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加“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心得肩负学校领导的深切厚望,2017年9月9日,我有幸在教师节的前一天赴金神初中学习了金神镇万安小学的徐国佳老师讲解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解读”的培训。此次培训有三个内容:一是观看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朱之文讲明关于部编教材的重大意义;二是由徐老师讲解统编教材的特点;三是分析一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的每课时的剖析。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一、统编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的意义重大。为了更好的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义务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的统一,做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由此可见,教材的统编,是意义深重的,关于教材的学习,更要从老师开始改变,深入学生,深入课堂。多以孩子们的视角来教学,以孩子们的心态来对待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来学习。二、关于教材特点的分析。1、将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落实《课改》要求和《大纲》精神。统编后的教材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工作要求的一个渐进过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初步了解必须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树立法制意识;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等知识。其中,在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这是针对青少年政治教育的目标。而在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要认知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这是低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穿插在法治教育中学习的。法制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在教学时要合理确定教学的重点和方法,注重知行合一;让学生能够实践、体验并参与,;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为题相结合。而道德与法制教育也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启发的,德育支撑着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促进德育的养成。在之前的品德与生活这册教材中,通过生活中需要养成的习惯以及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暗含着遵守社会规范、爱家乡、爱祖国的理念,这也是初步了解安全的途径。统编后的教材在内容上更直接具体的让学生接触关于法制与安全的知识,目的就是为了以德树人。2、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坚持儿童立场的编写视角。依据儿童的发展需要,确定和新教育主题。一年级上册的四个单元分布,是为了帮助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适应新生活、新身份;适应之后,继续学习下册内容,培养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在二年级上册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奠定公共的意识;下册内容需要学生去追求创造新的生活。每课时都含有明线和暗线,通过简单的漫画图片,教师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内容衔接性强,层层递进,均是通过童言童语和绘本的形式来开展教学的过程,让学生乐意接受,容易接受。三、剖析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是孩子学校生活的开始,由此,学生的整体生活空间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原来的以家庭和社区(周边邻里)为主,转变为学校、家庭、邻里。学校生活空间由此进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对其整体的生活世界产生空间与意义上的巨大影响。如何适应自己生活的巨大变化,是学生面临的最大生活问题,因而也是本册《道德与法治》的核心教育主题。循着学生生活变化的叙事顺序,本册设计了“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庭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四个单元。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徐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深刻剖析统编教材,把握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框架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好《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以此作为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重要意义,改变教学方法,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道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