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资源与环境的概念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空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要素的总称。环境是指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2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1)土壤资源遭到破坏,110个国家的可耕地肥沃程度在降低;(2)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世界在近100年间上升了0.5℃/年);(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4)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全球减少森林面积3万hm2/天);(5)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和1/3死亡者的死因与此有关;(6)化学污染日趋严重;(7)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混乱的城市化;(8)海水污染、海洋生态危机加剧;(9)空气污染严重;(10)极地臭氧空洞在扩大,其中北极臭氧层损失20~30%,南极损失50%以上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概念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分配和保护等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第二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1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有哪些?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量;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2简述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含义,并简要市场价格、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三者之间的关系。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不同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有所不同,其支付意愿也就不一样。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市场价格、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见图):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本质是假设价格)—实际支出(本质是市场价格)2•市场价格仅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只是商品经济价值的近似表达。•消费者剩余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很低或者等于零的商品,消费者剩余也就越等于支付意愿,并可以用消费者剩余表征其经济价值。•大多数资源与环境物品没有价格或价格过低,其消费者剩余也应当是很大的。•通过加总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就可能评估环境改善的经济价值和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3简述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含义,了解其总需求曲线特点。私人物品:有明确的产权特征,在形体上可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或使用时有明确的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它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反的、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竞争性或排他性的物品(例如大气质量、河流;国防、道路、广播等)。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34简述市场失灵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产生条件。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它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所以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5简述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政策失效:是指一些社会、经济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生产要素的真实成本,导致生产要素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有:1、决策判断失误;2、利益集团的影响;3、决策信息不全;4、体制不健全。政策失效可能产生的四种结果:•1、把本来正常运行的市场机制扭曲了•2、实现自身政策目标是成功的,但是对环境产生外部效应•3、政策失效的结果比市场失灵更糟•4、当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时,政府却没有反应6简述外部性概念,并简要分析解决外部性的办法。外部性是指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它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解决外部性的几点政策建议:a对造成外部不经济性的企业征税,使其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b企业合并;c规定产权。7了解需求理论、生产理论、价格理论、决策理论、福利理论的基本内涵,并能举例说明。见附页8资源稀缺的概念,它与资源短缺的关系如何?缓解资源稀缺的信息途径主要有哪些?资源稀缺:指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其主要标志是资源市场价格的存在。资源短缺是指某种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二者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存在着差异。(1)两者间区别:资源稀缺是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即凡是资源由于量的有限性而使人们不能无限的占有和使用资源,是引起资源价值存在及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而资源短缺则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是由于资源在不同部门或地区间非均衡配置而引起的,反映着某一资源在市场上的供应程度和供求状况。(2)两者间联系: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之间存在着联系,如某种资源的短缺可能会引起其开发成本的上升,增加了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大的资源,可以通过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或变化而不出现短缺现象或短缺现象得以缓和;稀缺性小的资源也会因为开发利用不善而使其可供给程度趋于紧张,引起短缺或加重短缺现象。所以资源短缺是对于某些资源在一定时期的个别性状而言。资源的稀缺是有时间属性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1)价格政策:供给;促进节约;鼓励技术创新及开发替代品(2)技术进步:发现新的资源储量(航空摄影、地质、水文、土壤、植被技术)(即技术进4步可以开源);带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即技术进步可以节流);促进生产过程中对稀缺资源的替代(即有利于寻求替代性资源);推动资源利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但技术进步在缓解未来资源稀缺方面的作用也有风险性(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收益可能存在着递减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制度创新:产权制度、价格制度等(4)其他途径:加大经济的开放度、改善交通运输条件9租金的概念。租金指资源产品现价与边际开采费用之差,也称原位资源价格、矿区使用费或使用者成本第三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外部性与外部成本的概念,简述解决外部性的主要途径?外部成本:生产和使用某种经济资源又不包括在其市场价格中,而由别人间接承担的代价成本。负外部成本有害于社会,正外部成本有益于社会。外部性:某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费行为对其他资源或环境和消费行为的影响。可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性的解决途径(1)对排放者收费。对于不可减少的外部性:如大气污染,环境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每单位烟雾排放对所有受害者(居民和其他厂商)造成的边际损害,征收相等数量的费用。(2)对排放废物有具体规定。当工厂排放可减少的废物(例如,垃圾)时,对工厂堆放垃圾设置具体规定。(3)对排污者征排污税。对外部性的制造者征收等于社会边际损害的环境税,而不需要对受害者提供补偿。(4)对受害者赔偿:应对受害者根据受害程度进行补偿,使其补偿收益超过受害的损失量。(5)对受害者征税:谁收益谁支付。(6)实施解决外部性的政策手段:第一,征收庇古税。第二,产权交易。假设是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不论产权的初始配置状态如何,私人交易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或者说,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的产权分割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被称为科斯定理2实施外部成本内部化有何作用?(1)生产成本将增加,利润将减少,在与对手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被迫减少污染,甚至被淘汰。(2)外部成本明朗化,约束了不合理消费。(3)激励生产者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减少外部成本。(4)公共福利和社会健康将得到改善。3产权、庇古税与科斯定理的概念。产权(Propertyrights)是指建立在人与物的关系基础上人与人的关系,它规定着某一经济主体的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科斯定理: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一方拥有永久的资源产权,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外部性,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产生资源最优配置庇古税:对排污实施政府主导下的征税手段称为庇古税。4帕累托最优概念,简述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在不会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该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率的。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1)三个必要条件,即高效率的资源配置、高效率的产品组合和消费中的高效率。5(2)充分条件:在相应范围内所有的等产量曲线和所有的无差异曲线必须是非凹的。(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是指任何一对投入技术替代率对于使用这些投入来生产所有产品的资源开发利用者来说都是相等的,同时也应等于这些投入的价格之比。高效率的产品组合是指任何两种资源开发产品的转换率对于每一个资源开发利用者都应该相等,而且应该等于产品价格之比。消费者中的高效率是指任何两种资源开发产品的商品替代率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应该相等,而且也应该等于商品价格之比。)5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的概念无差异曲线作为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技术和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没有区别的。(不同的收入与价格水平可以形成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与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的经济含义:在一定的资源(L,C)条件下,该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明L,C两种资源的组合可以生产出相等的产量,即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距离原点愈远,说明产量越高。)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为了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而需要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单位。6资源配置概念,影响影响资源配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资源配置是指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其他经济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在时间、空间和产业等方面所作的结构安排。影响资源配置的因素:(一)市场机制下影响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1.资源产权不存在;2.无市场、薄市场和市场竞争不足;3.外部效应的存在;4.公共物品的存在;5.交易费用过高;6.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短视。(二)政府干预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纠正市场失灵。(三)社会贴现率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社会贴现率的影响因素有主观因素、风险偏好、投资环境与条件。(四)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垄断者可能带来个人或单位产量的高效益,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却是低效率。7举例分析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试问:(a)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b)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c)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解:(a)Q=500-5P,P=100-0.2Q,R=PQ,MR=100-0.4Q,C=20Q,MC=20=AC,利润最大化时有MC=MR,即20=100-0.4Q,Q=200,P=60,利润N=PQ-C=8000(b)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即P=100-0.2Q=20=MC,Q=400,P=20(c)当Q=200、P=60时,消费者剩余为当Q=400、P=20时,消费者剩余为20004000)2.0100(PQdQQCS6社会福利纯损失:16000-4000-8000=4000,这里,16000-4000=12000是垄断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其中,8000转化为垄断者利润。因此,社会福利的纯损失为4000。第四章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估价1简述资源无价值论的弊端与危害及其解决途径。弊端与危害:1)资源被无偿占有。2)自然资源被掠夺性开发、破坏和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3)社会成本不被认识,导致无穷大消耗和污染。4)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竞争不平等。5)减少了一项重要的国家税收。6)资源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不足,导致自然资源财富枯竭。7)国民财富的核算失真。8)“公地悲剧现象”。若国土资源被商品化,则促使企业有效配置和利用自然资源。解决途径:1)开发资源,扩大效用范围,增加社会需求,强化其稀缺性。2)界定产权,自由交易,在商品化中使资源有价。3)改良现有核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