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审核概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国家注册清洁生产审核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Mobile:13400551068QQ:1422363023E-mail:1422363023@qq.com主要内容1.清洁生产背景2.清洁生产审核概念3.基本程序与内容4.验收解决三个问题背景: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大量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全球气侯变暖海平面上升干旱恶劣天气增多。。。碳循环图发展与保护理论进程20世纪60年代前-自然净化1962年《寂静的春天》(美)蕾切尔。卡逊著—恐怖的未来1972年《增长的极限》美丹尼斯。米都斯等著。卡逊著—恐怖的未来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重视环境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环保与发展并重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可持续发展20092009:哥本哈根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办法。国家减排目标时间巴西36.1··38.9%2020菲律宾50%南非42%(支援)2025美国17%。俄罗斯22%··25%。印度20%—25%日本25%。欧盟20%哥本哈根会议2020年VS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背景:中国减排目标背景如何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风电、核电建设植树造林加强管理其他。。。开展清洁生产审核1960年代,美国化工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1976年,欧共体提出“清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1979年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1984-87年期间,欧共体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项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199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更新清洁生产的定义1998年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国际清洁生产宣言》清洁生产概念提出清洁生产概念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概念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害有毒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生产方案的过程。---《清洁生产审核暂行条例》80年代“三统一”方针、工业生产预防思路与提法1992年“中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草案1997年国家环保局《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9年国家经贸委《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通知》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4年《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9年福建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清洁生产在中国谁来实施?实施主体:企业强制实施:(县环保局上报,省局公布名单)1类.双超:总量超标、单项超标2类.双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生产有毒有害产品2类企业每5年至少实施一次清洁生产审核自愿实施:其他企业实施要求原则:企业自愿VS国家强制企业自主VS外部协助有序开展、注重实效人员:专职人员:2名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工作经历:5年环保能源经验培训人数:至少1人经省以上级培训1、清洁生产审核与企业的经营性质一致兴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企业永续经营的基础是什么?2、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是法律法规的要求3、实行清洁生产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4、与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相容实施的意义基本思路废弃物在哪里产生?---查找污染源为什么会产生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如何消除或削减这些废弃物--方案产生和实施基本思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污染物是什么?污染物是怎么来的?削减污染物意味着什么?废水、废气、噪声、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等能源、资源、材料转化而来;因为技术、工艺、设备、管理、产品结构、员工素质等原因导致的损失或浪费是企业资金的流失是企业清洁生产潜力所在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基本程序七个阶段35个步骤1、筹划与组织(审核准备)2、预评估(预审核)3、评估(审核)4、方案的产生的与筛选(实施方案的产生与筛选)5、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的确定)6、方案的实施(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7、持续清洁生产着眼点(8个方面)生产过程设备原料员工管理产品服务废物外循环内循环能源工艺过程控制成立组织,确保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工作计划,确保有序、有目的正规的开展工作宣传和培训,弄清清洁生产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做法,确保工作有效进行分析清洁生产审核的障碍,确保工作有针对性。1.筹划与组织(审核准备)•企业现状调研与考察•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分析•企业能源与资料使用情况分析•确定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等审核重点设置目标和指标•开展提合理化建议,发现并实施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无费和低费方案2.预评估(预审核)无/低费方案:只需少量投资或不投资、技术性不强、很容易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所确定的方案为无低费方案。1)原辅料及能源2)技术工艺3)过程控制4)设备5)产品6)管理7)废弃物8)员工常见的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方案:原辅料及能源(1)原料的规格和订购A、不宜过多订购B、选择易搬运、包装成形C、减少散装(2)原料进厂的控制A、严格检验,容器不完整不收B、数量、单件重量准确C、注意原料组分(3)原料的储存A、场地便于排水和清洗B、防止溢漏分类放置C、密封,减少蒸发D、定期检查(4)原料的输送和搬运A、近距离B、减少跑冒滴漏C、杜绝错拿错包装(5)原料和能源使用A、尽量使用精料B、投量准确C、配比合理D、使用清洁能源方案:产品(1)有严格的包装规定,包装上要标明生产日期,失效日期(2)尽量使用可回收利用或便于处置的包装材料(3)严格出厂和搬运制度,遇有包装破损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厂,搬运中散失要及时回收处理(4)产品说明中要注明产品存放要求和包装物处理的要求。(3)能源供给和水的利用采取节能措施,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堵塞跑冒滴漏。尽最大可能发挥能源的利用效率。方案:生产工艺和设备(1)所有设备要定期检查,定期清洗,定期维护(2)严格检测制度,并记录数据,编制报表(3)适当合理地调整工艺流程和管线,使之合理化(4)增添必要的仪器仪表和自动检测设备,提高工艺水平(5)调节与控制必要的助剂、添加剂的投入(6)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7)控制回水利用与中间排放物回用的组分变化。方案:生产管理和员工(1)严格岗位责任制,按规程作业,减少漏测、漏检和失控造成的停车次数。(2)清洁作业,避免现场杂乱无章(3)控制清洗用水,安装自动筏门,不放任水流(4)减少停车,使生产正常与稳定(5)保证正常的水、气、热供应(6)废物处理与循环利用(7)定期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管理教育。方案:废物处理与循环利用(1)检查废物收集和储存设施,减少废物混合、清污水混合清水、污水分流,雨、污水分流(2)回用水和物料要检查组分变化情况,尽可能减少外排水(3)对回收/循环利用的废料应采取净化措施液体废料采取沉淀、过滤措施固体废料采用清洗、挑选对蒸汽应通过冷凝、回收措施(4)直接采取闭合管道装置进行循环作用程序3:评估(审核)---针对审核重点,分析物料、能量流失的原因---建立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通过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分析,分析污染物产生的原因---继续提出并实施无低费方案程序4:方案的产生与筛选(实施方案的产生与筛选)1)通过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已经查找到了企业能源、物料等流失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2)对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方案进行汇总、筛选3)继续提出并实施无低费方案,汇总已各方案的成果程序5: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的确定)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确认实施方案的必要性分析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方案的环境效益分析方案的经济效益程序6:方案的实施(编制审核报告)落实资金责任明确有实施进度计划汇总分析已经实施的方案所取得的成果分析方案实施对企业的影响程序7:持续清洁生产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制度制定下一步清洁生产的计划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六、评估与验收:申请验收企业需提交:(一)《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申请表》;(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三)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意见;(四)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情况总结报告;(五)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的环境监测报告。六、评估与验收:验收标准(1)企业保持了清洁生产促进机构,建立了清洁生产相关制度,持续实施了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按审核评估意见规定的时间组织实施了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并将已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纳入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过程。(2)对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主要工艺与设备情况的,必须实施完成淘汰工作;对各清洁生产方案的经济和环境绩效进行了详实统计和测算,其结果可证明企业达到了预期的清洁生产目标。(3)对一类企业和污染物减排企业,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出具的监测报告证明企业稳定达到(半年内)国家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减排指标。对二类企业,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削减、有毒有害原料的替代、无害化措施以及危险废物的存放处理措施应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4)对已发布清洁生产标准或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行业,企业达到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三级)或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清洁生产企业”的要求。(5)企业生产现场不存在明显的跑、冒、滴、漏等现象。评估与验收:验收标准评估与验收:验收程序省环保局和省经贸委组织有关专家、当地环保、经贸部门人员对企业有关情况进行材料审查和现场考察,提出验收意见。验收分大于85分(含)的为优秀、大于60分(含)的为通过、小于60分的不通过。材料审查现场考察提出意见七、常见清洁生产审核方案介绍1、水泵和风机节能技术2、供水泵组节能技术3、工业炉窑节能技术4、蒸气锅炉节能技术5、余热、余压利用技术7、锅炉烟气综合利用技术8、冷却水循环利用技术9、管理节能技术10、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