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整理打印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绪论一、实在论与唯名论4.未来形而上学的方法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1.“共相”问题的由来三、批判哲学的道德哲学:《实践理性批判》第一节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梗概2.安瑟尔谟1.道德问题的提出一、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3,最初的唯名论者2.道德律二、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4.阿伯拉尔3.自由第二节早期希腊哲学二、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思想4.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和道德宗教一、米利都学派三、反托马斯主义的方济各修会经院哲学家四、批判哲学的美学和目的论:《判断力批1.泰勒斯1.罗吉尔·培根判》2.阿那克西曼德2.约翰·邓斯·司各脱1.康德两大批判的对立及调和的努力3.阿那克西美尼3.威廉·奥卡姆2.审美判断力批判二、毕达哥拉斯学派第三章16-18世纪西欧哲学3.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三、赫拉克利特第一节概论第三节费希特和谢林四、爱利亚学派第二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行动哲学1.克塞诺芬尼1.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2.巴门尼德2.知识学的基本原理二、宗教改革3.芝诺3.理论知识的基础第三节早期经验论哲学4.麦里梭4.实践知识的基础一、弗兰西斯·培根第三节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二、霍布斯二、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一、智者派三、洛克1.对费希特的批判和“绝对同一性”的提1.普罗泰戈拉四、英国自然神论出2.高尔吉亚2.自然哲学第四节唯理论哲学二、原子论者及其先驱一、笛卡尔3.先验哲学1.恩培多克勒4.艺术哲学二、伽桑狄与马勒伯朗士2.阿那克萨戈拉1.伽桑狄第四节黑格尔3.留基波2.马勒伯朗士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总结和开拓4.德谟克利特三、斯宾诺莎二、逻辑学三、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四、莱布尼茨1.存在论1.苏格拉底2.本质论第五节晚期经验论哲学2.小苏格拉底学派3.概念论一、贝克莱3.柏拉图二、休谟三、应用逻辑学第四章18世纪法国哲学1.自然哲学四、亚里士多德第四节希腊哲学的衰颓第一节概论2.精神哲学一、伊壁鸠鲁学派第二节法国自然神论者第六章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二、斯多葛学派一、伏尔泰渡1.早期斯多葛学派二、孟德斯鸠第一节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2.晚期斯多葛学派三、卢梭物主义哲学三、怀疑主义第三节法国唯物主义者一、“实体”和“主体”之争1.早期怀疑主义一、狄德罗二、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学和直观的唯物主2.晚期怀疑主义二、拉美特利义四、新柏拉图主义三、爱尔维修第二节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1.斐洛四、霍尔巴赫一、马克思的感性学2.普罗提诺第五章德国古典哲学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3.波菲利第一节概论三、马克思的辩证法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第二节康德第三节非理性主义的兴起第一节概论一、“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及批判哲学的一、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第二节教父哲学形成二、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一、教父哲学对待理性与信仰的基本态度1.“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三、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哲学1.“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2.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第四节实证主义哲学的滥觞2.超理性的信仰二、批判哲学的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一、孔德的社会学的实证主义3.基督教基本教义的确立1.感性二、穆勒的归纳逻辑及其运用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2.知性三、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第三节经院哲学3.理性后记1绪论这里,我们对全书的基本线索作一个总的提示,即指出西方哲学史各个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首先我们将看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基本上都是一种有关客观世界的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即使是这一阶段后期的人生哲学,也是以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为基础、并以人对外部世界(包括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这个时期的一切哲学努力都是为了搞清客观世界及其原因或规律究竟“是什么”(包括人作为客观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为此人们创造了数学方法、辩证法和逻辑。这是西方理性思维的萌芽时期,理性思维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主观和客观分离开来,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去把握客观规律。所以西方哲学在古希腊的诞生同时也就是西方科学精神的诞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构成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哲学主要是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哲学和一神论的宗教哲学。主观精神的世界比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更深邃的世界,但只有在探索客观世界的历练中掌握了适用于一切对象的逻辑理性工具之后,对这个世界的深入才不会流失于不可言说的内心体验,而能有步步为营的创获。所以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虽然是对古代哲学的一次彻底否定,但本身却是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前提的,没有希腊哲学的修养,我们无法理解中世纪哲学。同时,中世纪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精神的一种自我深化,西方哲学以上帝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据点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以文艺复兴为开端的近代哲学。这种哲学的主题是立足于独立化了的主观精神去探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种探讨本身又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别表达了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的原则和人(包括支配自然的人)的原则,这两大原则在上帝的保证下相互过渡和统一,形成近代精神的张力。其次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展开了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即认识论问题,表现为由笛卡尔所开创的理性派哲学和由培根所开创的经验派哲学对人类认识之谜的探讨,其中双方又就认识对象的本体论问题各自分化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不同的方向。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则将这种认识论的成果向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全面放大,并冲击到上帝的统一性纽带而导向无神论。第三个层次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大师们开始了用主观能动的精神去建构客观世界并由此实现主客同一的伟大目标的进程,最终在黑格尔那里构成了一个认识论、本体论和逻辑学三统一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西方哲学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现代和当代哲学,这不是我们这本西方哲学史所要讨论的主题。但本书也特别设立了“向现代哲学过渡”的一章来阐明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我们认为,尽管现代和当代哲学五花八门,但从纯粹哲学的角度看无非四种形态,即先验哲学、经验哲学、非理性哲学和辩证哲学。因此我们在这一章中讨论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辩证哲学、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哲学、孔德等人的经验主义的实证哲学,最后还提到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必须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内以往的西方哲学史通常都是把马克思的哲学排除在外的,这样做的理由显然并不是一种学术性的理由(如西方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不算一个哲学家之类),而恰好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教条化的做法。马克思的哲学既然产生于西方哲学的肥沃土壤中,它当然就是一种西方哲学,回避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这早已是人所皆知的常识。但时至今日,这一常识竟然尚未得到西方哲学史教科书的体现,似乎德国古典哲学没有产生出它最重要的成果就直接跳到了现代西方哲学,这是极不正常的。事实上,将马克思的哲学还原到它在西方哲学史中的客观历史位置,并不会有损于它的真理的光辉。恰好相反,由于这种承前启后的位置,马克思哲学获得了它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新的生命力,展示出了它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背景:希腊民族成为具有思辨禀性的民族其根基在于以分离主义及自由主义为特点的城邦制,以进出口生产方式为基础,商品经济和私有制的发展导致跨氏族跨地域的频繁交换,以“个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原则的财产关系开始超越氏族社会宗法血缘关系,使得城邦组织形式建立在以奴隶社会私有制为原则的契约关系和法制规范上,为维护正常生活秩序,产生了凌驾于各部落氏族的法的习惯上的普遍适用的民族法,相应的其政治形式必然日益走向工商业奴隶主民主制。城邦作为公民集合体,遵从法律规范,法律是希腊人生存之本。2希腊民族的思辨禀性:遵从以普遍性、最高的、定数或者是必然性为隐喻特点的普遍性法律,使希腊人养成把抽象原则看做比感性生活更本质性的思维习惯。表现在城邦时期的神话传说中,司法正义女神狄克(Dice)、命运女神莫伊拉(Moirae)、必然性之神亚男克(Anance)被突出其重要性。这种力图从复杂现象背后把握某种本质性和根源性的原则或原因的思维习惯,为变化无常的现实生活寻找某种恒定性和统一性的尺度或规范的心理倾向,最终形成希腊人的思辨性格。黑格尔认为,希腊精神是“尺度”和“限制”,将规定性(法制生活逐渐培养出的普遍意识)给予那些不可度量的东西。在希腊语中,“哲学”(υιλ?σ)ο一υ词ι的α本义是“爱智慧”。而只有那种探寻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追问自然万物的本原和根据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这种狭义的哲学即对于自然万物的最普遍的原理与原因的探索,是希腊民族所首创的一门独立学术。总结:希腊哲学的发展,1.第一个阶段——自然哲学阶段(从泰勒斯创立希腊哲学开始到爱利亚学派对自然哲学的超出)(1)贯穿核心问题:万物的本原问题(米利都无定形水气、毕达哥拉斯有定形数、赫拉克利特二者统一有无定形之火、爱利亚学派二者分裂为真理逻格斯和意见自然)(2)所纠缠的基本矛盾:本原的性质是“无定形”还是“有定形”。2.第二阶段——在逻各斯的基础上从自然哲学走向形而上学的阶段(1)贯穿核心问题:存在和一的问题(2)两大流派:①打碎逻格斯所建立的存在和一而重构自然哲学,使之结构化(恩培多克勒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代表的唯物主义自然哲学)②解构重构逻格斯本身,通过呈现逻格斯背后的“尺度”人和神——努斯,建立哲学概念思辨结构,探讨问题不局限于自然,转向人的伦理生活和社会生活(智者派诡辩、苏格拉底柏拉图辩证法所代表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亚里士多德将其推向体系化,包容唯物主义自然哲学,首次建立形而上学大系统)3.第三阶段——亚里士多德哲学解体并专注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阶段(1)贯穿核心问题:人生如何达到“不动心”的幸福境界的问题(宇宙论认识论和逻辑学成为论证手段)(2)三大流派:①伊壁鸠鲁派:感觉论的幸福主义伦理学(以德谟克利特原子论自然哲学为基础)②斯多葛派:理性主义的禁欲主义伦理学(以逻格斯主义的宇宙论为理论基础)③怀疑派:对一切伦理学的解构(理论上解构感性自然&理性逻辑论证)不同于各古老文化——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等,使哲学从神话、史诗和历史叙事诗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知识体系,是古代希腊人的独特贡献。试图超越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现象世界去寻找万物的统一性根据或本原的哲学冲动,植根于城邦时代的希腊人对法律、正义、命运、必然性等一系列普遍性范畴的尊崇之中,使他们一贯认为形上普遍的东西决定着形下现实。第一节早期希腊哲学一、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指——1.爱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学派——以自然物质说明万物本源,奠定自然哲学的基础。2.南意大利地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初步涉及了事物的抽象本质,开启了形而上学的基础。3.爱非斯学派——推进自然哲学,发展抽象思想,力图在一与多、永恒与流变、抽象的本质与具体的现象间建立统一性4.爱利亚学派——强调前代哲学范畴的对立,一否定多,静止否定运动,本质否定现象。共性——都致力于寻找本原,强调其作为万物的开端或者本质的重要意义。这一努力终结于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之中,用感官知觉和逻辑论证对客观实在性的本院本身进行了解构,将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罗素认为,哲学乃介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东西,就其研究的对象范围而言,哲学与神学一样具有超越性,就其使用方法而言,3哲学则与科学一样诉诸理性。早期希腊哲学家都是伟大自然科学家,又同时深受希腊宗教的深刻影响。如果说米利都学派一直到原子论者寻找万物的质料和元素的做法更多是体现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那么从毕达哥拉斯学派一直到柏拉图哲学探索万物的形式和原则的做法更多地延续了希腊神话中命运决定论的思想传统。二、探讨世界本原的两种路径:4.自然哲学路径(表现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两种追问方式:(1)时间上回溯:追问事物从什么东西生长而来即b

1 / 20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