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一节主要知识点概述1.1我国地势、地貌l、地势、地貌基本特征*:我国地貌轮廓具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的基本特征。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着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一二级分界线。世界上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国外又称K2峰。乔戈里峰位于东经76。5度,北纬35。9度,座落在喀喇昆仑山的中段。属中国的一侧,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境内。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二级阶梯的东缘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与第三级阶梯为界,全国的四大高原除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外,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部分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全国的四大盆地除海拔较低、面积较小的四川盆地外,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也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广西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组成了我国东南地区分布最广泛、最集中的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地势、地貌对河流的影响:影响最显著,著名的大江大河都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流注,沟通了东西的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水力资源丰富,适合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发。1.2我国气候l、气候总体特征:中国气候的特征主要有二:①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盛行季风的国家,大部分地区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形成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多偏北风,夏季,温暖湿润,多偏南风。中国气候受陆地影响强烈,具有较强的大陆性特点,突出表现于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的强度和变化幅度大。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而且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愈大。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使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多雨,雨热同季,既有利于农作物、林草的生长,又有利于水稻、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物的种植区北移。由于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处于回归带的南方地区不仅没有出现沙漠,而且形成大片富庶的“鱼米之乡”。②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自北向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独特的青藏高寒区。从沿海向内陆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更增添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2、气候区、气候带的划分:1)、降水量及其区域分布*: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看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其南部边缘的一些地区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平2均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中国的“旱极”。中国东南部有些地区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台湾东部山地可达3000毫米以上,其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000毫米以上,最多的年份为8408毫米,是中国的“雨极”;2)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地区差别很大,大致是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山地中暖湿空气的迎风坡多于背风坡。3)中国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①季节变化是一年内降水量的分配状况。中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是: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集中在5—10月;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集中在7、8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②年际变化是年与年之间的降水分配情况。中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一般是多雨区年际变化较小,少雨区年际变化较大;沿海地区年际变化较小,内陆地区年际变化较大。而以内陆盆地年际变化最大。3、气候变化对水旱灾害的可能影响*中国气候虽然有许多方面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对中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中国的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以旱灾居多,南方则旱涝灾害均有发生。在夏秋季节,中国东南沿海常常受到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台风(热带风暴发展到特别强烈时称为台风)以6—9月最为频繁。在中国的秋冬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烈时,气温骤降,出现寒潮。寒潮可造成低温、大风、沙暴、霜冻等灾害。(1)气候变暖更容易引起对流运动,也更容易引起水灾(2)我国的植被地带呈多种分布趋势,有从南到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有从东到西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还有从山脚到山顶的垂直地带性分布1.3我国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l、土壤的区域分布我国土壤的水平分布与气候带及地带性植被相一致,气候带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南向北随着温度变化,相应的土壤类型是热带的砖红壤(海南、广东、广西),南亚热带是赤红壤(广东、广西、湖南),中亚热的红壤(江西、湖南、湖北),北亚热带的黄褐土、黄棕壤(安徽、江苏),温带的棕壤(河南、河北),寒温带的针叶林土。从东到西的分布黄棕壤(江苏)→黄褐土(河南)→褐土(山西)→栗褐土(陕西)→黑垆土(甘肃)陕西→灰钙土(新疆东部)→漠土(新疆中、西部)。总体趋势是南方土壤偏酸,钾素缺乏严重,北方土壤偏盐碱化,微量元素有效性差,东部土壤中性,氮、磷、钾养分普遍缺乏,西部土壤养分贫乏,有机质含量低。2、植被的地带分布*我国植被分为森林、草原、荒漠三个基本植被地带,各个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它们的分布又是沿着水平(纬度、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成有规律的分布、变3化着,这就是植物分布的规律性。3、土地利用现状:我国的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牧草、未利用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土壤带、气候带、植被带互相平衡,彼此对应1.4我国水系l、主要水系*:中国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松花江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00公里,在世界世川中,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皖、苏、沪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支流延至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省、自治区。长江水系庞大,浩荡的长江干流加上沿途700余条支流,纵贯南北,汇集而成一片流经18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占中国总面积的18.8%。长江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汉江和赣江等,它们的平均流量都在1000立方米∕秒以上(均超过黄河水量),其中,流域面积以嘉陵江为最大,为16万平方公里;长度以汉江最长,为1577公里;水量以岷江最丰,为877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部量的36%左右,等于20条黄河。黄河全长5464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南水北调是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连成四纵三横的供水网络。2、淡水湖及其调蓄作用我国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淮河中下游: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主要靠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汇集赣江、修水、鄱江、信江、抚江等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洞庭湖、太湖、洪泽湖。主要咸水湖:青海湖、呼伦湖(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湖,位于呼伦贝尔市)、纳木错湖(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3、主要江河、流域及其特点4、主要跨界国际河流:流经中俄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经中朝的图们江和鸭绿江,中缅的澜沧江、怒江,中哈伊犁河、中吉阿克苏河。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1.气候变化影响,改变降水时空分布及强度,极易造成极端气候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干旱、洪水的频次及强度增加,影响水资源供需平衡。A.水分多少B.水量大小C.降水时间D.水分循环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对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的关系的掌握情况。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气温增高,使得高山冰雪融化加快,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造成了水资源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变化,使水分循环发生了变化。气候变化不会使全球水分多少、水量大小发生变化,只会引起局部区域的一些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水分循环,改变降水时空分布及强度。因此本题答案为D。2.从山麓到山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A.风力B.岩石结构C.水分D.土壤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对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等与海拔的关系的掌握情况。风力、水分(降水)与温度一样,也属于气候因素。气候因素会影响土壤的变化,呈现出土壤垂直性地带规律。而岩石的结构不会随海4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因此本题答案为ACD。第四节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将我国地形明显地分成。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第四级阶梯2.青藏高原属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约m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A.5500B.4000C.3500D.50003.我国的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带,而牧草地、未利用土地主要集中在地带。A.北部B.西部C.南部D.西北部4.地球上植被分布的地带性,不仅表现在因纬度和经度的不同而呈现的水平地带性,而且还表现在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呈现出的。A.纬向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经向地带性D.气象地带性5.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富还是匮乏,主要取决于,它是水资源的补给来源。A.地表水B.地下水C.降水D.降雨6.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耕地面积的以上处于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A.1/2B.1/3C.1/4D.1/57.我国约的耕地面积位于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干旱和洪涝引发的自然灾害,是我国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A.1/2B.1/3C.1/4D.全部8.我国地处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地形复杂,疆土辽阔。A.东北部B.西北部C.西南部D.东南部9.秦岭、淮河以南属亚热带至热带地区,由于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气温和雨量自北而南递增,土壤带基本上随变化,自北而南是黄棕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A.经度B.纬度C.海拔高度D.地形10.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逐渐下降,平均海拔每升高m,温度下降0.5~1℃。A.1B.10C.100D.100011.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A.洞庭湖B.太湖C.鄱阳湖D.洪泽湖12.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97km,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干流流经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A.黄海B.渤海C.东海D.南海13.目前,在我国各大江河中泥沙含量最大的是。A.长江B.黄河C.海河D.辽河14.海上暖湿空气开始活跃于我国沿海,与内陆干冷空气相遇,常造成锋面雨和气旋降水。A.春季B.夏季C.秋季D.夏秋季15.纳木错湖位于我国境内。A.青海省B.西藏自治区C.云南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为:,它们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由于位置、成因、气候条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成都平原2*我国的丘陵较多,分布广泛,尤其东部地区较广。自北而南,有和两广丘陵等。A.辽东丘陵B.山东丘陵C.江阴丘陵D.江南丘陵3.我国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自北向南有、亚热带、热带和独特的青藏高寒区。A.寒温带B.低温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