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重点(考试必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左传》的文艺观点:《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1.赋诗言志“赋诗”指引用《诗经》,“不歌而诵谓之赋”,“诗”是现成的,已有的诗歌句。借助《诗经》中的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登高而赋”,大夫在外交中经常背诵《诗经》中的句子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或者被邀请背诵。对后世影响深远,如西汉定都西安,东汉定都洛阳,杜笃写《论都赋》力贬洛阳,班固写《两都赋》赞美洛阳。《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赵武出使宋,回晋途中适郑简公款待,七大臣作陪,赵武要求赋诗。子展赋《草虫》:“既观君子,我心则降。”佰有赋《鹑之奔奔》:“人心无良,我以为足;人心无良,我以为君。”另一人赋:《野有蔓草》邂逅相见,适我愿兮”2.观志观风提出“赋诗,吾以观其志”,“观风”说是说用诗歌了解民情、风俗和政治兴衰,用诗歌、音乐等文艺作品为政治良窳提供例证,以达到改进政治的目的,最早见于《国语》、《左传》。季札观乐,从季札对周乐的评论看,他正是把音乐(文学)和政教结合起来了。他认为政治的治乱会对音乐(文学)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音乐(文学)去“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因为政治的治乱会影响人,而人的思想感情又会反映到音乐(文学)中来。《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听《周南》《召南》后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听《邶风》《鄘风》《卫风》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听《齐风》曰:“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听《颂》:观止矣(看到了最好的了)3.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言得其要,理足少传”。“立言”属于“再次”的地位,它的价值意义小于前两者,但是它与“立言”、“立功”的政治价值取向则是相同的。“立言”中的“言”含义较宽泛。虽包括文学在内,但主要是指关于政治道德方面的言辞。一、儒家的文艺观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都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文学理论批评,形成了儒家的文艺观点,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的批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孔子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文艺观点有:1.孔子论《诗》《论语》论《诗》18次,孔子是《诗经》学与《诗》学批评的实际开创者。孔子主“仁”,重“礼”,崇“乐”,尚“中和之美”。(1)《诗经》与修养相联系,文学的修身作用:《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2)注重德行和伦理社会。他主“仁”、“礼”,重视德行,《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他还主张社会的等级秩序,主张伦理,如《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3)尚“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儒家最基本的文学批评尺度和审美价值标准。要求文学创作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合理地节制情感,含蓄地表达思想。要去否去泰,防止过犹不及。《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的就是中正、和谐的中和之美。还主张“思无邪”,《论语•为政》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之主旨是指《诗》之思想内容、语言音调的中和之美而论,强调“文质彬彬”。(4)兴、观、群、怨系统的文学观念(也可名词解释)“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孔子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的高度概括。兴,是“引譬取类”,指诗之启迪、鼓舞、感染读者之艺术魅力而言。朱熹注:“感发志意”、“托物兴辞”。观,指就文学的认识作用而言,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考见得失”。群,指诗能团结教育组织群众的社会功能,以引导群体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怨,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促进政治改善的作用而言。孔安国注:“怨刺上政。”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社会作用做了相当全面的分析,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诗的实用性,强调诗在政治、外交上的作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言辞的观点(1)“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只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即可,反对超出达意需要的浮词艳藻。表面上看来,孔子似乎不重视文采。但实际上,孔子又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情欲信”、“辞欲巧”,可见,他是重视文采的。因此,辞达绝非简单地忽视形式。(2)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质之辨孔子论文主张“文”与“质”并重,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以“善”和“质”表示文艺的内容,以“美”和“文”表示文艺的形式。“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是孔子认为的形式和内容的理想关系。它与“中和”之美的关系非常密切。“尽善尽美”是在评论音乐时提出的,“文质彬彬”是在论述人的伦理品德和品质时提出的。但二说都被引申为文学与形式关系的论述。孔子不仅要求文学的内容真实可信,而且要求形式美赡巧妙,总体上是文质并重。(3)德、言的关系《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二)孟子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偏颇。涉及到了文学批评的社会学方法,较为客观和公允,成为中国文学批评方法论体系中的金绳宝筏。2.以意逆志孟子的“以意逆志”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必须根据作品全篇,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来意图。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接近于还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3.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实际上就是说,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养气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气与言、道德修养与文学的关系的。如,曹丕之“文以气为主”,刘勰之“务盈守气”,韩愈之“气盛言意”,苏轼之“文者,气之所形”,南宋魏了翁之“辞根于气”,明方孝孺之“气畅辞达”等。(三)荀子荀子是战国后期的重要的思想家,荀子是儒家经典的主要传播者。1.对道、圣人、经典的态度:明道、征圣、宗经的先声荀子主张宗经、征圣、明道三位一体,以“明道”为核心。一切言论、行动,包括文学都应该合乎“道”。“道”是最根本的、最高层的,要了解道必须通过学习圣人,以他们为榜样,同时要将圣人的经典世伟典范。“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认为儒家的《诗》《书》《易》《礼》《乐》经书囊括了天地之间一切道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在中国文学及其批评史上,荀子开创了中国古代宗经、征圣、明道思想的先声,对后世影响很大。2.关于言辞辩说的议论:(1)重视言辞辩说:认为“君子必辩”,“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美好的言辞使人们注重道德风尚,“志好之,行安之,言乐之”(2)重视形式:荀子指出要以严肃诚实的态度对待言辞辩说,要加以譬喻、分析,应和美,愉悦地进行表述。(3)内容要求:A.荀子认为积累语词发为言辞是为了表述心态和事理,与人沟通足以相通即可,不应该故作炫耀其辞,反对徒事华辞。B.将文辞分为圣人之言和小人之言。圣人之言完美,“如珪如璋”,而小人之言“君子不听”,“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C.特别强调道,道的实际内容就是礼仪。辩须“法乎天,顺乎礼义”。(4)言和政治密切相关,不同的言对政治起到不同的作用。3.关于“乐”的理论(1)关于音乐的产生:音乐起源于人的灵感。《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在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2)音乐对人的教化感染作用:“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就在于寓教于乐,“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促进“民和睦”相处。(3)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可以表现政治的治乱,可以改变社会。它对整个社会的民情风俗乃至国家的安危治乱发生直接影响。“故先王遵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修其形,正其乐,而天下顺矣”(4)音乐对社会象征作用,能反映出时代社会的风貌。“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4.提倡中和之美《劝学》:“乐之中和也”《乐论》:“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荀子反复强调“中和”,也就是指将各种相异或对立的事物调和起来,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一方面是说,艺术是兼收并蓄的,而对于人来讲要懂得胸怀的宽容;另一方面,艺术以和谐为美,对于人来讲要懂得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协调运用而非将其极端化发展。二、道家文艺观先秦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艺思想是与儒家并驾齐驱的一个大派别,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主要的文艺观点有:(一)崇尚自由。追求精神自有的生活态度。老庄都主张自有的生活态度。《庄子》书中特别体现出要求摆脱束缚、追求精神自有的生活理想。《庄子·秋水》宁愿“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死而留骨为贵”。《老子》《庄子》中都体现出追求真纯人格、反对虚伪矫饰的精神。他们追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认为人只有“顺物自然”、自然无为,才能实现自由精神的张扬。(二)崇尚自然无为。崇尚自然是《老子》《庄子》中的核心观点。老子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基本特征,强调顺应自然。“以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崇尚“天地之美”,就是自然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之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自然无为。他们都主张任自然、任真,这对后人崇尚本色天然之类有了重要作用。(三)言意之辩庄子对于言意关系的看法是“言不能尽意”和“得意而忘言”说。(1)庄子的“道”具有非语言能认知的模糊性,所以庄子主张以“无言”来体悟“道”。具体到文艺创作中,便直接表现为“言”与“意”的关系问题。(2)庄子认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所以要从“言”外、“意”外去体悟“道”的形象性。“言”既然不能尽“意”中之“道”,则“言”其实也就难以尽“意”。(3)解决这问题的关键在于“得意忘言”。庄子认为:“言”是“意”的基础,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即不要拘泥于表面的语言文字,而应去探寻文字以外的真正意义,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启发人们运用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来想象和联想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5)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痕、自然弥合的艺术境界。(四)虚静、心斋、坐忘(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