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一”活动经验交流1806班张会菊说到“家校关系”,其实她就是一座桥,一端是学校,一端是家庭,做得好,她将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发展,否则,她将阻碍学校工作。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从“一点体会三项措施四大收获”等方面,把我个人在此方面的心路历程及学部在此项工作上的作法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作个汇报:一点体会:其落脚点都是家校关系,怎样才能让家校关系配合与协调起来呢?我认为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树立学校和教师的威严;二是建立良好的校风;三是搞好家校沟通。说到底就是,学校和教师有了威严家长才会配合;学部建立了良好校风家长才会认可;家校有了和谐关系才能产生管理合力。接下来谈“三项措施”:说到关于家校关系的管理措施,从大的方面看,几乎所有学校的搞法都大同小异,但为什么有的学校卓有成效,有的学校却举步维艰。我想归根到底是在做家校工作时想是想了,但没想透彻;做是做了,但没做到位;抓是抓了,但没抓彻底。为了把董事会的“想透彻,做到位,抓到底”的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学部从抓细节入手,着重从三项措施上抓了家校工作。一是在严肃校纪上树立学部和教师威严。说到家校关系,我首先想到的一句话就是“弱国无外交,位卑无思想”。什么意思呢?“那就是,你再有道理,国家小了,没人理你;你的思想再正确,地位低了,没人服你”。怎样才能让家校关系配合与协调起来?那就是让家长认可学部和教师的地位,怎样才能让其认可呢?记得2014年底到2016年初,正是学校经济困难时期,当时,“垃圾学校”、“你有种就开除我”及跟老师顶撞吵闹甚至对老师动手的事时有发生,怎么办?大会讲、小会说、集体谈话、个别沟通,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收效很大,但仍有个别学生顶风上、对着干,面虽不宽,但影响极坏。是让老师忍气吞声受委屈,还是维护教师尊严用校风校纪从严处理,经过学部慎重分析和考虑,我们毅然决然采取了后者(原因很简单,一位美国参议员对金融危机说过这么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深知我的国家,她能平静地支持任何事情,但金融危机除外。”我们认为将这句话稍作变通用到老师身上也比较切合:“我深知我们的老师,她能平静地对待任何学生和家长,但以尊严为代价除外”),就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劝转、开除4人,留校察看8人,其它处分10多人。说实话,处分决定容易做,让家长理解难上加难,威胁的(把另外的三四个孩子一起转走)、耍赖的都来了,怎么办?我们从学生发展的前景(该留下的与不该留下的,留与不留,哪样更有利于学生)与家长多次沟通,并晓以厉害,最终家长理解了学校,也支持了学校,并愉快的留下了另外的几个孩子。其实,对学校中存在的现象管理,就象弹簧一样,你的力度不够,它会弹回来,你的力量恰倒好处,它反而为你所用,就这样,家校关系不仅没有恶化,反而越来越紧密。(在这我还想多说几句:一是关于对威信、威望、威严的理解,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什么是威信,那就是不管困难有多大,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得到落实,时间长了,自然就有了威信。二是对在当时那个特殊时期短期内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的出发点谈一下,我们认为按以上方法建立在出发点是好的、教育方法是普遍可行的、目的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基础之上,有力地树立学校和教师的威严比一味迎合家长的家校工作更为有效。实践证明,这样做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二是在校风建设中取得社会和家长认可。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为教真知,千学万学为学真人。可见校风建设尤为重要,而此项工作千头万绪,从哪做起,我们当时是从学部普遍存在的迟到、早退,仪容仪表等不良现象入手抓起的。同时我们又解决了穿拖鞋、烫染发及奇装异服等问题,吸烟、明目张胆玩手机等现象也明显好转。上课趴桌子、自习到处乱窜等不良现象也根本改变。目前,初中学段的良性循环已初步形成,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看法与两年前比也是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三是在沟通交流里和谐家校关系。家校联系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了在此工作上不出现遗漏,我们采取宁可多做也不漏做。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我们号召和提倡老师、学生、家长都怀一颗包容的心面对对方,一首题为《宽容》的诗,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土地因为宽容了种子,所以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因为宽容了江海,所以才拥有了浩翰;天空因为宽容了云霞,所以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因为宽容了遗憾,所以才拥有了未来,我们因为宽容了对方,所以才拥有了彼此”。其实,很多事就是这样,顶真真的很难解决,但“忍一刻真的风平浪静了,退一步真的海阔天空了”,对学生的管理也是如此,我自己也反复尝试了,效果真的很好。其实,从多种方式上与家长沟通:如我们公开了校长、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的电话;通过填家校联系本、电通、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每周至少与家长沟通一次;召开家委会、家长会沟通;集体讲座沟通;个别心理疏导沟通等。由于采取了以上方式方法,学校目前的家校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多了,基本形成了家校携手、共育英才的良好态势。最后来看“四大收获”:一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学生成绩显著提高。三是家校关系明显改善。四是学生思想境界明显提高。总之,不管是家校工作也好,还是招生工作也好,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坚冰已破,一切问题都会迎韧而解。我们学部在此方面大胆尝试中所取得的些许变化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理解是座桥,一头是家庭,一头是学校,在我们的生活中,最需要的莫过于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让我们站在理解的桥上,携手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在理解的桥梁上把我们的家校与招生工作推向管理的顶峰吧!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家校经验交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9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