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汉装饰艺术的主要特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浅谈两汉装饰艺术的主要特征作者:丁杰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5期摘要: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虽然它前面有秦朝,但是由于秦朝历时仅十余年,所以汉代的存在与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继承了秦代的体制,还将其发展,并形成了汉族与汉文化这一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族群文化。而这一时期的装饰风格也成为了以后中国古典装饰风格的奠基石。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简要概括这一时期装饰风格的主要特征。关键词:两汉;装饰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K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62-01一、汉承秦制的体现秦虽灭亡,但是它所推行的政策制度并未因此而消亡,而是被西汉王朝所继承,史称“汉承秦制”。由于楚汉战争,西汉初年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凋敝、政局不稳,可谓百废待兴。所以刘邦在继承了秦朝制度的同时还采取了一些权宜政策,主要是摒弃了“法家有为”的治国方针,改为“黄老无为”的安抚政策,凡事力求简约,以稳定社会秩序。经过高祖吕后与文景两帝前后近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武帝年间社会安定繁荣、国库粮饷充足,所以汉武帝停止了这种权宜政策,全面的恢复了秦代体制,并在其基础上得以发展。但是西汉初年的这种无为思想对汉代社会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却一直存在。因此两汉时期的装饰风格都显得古朴大方,简洁实用,不像先秦时期那样镶金嵌玉,华美富丽。以西汉五铢钱(图1)为例。西汉初期全国货币制度混乱,除中央铸币外,地方官府与私人也有权利仿铸,而且货币规格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民间商业流通与国家的赋税征收。因此汉武帝于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流通全国。钱币继承了秦朝半两钱的形制,内外有郭,上有“五铢”二字,并以其为计量单位,全面取消了以前的“半两”等单位。这种钱币重量相同,样式简单大方,中间留有方孔可用绳索将其串联,方便保管与携带,并且铸造起来也可省材省力。使用后情况稳定,一直沿用到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才被废除,前后持续了七百多年的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货币。又比如汉代的青铜器。青铜器在两汉时期已经基本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器具,更加注重实用性与经济性,所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体量方面都没有先秦时期的那种规模,其外表也不像先秦时期那般镂金错彩,而是变为光洁朴素,简洁大方的风格。著名的长信宫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是宫廷用品,所以通体鎏金,但是并无刻意雕饰,而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实用性与经龙源期刊网济性,达到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统一。造型既生动活泼又通过巧妙的构思来解决照明与排烟的问题,确实是一件佳作。二、为政治服务具有教化意义两汉时期主要从事艺术创作的部门都是在政府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统治阶级明确要求艺术为政治服务,公开阐明艺术和政治的关系,强调艺术的宣传教育工作。所以汉代装饰题材多是具有伦理教化,彰显封建地主阶级权贵的色彩。这一点从汉代的建筑装饰,绘画雕塑中都可以得到证实。汉初丞相萧何主持修建的未央宫前殿因高大雄伟,刘邦见状责问,萧何解释道:“非壮丽无以重威”。到了汉武帝时增饰未央宫:“以木兰为棼橑,大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璧珰。雕楹玉磶,重轩镂槛。青锁丹墀,左槭右平。黄金为璧带,间以合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可见是何其的侈丽华美,充分的显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权威。绘画方面更是如此,尤其是宫殿壁画,大量的三纲五常、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等内容,起到了积极的政治宣教作用。东汉王延寿所作《鲁灵光殿赋》就详尽而生动的描绘了西汉鲁国灵光殿壁画的情景。“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海神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由行其情。上纪开辟,遂古之初,玉龙比翼,人皇九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焕炳可观。黄帝唐虞,轩晃以庸,衣裳有殊,下及三后,淫妃乱主,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恶以诫世,善以示后。”在雕塑方面也同样如此,西汉大将霍去病之墓周围的石雕都有着政治宣教目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马达匈奴,象征着他的卓越功勋。并且为冢像祁连山,周围数匹战马皆无铠甲,或跃或卧,显得悠闲自得。这些石雕都寓意着再无战事,天下太平,因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难看出,这些特征都反映出了两汉时期装饰艺术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化育人,为政治服务。其实这一特征不仅是在汉代的装饰艺术领域有所反映,在其他领域同样如此。比如汉代对人物的品藻也是以服务政治为中心的,基本上是围绕着仁义礼智信这五点,具体展开就变成了九征,这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观念大相径庭。三、反映了神仙方术在社会上的流行汉代初年,经过秦代动乱,百姓民不聊生,天下衰弱。为此,汉高祖刘邦接受了陆贾的意见,采用了无为而治的安抚政策,用以稳定政局、恢复经济、修养生息。所以黄老之道成为了主流思想,并通过政治渠道逐渐渗透进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当中。这就为神仙方术的发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一时间能够长生不老成为了汉代人的普遍追求,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成仙梦寐以求。因此就形成了一批专门追求长生不老和成仙的的方士,后来被称为方仙道,这也为东汉中期出现的道教提供了信息基础。龙源期刊网两汉时期的装饰艺术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神仙方术的发展情况。汉代墓室壁画中常会有墓主死后升仙的场景,比如西汉洛阳卜千秋夫妇合葬墓壁画,就绘有夫妇分别乘龙与神鸟在仙翁的引导下升往仙境的场面。画中还出现了玄鸟游龙,伏羲女娲以及白虎朱雀等神兽,充满了幻想色彩。另外,羽人(图3)也是这一时期装饰题材中经常出现的面孔,一般都生有双翅,耳长面尖。人们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成为羽人,羽化登仙。所以从汉代出土的铜器以及玉雕中都可见到这种形象,这也反映了神仙方术的流行。四、表现了上层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吃穿游乐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两汉时期在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而这些内容也被两汉时期的装饰艺术所表现出来。汉代人们的服饰较之以前更为绚丽多彩,并且根据不同场合加以区分,祭祀、上朝、丧葬、婚庆和日常所穿都不相同。此外,不同的社会地位与职业也需穿着不同的服饰。从出土的汉代彩绘陶舞俑身上就可见宫廷舞女的穿着打扮。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两汉时期的贵族生活享乐常以宴饮观舞的形式进行,山东沂水出土的石像画中就描绘了主宾对饮的场景。又如四川出土的画像砖中也描述了宴饮观舞的内容。还有专门描绘庖厨的石像砖,比如山东诸城出土的庖厨图(图4),就充分显示了这一时期饮食文化的繁荣。游乐可以说是古时贵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狩猎、出游、观赏歌舞杂技等活动。这些内容在两汉时期的装饰艺术中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如乐舞百戏、车骑出行等这些内容就经常出现在绘画题材当中。总之,这一时期的装饰艺术如实得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汉代长治久安的社会面貌。参考书目:[1]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