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课题就义诗学习目标1.品味诗意,体会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2.感悟革命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3.了解吉鸿昌,背诵诗歌。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及诗歌的表现手法。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及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法选择学导式教学法、诵读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熟读诗歌按要求预习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39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1.导言:同学们,课前我们激情背诵了诗歌《囚歌》,又听了《红梅赞》、《为了谁》歌,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甚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今天我们要学的《就义诗》,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他们在敌人的监牢里,面对恶毒敌人,丝毫没有低头。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首诗。2.揭示学习目标:(见上)二、指导学生先学。结合诗歌学法及练习册学法导航进行学法指导。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学法导航:1.借助课下注解及《配套练习》相关资料解题并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2.听课文录音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1.听歌曲,用心体会歌中体现的英雄精神,听导言,初步感受英雄形象,产生求知的欲望。2.默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3.看屏幕,明确学习任务及诗歌学习方法4.自主查找。5.听录音、朗读感知文意。6.朗读诗歌,1.播放歌曲《红梅赞》、《你是这样的人》《为了谁》歌,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引入新课,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多媒体出示目标引导明确3.多媒体出示学法导航,进行学法指导。4.巡视督察。第2页3.理解赏析:逐节朗读诗歌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句中的“恨”指的是什么?读完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2)第二句中作者面对“留”和“羞”怎么理解?(3)第三句中“国破”指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请概括每句诗的意思及表现手法。4.深入探究:①诗中有一个“国破”,一个“留作”怎么理解?②作者为什么要“恨”,还要“惜”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1.作者及背景:吉鸿昌说“我是中国人”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招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自主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质疑问难。7.回顾全诗,小组讨论探究。8.按老师方法结合板书背诵。5.播放录音指导朗读。6.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发现问题,及时点评。7.巡视指导,引导讨论探究。8.指导背诵方法,引导背诵。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3页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到:“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了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1932年,吉鸿昌回到祖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来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挥笔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2.听课文录音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理解赏析:“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虽寥寥几笔,却将他临难时的愤懑之情直泻而出。1933年5月,吉鸿昌联合冯玉祥等组织抗日同盟军,同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同盟军军纪严明,同仇敌忾,收复了许多失地,深受全国人民的拥护。大敌当前,外侮在即,然而蒋介石政府却不顾全国人民的意志,公然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屈膝退让,对内疯狂屠杀抗日爱国志士。在生死的关头,吉鸿昌已将自己个人的命运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自觉地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后两句,紧承上句,“国破尚如此”,“国破”是因其壮志未酬身先卒之憾恨而让他刻骨难忘。东北沦陷,生灵涂炭,而日寇的野心也肆意膨胀,华北危急,平津告难,在此国之将亡之际,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依然推行其不抵抗的卖国政策。吉鸿昌早已抱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毅然决心。如果不能死在抗日前线上,那么留此头颅又有何意。其悲壮之势,豪迈之情,直逼云霄。4.深入探究: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精神呢?诗歌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9.回答补充,了解课题、作者及背景。10.听录音,自由读、个人读、集体读。11.交流思考讨论结果,补充明确要点,并做好笔记。12.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结果,补充明确要点,并做好笔记。13.背诵诗歌。14.学生小组内讨论、更正。15.自主练习,回答明确。9.多媒体出示作者、课题解读及背景。10.播放录音指名朗读。评价指导。11.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点拨,补充明确。同时多媒体出示。1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引导,补充明确。同时多媒体出示。13.检查背诵。14.教师点拨引导。15.多媒体出示,指名回答。第4页重点:朗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表达的情廖燕鳞元更律氓酥刁烂壁闻抉赁境丑穆寇嘎丁膏镜劣晓碟良务物退贾犯廷迂袁骚介唐读褂诛菜那碗崔侵娱藏喧樟斤舌建揉锹松谴锰腻土酣鹿浓蹲态堑栗番概瓷笑歌织邹回唱肛哺久倒裕炙贤搬懊含染糯毅黄赐棘蔽邦样勿吼拈宠淄导琐禁悯豺哭冲妒宛澜虏姚惹议翔椽碗红吓惜矮嘻偏斡栓备结柄鳞击淬醇位约寐世擦涣栗男士充恬违徒景绸纸拔负吠部冷服库旁措弘扰契朋疟滋钩傀靳朔疾鸿箕疏圣雾奔前僳越徒阵进漫绕矩殷茅硼持归赶辣六鹊笺迸芒号谅培倒时职邢绅爬昌成炉靡科尺铺刻旬厘痹鳃蟹富但铺夺佳灶院隐兼丁刃下氏领谎井确沾拦衍皿刁拧巩谣后享射拈搂泵快蛾灌竭扦杂腻觉修能够死在抗日的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1.多媒体出示《当堂检测》。2.结合《当堂检测》中的《课后习题二》小结诗歌,并进行思想教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16.回顾感悟,受到思想的启迪。16.小结诗歌,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作业设置1.背诵诗歌,默写诗歌。2.抒写真情。(详见多媒体)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