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推进·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主题推进·从幼儿的视角出发作者:杨鹰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1期【摘要】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已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我们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感悟孩子的世界,真正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幼儿的需求,才能确定主题。其次注重幼儿的自主探究,促进主题的发展。可以改变家长的参与方式,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究。还要注重尊重孩子的个体,让主题活动更加丰富。在主题活动中,从幼儿视角出发,应该成为幼儿教师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幼儿视角【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08-02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因此,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大家都在尝试开展主题活动,但是我们往往看到,有些老师自己埋头选定主题内容,并一步步按照预设的主题网络开展主题,幼儿紧紧跟随教师,兴趣不高,甚至疲惫不堪。很显然,这样的教师远离了孩子的视角,并没有从孩子的视角考虑主题的开展和推进,导致教育出现偏差。教育需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也是任何一个教育者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教育者一般都是成年人,而成年人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喜欢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问题,而孩子则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这就很容易以一种成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审视各种问题,背离孩子的思维和出发点,甚至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而同时,孩子也认为自己并没有错,无法理解成年人怎么会如此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出现视角的错位,从而让教育失去着力点,甚至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主题”一词,意指课程的某一单元、某个时段所要讨论的中心话题,对这些中心话题的讨论,对中心话题中蕴涵的问题、现象、事件等的研究,可以使幼儿获得新的、整体的、联系的经验。所谓“幼儿视角”,可以简单地把它描述为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符合儿童的心理。那么,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我们该如何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感悟孩子的世界,真正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呢?以下以大班主题活动《曲棍球》为例,阐述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有效推进主题的开展。一、了解幼儿的需求,确定主题西方学者威廉·史密斯早在1935年就指出——真正的课程综合,学习情景必须符合特定的条件:①它必须考虑与学习者有关的问题。②它必须关心学习者生活世界的主要层面。③它必龙源期刊网须激发学习者能动的和创造的行为。因此,我们在考虑幼儿园主题的时候,应把重点放在对幼儿生活的关注上。由于园部的晨间户外活动中,新设置了“曲棍球”的区域,这种稀奇、竞技性的运动引发了班级幼儿的积极参与,由于每次场地、人数和时间的限制,孩子们在晨间活动中都不能尽兴地玩,孩子们强烈要求自己班级开展曲棍球活动,征得所有孩子的同意,于是,我们开展了《曲棍球》的主题活动。因为这是发生在儿童一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此事件是幼儿的关注点,是孩子们的需求,这样的事件最能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开展这样的主题就有很大的活动生成的空间。大班的幼儿,随着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已经对追随、服从成人不再满足,孩子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的活动更加自主,主动性明显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想、去做,而我们要追随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尽量为他们创造适宜的条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注重自主的探究,发展主题(一)改变家长的参与方式,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究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家长既是教师的合作伙伴,同时又是幼儿园活动的组织、实施及评价的重要参与者。现在的家长,大部分都能积极参与和配合幼儿园的活动,但是,由于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的认识的不全面,和受传统的教育观的影响,家长们还是比较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所以在主题活动《曲棍球》开展的初期,为了避免家长一味地传授曲棍球的专业知识,也为了避免单纯的模仿,给幼儿造成思维的定势,阻碍孩子自主探究的机会。于是,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告知家长留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不要求家长和幼儿一起搜索有关曲棍球的知识,而是直接与幼儿交流、谈话。通过谈话、探索活动我们发现,幼儿对球杆、球及比赛的方式都很感兴趣,三五成群的讨论如何使用球杆,如何开展比赛……在尝试使用球杆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由探究,试图需找最佳握杆方式,更好地控球,有的孩子已经自由组合尝试开展简单的比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探究、一次又一次的小结和调整,最后孩子们寻找到恰当的握杆方式,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适合孩子们的比赛规则。在主题开展的过程向家长展示主题墙,参与幼儿的曲棍球比赛,让家长看到孩子独特的思维方式,一步步探究的进程,感受从孩子视角出发的主题活动散发出的生命力。从而了解没有任何模仿的探究,可以让孩子的探究空间更大,探究的体验更加深刻。知道只要孩子自由探究能得到的结果,我们就不要让他们模仿,只要能模仿学习的,我们就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这样做才能体现了教育的主体性。(二)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究龙源期刊网—6岁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幼儿注意的广度也提高了,交往能力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遇到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幼儿之间会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协作。他们还会主动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等等。在主题活动开展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幼儿。尤其是大班的幼儿,更要接受这样的“挑战”。在一次主题活动中由于球杆少,幼儿多,于是,谁先来玩曲棍球就成了难题。孩子们最后通过举手表决,决定先让从没玩过的小朋友先玩。接着,问题又出现了,没玩过的孩子有10个,其中5个选择红色球衣,参加红队,4名幼儿选择蓝色球衣,参加蓝队,1个小朋友不想参加,他想当观众。而小宇小朋友自告奋勇要当裁判,第一轮比赛在混乱中结束了。比赛结束后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一个吐槽的是裁判,他说:“当裁判太累了,大家都在讲话,都不听我的,我的嗓子都快喊哑了。”接着,小朋友们纷纷吐槽:“比赛都开始了,观众们还在球场里走来走去,影响比赛了。”、“球员都不认真,裁判都发球了,红队只有子琪一人跑去抢球,其他的球员还在发愣,所以他们对才会输。”、“自立的球杆甩得太高了,差一点都打到小雨了。”、“小研一只手拿球杆打球,犯规了,要给他黄牌警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我们在幼儿充分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和梳理,帮助幼儿逐步形成了比赛的规则。在曲棍球运动中,幼儿之间的交往机会很多,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交往、获得交往的经验;学习合作、有了合作的意识;愿意面对问题、并具备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这也是成长的重要一课。三、尊重孩子的个体,丰富主题《纲要》中提出的:要尊重幼儿在水平、能力、兴趣、学习方式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成功和获得满足,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能获得最充分有效的发展。在《曲棍球》主题活动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喜欢自由玩曲棍球,但是不喜欢参加激烈的比赛;有些孩子喜欢为伙伴们呐喊助威,并不愿意亲自参与;有些孩子喜欢争当队长;有些孩子就喜欢当守门员……幼儿同成人一样有着独立人格、兴趣爱好,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细心了解孩子的心理,接纳他们的建议,尽量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于是,我们有了按自己意愿自由组队的活动;有了按自己意愿竞争队长的演讲竞选;有了主动发挥绘画特长,制作规则版面的团队;有了自主编排的劲爆啦啦操……在各自的团队里,孩子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各自与同伴们讨论、研究问题,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努力为团队出力。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视角发挥孩子的潜力。龙源期刊网在主题活动中,时时以幼儿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事物,一起去感受、去感悟,走进幼儿的世界。如果我们能通过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幼儿,就会看到一个非常别致的世界,看到一个成人不易觉察到的孩子的原生态的生命境界。在主题活动中,从幼儿视角出发,应该成为幼儿教师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参考文献:[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