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教案-北师大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马说》说课稿一、说教材《马说》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逢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人尽其才。文中充溢着愤懑之情和贫困潦倒之感。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靠于伯乐?因此,通过本篇文章的教学,我预备达到以下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适当积累文言文词句知识。”)(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因为新课标提出“学习语文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这也是单元教学的重点。)(3)情感渗透,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这是根据“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特点决定的。)教学重难点:《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领悟本文的寓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二、说教法1、学情分析2因为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所以对本文作者要表达的深层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考虑到学生群体中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差异,为了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我必须灵活设置教学环节,精心安排问题。2、教法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采用诵读评析,小组竞赛、讨论探究等教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三、说学法从新课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积极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习方法;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出发。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法来达到教学目标。为了课堂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了解“说”的文体特点和写作背景,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四、说教学程序考虑到本课是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讲究趣味性、实效性。因此把教学分六个环节完成,(简要概括为:一猜、二读、三译、四赏、五说、六写)由读到感,由感到悟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环环相扣,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熟悉体系。第一环节:猜谜激趣,引发共鸣,导入课文。1、猜谜,让学生通过猜谜来活跃思维,进行课前热身。第一个谜面:有有本领的人得不到施展的机会。(英雄无用武之地)第二个谜面:身有才华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怀才不遇)2、然后根据谜底“英雄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设置一个:3“人在生活中,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同学们,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的话题。3、学生交流。累积情感,为学习本课作铺垫。4、简介作者初登仕途的十年悲惨遭遇,激起学生的共鸣,导入课文。第二环节:设置角色,朗读文本,领会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我一反既往,将教师的角色赋予学生,让学生教学生。本环节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学习生字词。(1)教师强调:“读准字音,有助于阅读理解文章,尤其是文言文。假如你们是老师,你们会让你的学生留意哪些字的读音呢?”(2)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归类。(如生字类、多音字类、通假字类并要求学生做笔记。)(3)学生同桌试读课文,相互听评。(达到正确朗读课文的程度)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用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对待。以赏识诱发学生强劲的学习动力,以赏识达到教学的形式与内容真正的统一。第二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教师提出要求:“文本的溯本求源,探求精髓都离不开读。读是理解文本的要害,有读才有感,有感才有悟。假如你们是老师,你会怎样指导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这篇文章呢?”(2)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示范朗读。4此环节较难,我将视情况而定,引导学生明确各节内容的感情基调(一、痛惜二、愤怒三、嘲讽)(3)然后指名朗读,学生点评,最后学生练习朗读。(达到流利的程度,能读出作者的感情,并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全文。)教有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先生根据文言文的非凡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文,必须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自然成诵才行。”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特殊是文言文的教学。、第三环节:小组竞赛,翻译文句,理解文意。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枯燥乏味的教学也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爱好。因此,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小组竞赛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提出疑问,并由学生相互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最后将文中的实词、虚词、难解词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使之加深巩固。小组竞赛完毕,教师再针对学生回答,酌情点拨。(在此完成了教学目标1)第四环节:赏析质疑,深入探究,了解寓意。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的设想是通过“一谈二问三总结”来完成。(一)“你对本文的哪些内容最有感慨,谈谈你的感想。”学生围绕这一话题,畅所欲言的发表看法,从而引导学生自主赏析探究文本,明确寓意。练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二)“你学了本文后,还有什么迷惑吗?可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三)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开篇就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点,再以饲马者的无知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此举目的在于对学生发言要点进行梳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熟悉,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完成教学目标2,突破了重难点。)第五环节:拓展延伸情感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张扬也是不可或缺的。纵观文本,作者集中地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假如我们把教学目标停留在理解作者的这一主题思想,那么对于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的教育功能就会有欠缺。所以要引导学生全面熟悉成材的因素——识才的领导者、用人的环境、人才自身的素质同样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一个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话题“当今社会,你是如何看待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全面熟悉成材的因素。并针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既重要又轻易忽视的素质进行强调。如:1、与时俱进,终身学习。2、自信自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3、学会欣赏别人,要有团队意识。4、善于表现自己,要有自我推销意识等。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利于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此完成教学目标3)第六环节:布置作业6当今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次设计的意图是在学生说的基础上,通过写来加深人才的熟悉,达到说与写的结合。五、说板书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直观对称,突出重难点,高度浓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马说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托物寓意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讽谏小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古代谏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2、掌握本文者所持观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运用历史实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2、积累历史上能谏大臣的事例,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古代文化中关于纳谏除弊,舍生取义等方面的道理。教学重点掌握本文作者所持观点及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历史实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题目解说三、复习议论文四、作者简介五、一读抓论点六、二读找论据七、三读明论证八、探究活动九、小结十、名句赏析十一、作业板书设计一、(1)谏诤制度产生的原因7讽谏小议二、(2-6)列举史实,综合分析三、(7-8)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