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保洁员岗位职责六步洗手法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医院废物的分类医院拖布颜色分类目的:保持整个医院清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辅助控制病源传播速度工作,为临床提供一流的医疗环境。清洁部负责医院环境的清洁工作,医院员工有义务保持环境的清洁。清洁部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1、清除肉眼可见的积灰、斑点、污垢、油渍、垃圾等,用消毒剂对部分所清洁的物品进行消毒。2、在清洁工作的同时,发现室内建筑、家具、设施有所损坏,影响使用或有碍观瞻,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3、根据不同要求,处理生物垃圾、污染垃圾及其它垃圾。清洁部与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1、清洁员负责清洁工作,不负责医疗卫生用品及办公文件的整理,使用者应及时将医疗用品及办公文件,办公用品等叠放整齐。清洁员负责家具表面的清洁,抽屉及柜橱内由使用者自行清洁。2、医疗仪器由使用人员及临床工程部人员负责清洁保养3、消防器材由消防人员负责检查、清洁。4、运送病人的工具(不含救护车)由清洁员负责清洗。5、各医疗科室的专业用具由本科室负责清洗,其它公共卫生由清洁部负责。6、电话机表面的清洁工作由清洁部负责,部件拆洗工作由总机室负责。清洁工作注意事项1、清洁员在拖地、地板打腊、清洁公用卫生间时,应放上“正在清扫小心地滑”的牌子。2、清洁员在工作时不要将工具任意堆放,以至影响其他人员工作或引起道路堵塞。3、清洁员在工作中不得任意拨去任何医疗器械或办公室的电源插头。4、清洁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时,应先敲门明确是否有人,尽量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清扫;如有人正在使用,应先征得同意后再行清扫。5、更换窗帘、沙发套时,注意不要将灰尘扬起;不要甩抹布、拖把。6、清洁员工作时,不要动用桌上的文件及医疗用品。7、各种清洁剂、消毒剂必须妥善保管。各容器必须贴有标签及使用说明,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稀释;由院感染控制委员会指定消毒剂种类并经常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不同种类的清洁剂或消毒剂不得混合使用。8、清洁工作完毕,应及时锁门。9、清洁工具须保持干净,每天清洗。医疗用房使用的工具须每天消毒。各部门负责人需和清洁部共同承担起监督本部门环境卫生的责任,包括1、将观察到的问题和关注的事项反馈给清洁部。2、进一步检查清洁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改善或纠正。医院拖布颜色分类如下:治疗室---红色办公室---绿色走廊---绿色病房---黄色厕所----黑色医院感染既包括患者被感染,也包括医务人员被感染。1、曾经有文献报道一例在肿瘤医院内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铜绿假单胞菌是爆发感染,经调查发现污染的原因是保洁工人用洗涤液代替本应使用的消毒液1992年9月,浙江某市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十三型的暴发流行,致使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经调查,感染源系一位志贺氏痢疾杆菌慢性携带者的产妇,通过接触将细菌传染给其婴儿。由于该院新生儿室无配奶间,配奶、换尿布、打包操作均在不足两平方米的操作台上进行,致使带菌的婴儿污染了操作台,进而又污染了牛奶,造成志贺氏痢疾杆菌在新生儿之间的传播。此外,经测定,医院新生儿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学检测均超标。这些都暴露了医院在管理上、无菌操作、消毒隔离观念和技术上存在严重的问题。1991年11月,某县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的暴发流行,55名婴儿发病,23名婴儿死亡。在对感染原因的调查中发现,该院卫生设施条件差,产科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在对产房、婴儿室的56件物品进行细菌检测时,发现其中的26件物品,包括婴儿被褥、尿布、奶瓶等都培养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消毒的分类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医院内存在着或曾经存在着感染性疾病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随时消毒:是指对医院存在的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消毒。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清除病人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症病人住院期间进行的病室或床边消毒即为随时消毒。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的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消毒的消毒。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例如医院的医疗器械灭菌,诊疗用品的消毒,餐具的消毒和一般病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进行的消毒等,均为预防性消毒。介绍几种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方法:1、消洗灵2、含氯消毒片剂(泡腾消毒片)一、消洗灵该消毒剂为粉剂,配制成溶液后可采取浸泡、喷雾、擦拭的方法,用于物体表面、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消毒。一般使用浓度为0.1~0.5%,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举例:消洗灵原粉有效氯含≥50%,相当于500000mg/L,若需配制使用浓度为0.5%的消毒溶液,应取10g原粉加于1000ml水中即得;或大半脸盆水约4000ml,加原粉16g即为0.2%的消毒溶液。干稠的排泄物一般用10%漂白粉乳液按1:2(粪:药)的比例混合搅拌,作用2~4小时后废弃;稀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痰液、唾液、尿液等)一般用10%漂白粉乳液按1:5(药:尿)的比例混合搅拌,作用2小时后废弃。(二)、含氯消毒片剂(泡腾消毒片)消毒成分:有效氯配制方法抹布1000ml水加2片(泡腾消毒片)一桌一布1000ml水加2片(泡腾消毒片)一床一巾1000ml水加2片(泡腾消毒片)拖把1000ml水加4片(泡腾消毒片)含氯消毒片使用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宜触及处。消毒纺织品、金属制品,浓度不宜过高,作用时间不宜过长。消毒后应尽快清洗去除残余药物,防止腐蚀与漂白。用于消毒餐具,应及时用清水冲洗。用于污水消毒时,应根据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适当增加浓度。含氯消毒片使用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宜触及处。消毒纺织品、金属制品,浓度不宜过高,作用时间不宜过长。消毒后应尽快清洗去除残余药物,防止腐蚀与漂白。用于消毒餐具,应及时用清水冲洗。用于污水消毒时,应根据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适当增加浓度。稀释应用冷的自来水,防其受热分解。配制溶液后,要用含氯试纸测配制浓度。现配现用,一般不超过24小时。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应加盖保存。配制时,应注意防护。大量配制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穿防护服或长靴或围裙。化学消毒剂使用“七不要”不要把消毒剂当作灭菌剂处理。不要把器械储存在消毒液中。容器内的消毒液不要装得太满。不要使用配制较久的消毒液。不要随意在消毒液中加入洗涤剂(中和作用降低)。不要随便把两种消毒液混合使用。不要认为使用消毒液后消毒物品就能达到无菌、可靠和安全。清洁影响因素1、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职业荣誉感、工作责任感,爱岗敬业、一丝不苟,不能粗心大意、怕麻烦、图省事,特别是在无人监督下更要严格遵守消毒和卫生制度。2、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脏污时随时更换;勤洗手,特别是养成做不同的操作前注意洗手的习惯。原则1、湿式清洁。2、洁污分开:使用前与使用后分开。3、清洁用具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一桌一椅一抹布、一房间一拖布,每个拖布清洁面积最好不超过20m2。4、使用后清洗干净并晾干,必要时使用消毒剂浸泡消毒。从感染科平时的检查来看许多地方拖把放置不规范,加强管理洗手洗手的重要意义1、手是医疗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工具”,90%的医疗护理工作需经医务人员的手来完成。2、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性感染途径引起,而手是传播的主要途径。1、医院的环境是一个大的贮菌库。外环境中有各种环节造成微生物污染。医务人员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手部会沾染各种微生物。2、手是最主要的交叉感染的媒体,但由于手部生理结构,其是无法进行灭菌处理的,而化学消毒剂长期使用对皮肤有损伤。只有经常性注意洗手,将手部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才能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指征1、接触清洁的物品前。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脱手套后何时需要洗手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有破损的皮肤,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后触摸自己的脸部前离开病房、医院或诊室前脱去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手套的使用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在护理病人后要脱去手套,不要戴同一双手套护理1个以上的病人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如果要再接触清洁的部位或附近的物品,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手套不能重复使用。如果要重复使用手套,必须用适当的方法确认手套的无菌及完整性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在护理病人后要脱去手套,不要戴同一双手套护理1个以上的病人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如果要再接触清洁的部位或附近的物品,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手套不能重复使用。如果要重复使用手套,必须用适当的方法确认手套的无菌及完整性医疗废物的概念和分类: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共分五类,并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5类1、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塑料制品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3.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4.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