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真题答案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1、课程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多维的课程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课程概念,是指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狭义的课程即学科,既指一门学科,也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它强调的是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实质是“教程”。2、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设计和简约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3、发现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探究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实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研究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实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4、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既包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也包括学校自行设计的新课程;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5、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他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促进教育普及;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便于讲授;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检验。弊端: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6、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论述题1、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根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及成果,可以看出,学校的优良改革传统、雄厚的师资力力、领导的高度重视、专家的及时支持、资金的外部支持及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一系列成果的有效因素与策略。政策支持是校本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增强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以使全社会都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教师的骨干作用;课程专家进行理论支持;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完善整体课程系统;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2、简述CIPP评价模式。第一、背景评价第二、输入评价第三、过程评价第四、成果评价3、简述教学模式的特点(1)整体性。即要对教学活动各个要素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组合成一个教学整体系统。(2)简约性。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教学策略往往以精练的语言、象征的图形、明确的符号概括表达教学过程。(3)可操作性。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由特定的比较稳固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的策略体系所构成的。(4)相对稳定性。所谓相对性是指每种具体教学模式的效能都是相对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操作程序,而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旦实施即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功能。(5)指向性和探索性。教学模式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的,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同时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创立往往具有一定的实验性质,因而又表现出尝试探索的特点。(6)个性化每个教学模式都具有明确的主题、特定的目标、有序的进程和适用的范围,个性很强,特色鲜明。4、简述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一、新基础教育课程倡导。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的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是相对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2、探究学习。它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与其相比较,探究学习具有问题性和过程性的特点,它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来呈现,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3、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具有全面性和多效性的特点。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是相互联系的。自主学习是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或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合作是在主动与探究基础上形成的,合作离不开主动与探究,三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5、怎样理解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1分);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2分);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1分);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1分);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1分)。6、叙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1、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2分);2、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2分);3、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2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施: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满分为6分。7、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以往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发展,既吸收了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又在课程取向、目标、结构等方面有诸多的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标的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1.培养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表现为兼顾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特色、全瞻社会与关爱个体。3.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形成体系。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络,并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中。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