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姓名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年9月,在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起的作用;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纪年。在天安门广场建立。意义: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的职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制度。知识点2开国大典大典盛况: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升起五星红旗,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随后,举行了阅兵式、群众游行。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知识点3西藏和平解放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开国大典时,居住在青海塔尔寺的西藏宗教领袖之一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过程: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意义:至此,祖国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2课抗美援朝知识点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原因:1950年派兵侵略朝鲜,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目的:为了抗美援朝,。概况:1950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附近。第2页共13页知识点2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黄继光:在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战争结束: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还未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颁布: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具体内容: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知识点2土地改革的意义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由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建设。时间:从1953年至年。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第3页共13页春、沈阳机床厂和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化迈进。知识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时间: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文献:大会制定了《》。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制度。领导机构:大会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为国务院总理。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实行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结果: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知识点2公私合营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代表居于领导地位。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这种,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三大改造结果:到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意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第4页共13页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工作过粗、改变等缺点。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知识点1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中共八大:年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两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国民经济调整: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充实、”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知识点2“文化大革命”(1966年夏-1976年10月)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动乱表现:年夏天全面发动起来。陈伯达、、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成为实际指挥部,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冤案:国家主席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抗争:老一辈革命家对江青等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结束: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知识点3建设成就工业建设: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到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我国首先完成了。第5页共13页英雄模范:大庆石油工人“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作用: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文化大革命”后,“”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召开:年12月,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知识点2拨乱反正史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结束: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自负盈亏。发展:此后,制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影响: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之,农村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第6页共13页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知识点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依据: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方式: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责任制;实行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是增强。影响: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知识点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共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影响: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1经济特区的建立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两省兴办深圳、珠海、、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和经济管理体制。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引进外资、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知识点2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过程:1984年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三角洲、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格局: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点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