只有2.3%贫富差距悬殊限制社会购买力这是1927年的一幅预言性的漫画悬崖上的暴富,山脚下的贫困这是发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生产的相对过剩$1000银行借贷$10000股票价值$9000借资购买股票下跌,会有什么样的连锁反应?经济危机的原因(1)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3)具体原因:国民收入分配不均限制社会购买力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无限制股票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不稳定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持续时间特别长带来政治危机通过标题和表格内容,归纳这一场经济危机的特点?(3)影响国内:激化社会矛盾失业人数增加,普遍出现群众运动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国际: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战经济危机的影响如何摆脱危机?经济危机改革自由放任(失败)加深危机罗斯福新政转嫁无法解决矛盾社会动荡加剧法西斯道路英法紧随美国之后德日紧随意大利之后希特勒,我们最后的希望。危机下的德国:(德国)一些人痛苦地将他们无目的的生活称作“活地狱般的生活”。“任何人现在找到工作的机会都不会比抽彩中奖的机会多”。由于德国失业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失望情绪严重,局势也更为紧张;所有这些最终使希特勒的成功成为可能。——《全球通史》受经济危机打击,对现实不满纳粹党旗、军旗和党徽纳粹党于1919年成立,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NAZI)为德语“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词缩写词的音译。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迫害犹太人1933年“国会纵火案”对内:恐怖独裁种族主义暴徒的实验室经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军事:积极扩军备战思想:进行思想文化控制民族关系:迫害犹太人(种族灭绝政策)对外:积极扩张讽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1、实现普遍义务兵役制2、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3、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军部: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所在裕仁天皇危机下的日本:对内:恐怖独裁政治: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经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军事:加紧扩军备战对内:侵略扩张制定《基本国策纲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类别德国日本相同点历史原因王朝战争明治维新现实原因本质影响试比较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异同不同点过程核心方式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纳粹党通过议会合法竞选方式夺取政权不满“凡”的宰割不满“华”的束缚受到本国军事、封建主义历史传统的影响国际关系中不利地位的影响形成战争策源地受经济危机打击,出现政治危机;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军部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再发动战争;先发动侵略战争,再逐步建立法西斯专政通过军部暗杀政变方式夺取政权那么危机下美国等国是否做出了负责任的抉择呢?危机下德日的抉择是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抉择?1935年美国中立法出台,该法案要求总统认清一切国外冲突,对所有交战国一律实行武器禁运,限制战时违禁品出口,禁止美国船只载运交战国货品。危机下的美国: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美国国内提高关税的呼声有增无减。……美国参议院于1930年4月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提高了近90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率……。——摘自《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出台始末》关税战、市场战中立政策危机下的英国(法国):英国首先放弃金本位。(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降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此后美国法国等先后放弃金本位制,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所谓金本位国际金融体系瓦解了。同时英国向其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殖民地半殖民地展开了如火如荼民族解放运动。1938年张伯伦政府所规定的绥靖政策,通常被视作英国虚弱之极的标志,…—基思·米德尔马斯(英)货币战转嫁危机绥靖政策1929年1月至1933年3月世界75个主要贸易国家的总进口额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关税战、货币战和市场战。“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从根本上摒弃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和转嫁危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