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中国医大四院妇科梁杰概述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意外地被含有病源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源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从而感染了某种可以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病源体。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防范教育、提供最新的最实用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职业伤害。概述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研究表明,医务人员为高危人群,其中护士是最危险的人群。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患病率的上升,护士因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加重。因此对职业暴露风险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内容护理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血源性传播疾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护士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防护措施护理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主要包括:针刺伤和血源性污染在职业暴露中,针刺伤发生的几率最高,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所谓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护理人员工作在特定的环境中,在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其经常暴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暴露危险,应引起高度注意并加以防范,进行全面预防。全面预防是指无论病人是否患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所有病人的血液及特定体液均被视为可能具有艾滋病、乙肝、丙肝及其他经血液传播的病源体医务人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率。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之一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丙肝的感染率也达到1.7%,艾滋病在我国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种类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医院是各种微生物聚集的场所,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是病房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主要通过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传播疾病,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物理性因素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不仅引起皮肤粘膜损伤,更危险的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对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化学性因素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消毒剂。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化学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对皮肤有轻度损害,强烈的气味对呼吸道刺激大;戊二醛在医院中使用是引起职业性哮喘的原因之一。及手部皮炎。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特点需要的血量非常少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途径血源源性传播疾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护士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防护对策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μml。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途径皮肤刺伤占80%,皮肤接触占27%~43%,黏膜接触占10%。发生暴露后感染HBV的几率:6%~30%;感染HCV的几率:3%~10%;HIV的几率:0.2%~0.5%。传播途径病人血液中会有致病因子,是造成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先决条件,医务人员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几率较常人高。传播途径血源性致病因子对医务人员传染常发生于锐器和针刺损伤皮肤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等方式传播多发生于护士,其次是检验科人员及医生。高危人群外科医生手术;护理人员抽血、注射;检验和血库的实验室人员血透室工作人员伤口接触到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接触血量越大,时间越长,机体获得致病因子的机会越大,医务人员更多的是面对潜在的传染源,且许多医务人员缺乏对目前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的了解,加上有些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淡漠,增加了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血源性传染疾病乙型肝炎(HBV)我国为乙肝的高发区之一,乙肝表面抗源携带率为9.75%,实验证明,HBsAg阳性的血浆稀释1000万倍,给易感者注射后仍可引起HBV感染。医务人员尤其是外科、口腔科、妇科、产科、内镜检查的医生、护士,感染HBV者很多。丙型肝炎(HCV)人类对丙肝普遍易感,我国丙肝的感染率为3%~10%,接触血液的护理人员感染率高达50%~60%。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HCV的传播途径50%可通过血液,10%通过性传播,40%传播途径不明确。艾滋病(AIDS)AIDS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自1988年以来,国外HIV感染的医务人员已超过60人,我国同样面临AIDS的职业感染危险与AIDS的传播关系最密切的是静脉采血。无症状艾滋病毒感染者,对医务人员有较大威胁,此类人无症状、无阳性体征但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染源,护理人员应提高警惕。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防护对策定期进行在职护士教育,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加强临床护士的防护培训,改变护士的不安全行为。严格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可预防职业危险事件的发生。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防护对策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管理规范和工作流程,日常工作慎独精神防范意识须落实到每一项操作的每一个环节。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防护对策管理者要加强监督与考核护士长要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作为管理职责的一部分,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损伤防护知识的教育,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促使大家在工作中主动采取保护措施,减少感染机会。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防护对策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对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推行“标准预防”措施,主张患者的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都应充分。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防护对策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以减少职业暴露感染的危害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防护对策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近年来,我国卫生部相继出台了《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完善了职业防护措施,对于进一步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基本措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需戴双层手套,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要立即彻底洗手。洗手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必要时进行手消毒。预防锐器刺伤处理所有尖锐物品时,注意安全操作,防锐器刺伤。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针头和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在为不合作患者穿刺和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不回套针帽,当必须套回针帽时要采取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减少通过破损皮肤和粘膜感染的危险性。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增强体质,如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等,皮肤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血污染后服用高效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可使医务人员感染HIV的危险性降低79%。使用安全产品,如使用真空抽血设备取代注射器,留置针取代钢针、头皮针等。建立锐器损伤、针刺伤报告管理制度,护士一旦被刺伤,报告医院有关部门,医院应立即评估发生情况,对受伤者进行跟踪观察。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污染器械分类消毒后,洗刷,一次性器械消毒后销毁操作时,应小心,尽量避免意外损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清洁区、污染区的区域管理要求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如为隔离病室门边隔离标志醒目,以提醒医务人员、病人、来访者必须遵守隔离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必须穿戴好隔离衣裤、口罩、帽子。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口者,应在伤口旁边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高风险时药物预防: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损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月、6月间隔)暴露于HCV、HIV者目前尚无预防的特效办法,只能强调加强对局部伤口的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应及时请专家会诊,在专家的指导下,预防和随诊观察。总结总之,预防护士职业感染是医院目前重要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控制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护士要保持高度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正确使用安全的个人防护用品认真执行操作常规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主动的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