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对策与措施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增长质量的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总量不足;比重偏低;内部结构落后,传统服务业比重大,高档次、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领域狭小,服务水平不高。要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的要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动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使服务贸易领域吸引外资数量有较大增长,在吸收外资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上升。要着力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规范的现代市场运作方式,大力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商业领域吸收外资应继续发展,鼓励并正确引导外商投资现代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积极推进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开办合资旅行社,完善旅游设施,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允许外商投资会计、审计、法律、管理咨询、工程咨询等中介服务,促进各类中介服务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探索并试行吸收外商发展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审慎推进金融、保险、电信、证券业的对外开放。三、着力引进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专门人才在当前引进外资规模已经相当大和国内资金(包括外汇)相对充裕的新条件下,应当特别注意把外资工作的重点从单纯吸引境外资金为主转移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经验,引进熟悉国际惯例、学有所长的优秀人才方面来,提高我国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现代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们要加快建立更有利于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环境、机制和条件,最大限度给予各类人才以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增强对台、港、澳地区和国外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四、进一步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创造综合竞争优势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外国投资者更加看重的是投资“软环境”,包括稳定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优越的人才环境,以及完善的法制环境等。改善投资“软环境”,这是提高利用外资工作水平的当务之急,也是巩固利用外资成果的必要条件。健全法制,优化法制环境。要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和公开透明的原则,抓紧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抓紧涉外经济法规的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有关反垄断、反倾销、反补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继续清理涉外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有关政策措施,对其中有违世贸组织规定和我国对外承诺,以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内容,该修订的加以修订,该废止的予以废止。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凡未列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外商投资准入审批事项,应予以取消;法律法规规定的外商投资准入审批事项,也要改革审批制度,减少审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政策法规的透明度,涉外法律法规、地方和部门规章以及政策性文件要逐步公开。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要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力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要坚决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和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而是要集中精力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逐步减少政府对经济性事务的行政性审批,简化审批程序和内容。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今年要进一步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文化市场和财税秩序;深入整顿金融秩序;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加强生产、交通安全管理。加速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手段,维护公平竞争。打击假冒侵权,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制止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乱收费、乱检查和乱摊派,认真查处外商投诉案件。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管,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五、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规范招商引资行为要改进投资促进方式,尽量采取在国内外公开招标的形式,或者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上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有些地方招商主体不明确,政企不分,政府包办代替,层层下达指标,甚至以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干部政绩。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讲求实际效果,招商方向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片面追求引进外资数量。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搞恶性竞争,相互攀比,擅自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产业准入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这些做法都是十分错误的,实际效果也很不好,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金华市调整提升期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之思考作者:杨晓红等类别:地方观察2009年5月15日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效地促进了金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金华市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面对当前日益趋紧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利用外资工作将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招商引资观念,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核心目标,改善环境、明确重点、创新方法,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些思考,请同仁指正。一、金华市利用外资工作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金华的外商投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1985年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诞生算起,金华市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工作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其成效显著。截止2007年底,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210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7亿美元。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仅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直接吸纳就业人数约9.1万人,约占就业总数的2.8%;出口交货值占其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48.6%(规模以上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2.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17%,也就是说,金华市外贸出口中六分之一是外资企业的贡献。外资进入的另一方面是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带给我们国际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生产的经营模式,促进了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了金华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和城市化进程。按各时期特点,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起步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到1999年是金华市利用外资工作的起步发展阶段,利用外资从零的突破到1999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现2026万美元。当时引进外资主要来源于港澳台,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要引资主体,通过出人、出土地、出厂房,外方出资金、出设备、出技术的形式开展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大都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以简单加工装配型为主。(二)突飞猛进阶段2000—2004年是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高速发展期,实际利用外资从1999年的2026万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42983万美元,年均增速达84.2%。2004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占全省6.42%,列全省第6位。2000年之后,金华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高速增长;2002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突破1亿美元,超过前三年之和,与世界500强企业的直接投资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实现连续三年翻三番的目标,利用外资来源地从港澳台拓展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引资势头良好,先后引进13家信息咨询服务和餐饮服务企业;吸引世界500强投资取得新成效,累计有4家世界500强企业来金投资兴办6家外商投资企业。(三)调整提升阶段(2005年至今)从2005年起金华市处于利用外资工作调整提升阶段,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2004年的42983万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50610万美元,年均增速为5.6%。增幅与前些年相比虽有大幅度回落,但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有较大提升,一是大项目明显增长,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达20个,总投资为53844万美元;二是第三产业引资成效显著,新批项目45个,占总数30.4%;三是第一产业引资取得新突破,市区设立了首家投资额超千万美元的农业项目;四是工业制造业项目质量明显提升,新引进一批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环保、生物科技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外资项目,总投资达1.47亿美元,占总额18%。二、近年来利用外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007以来,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下,金华市的外资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利用外资的规模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明显下行的态势,这其中既有外部形势变化引起的客观原因,但也有利用外资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利用外资增长乏力。近年来金华市利用外资增幅明显回落,与全省兄弟地(市)强劲的增长势头形成鲜明反差,使得金华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的份额由2004年的6.43%下降到2007年4.88%。特别是2007年以来,金华市的合同外资增长呈明显下行的态势,2007年全市累计合同外资仅37352万美元,比2006年下降51.2%;今年1-9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2家,是2006年同期144家的一半;合同利用外资23567万美元,是2006年同期37864万美元62%,这直接影响金华市今年及以后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后劲和挖掘潜力。全市实际到位外资: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2007年1-9月份累计到位24181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五个百分点,形势不容乐观。2、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一是一产三产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层次急需提高。金华市利用外资中制造业比重较高,投向服务业和农业的比重很小。统计显示,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93.11%集中在第二产业,其中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占相当大的份额;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3425万美元,仅占总额的6.7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为2144万美元,占到62.6%,这与兄弟地(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农业实际利用外资仅60万美元,这种状况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二是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理想。制造业领域外资流入的技术密集度相比于早期虽有明显提高,但只集中少数行业和项目,大部分外资投向仍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据外经贸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金华市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中,投向各类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医药制造业等实际利用外资约1.15亿美元,占制造业实到外资的24.5%,其余均投向食品加工、纺织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约占到四分之三,其中,纺织业8920万美元占18.9%,金属制品业6473万美元占13.7%,工艺品制造占7.8%,文体用品制造占5.3%,食品饮料占3.6%,说明引进的外资制造业企业在规模层次、技术水平、竞争能力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外资来源地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引资仍以港资占较大比重,来自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投资极少。据外经贸统计显示,2007年,新批外资项目数、合同外资额、实到外资额排第一位的均是香港,分别占到总数的32.4%、70.4%和60.2%。这与当前持续增长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以发达国家为资本输出主体的格局不符。3、利用外资的社会效益不高。金华市外商投资基本上以“绿地投资”为主,对当地的土地供应、节能减排造成很大压力,而且审批期、建设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周期长。同时,合作方式有待拓宽,近年来利用外资方式由主要的合资合作形式转变为以独资经营为主,独资化倾向突出,如2007年新批外商独资项目个数、合同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占到总数的75.68%、64.15%和52.7%,降低了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的外溢效应,也没有达到试图通过合资合作方式以提高我方利用外方在品牌、市场、文化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预期效果。(二)问题原因剖析1、缺乏产业链规划。目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