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没有选择其他主义,其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另外还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性。首先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中国人第一次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1898年。当时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潮是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那个年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是进化论没有能解决中国的独立和发展问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在新文化运动中,各种各样的西方思潮都被介绍到中国。实验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义、泛劳主义、互助论、“超人”思想等是五四时期活跃在中国的主要思潮,但这些思潮在和马克思主义的竞争和较量中,一一败阵下来,声势越来越弱。其次中国是一个饱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代对中国一次又一次的侵略,让中国人对那些以肯定资本主义为前提的西方文化在心理上“欲迎还拒”。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彻底的批判态度,完满地解决了近代中国人既厌恶西方又不得不学习西方的矛盾性,最终赢得了中国。从1921年开始,中国的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地探索中国社会的变革之路,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并在改革开放中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思想体系。历史的发展进步,往往取决于关键时期的关键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在不断变动的时局中寻找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具体而言,我们党一路走来,至少作出了三次重大的历史性选择,也正是这种选择,保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方向。其一,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震撼了全世界,极大地影响了正在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中国人。毛泽东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非常注重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竭力反对20世纪30年代中共党内流行的那种照抄照搬苏联经验、惟共产国际马首是瞻的做法,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完善是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胜利。其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关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究竟应该走什么路、打什么旗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地提出要树社会主义旗帜,走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说:“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如果不搞社会主义,那就要两头落空。”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有远见的选择。现代化是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化绝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增长的问题,它还内在地包含了经济平等的要求。现代化是一个社会不断进步、日趋和谐的过程,是富和均逐步趋于完美结合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实现现代化,谋求国家独立、人民富裕的任务就历史地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社会主义,也就意味着选择了现代化的两种价值,选择了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证明,尽管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经济平等的关系问题上偶有失误,但总体上是成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主要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已经是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事实。其三,选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关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指出,中国的革命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中国的建设也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中国要“以苏联为鉴戒,走自己的路”。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当时的探索从总体上说还没有摆脱苏联模式。“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反思自己走过的历程,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同时又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和平的自我变革的方式,打破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改革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开放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开放,睁眼看世界,才能避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的世界奇迹。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再次结合,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