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阿西莫夫短文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8阿西莫夫短文篇-1-/3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型略读课时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字词;理清说明的思路,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比较阅读,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发现的道理。课前预习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和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2.把握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思路。3.运用对比阅读,培养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4.涵泳品味,学习本文的语言简练、缜密、生动的特点。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美籍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闻名遐迩,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基地》、《机器人》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是一部全面介绍人类以科学的方法为工具,努力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普著作。2.背景资料⑴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他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新疆域感到惊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⑵大陆漂移过程示意图2亿年前0.65亿年前当前知识构建1.把握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思路。2.运用对比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培养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3.品味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知识预习1.查工具书,给生字注音,解释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查阅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收集整理关于恐龙的知识。18阿西莫夫短文篇-2-/3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怎样起源的?长期以来,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并且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假设。其中一种假设是大陆漂移假设。(播放大陆漂移示意图)大陆漂移学说有没有科学道理?今天,我们一起看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学说的。(设计意图:因为没有定论,所以引发思考。图片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导入能直指本课学习重点:从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中寻求联系。)二、粗读感知1.析题初看两个标题,你感觉这两篇文章是些什么的?2.思考⑴这两篇文章实际是想说明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明确:《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启发: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发现⑵这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目的有何不同?明确:第一篇中,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个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第二篇,恐龙的灭绝成为了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⑶理清两篇短文的思路明确:《恐龙无处不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假设:大陆在漂移――推理:泛大陆的形成和分裂――得出结论。《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原因引发争论,引出两种对立理论“撞击说”、“火山说”——解释石英石的成因及性质,排除“火山说”——证明“撞击说”得出结论。(设计意图:提问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能感受作者开放的思维,领会“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三、精读揣摩1.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的能力著称,他的语言或幽默风趣,或严谨缜密。你有共同的感受吗?能不能举例说说?明确:⑴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位置。⑵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非常形象可感。18阿西莫夫短文篇-3-/3⑶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运用设问,引出板块构造理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⑷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⑸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⑹如果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这一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已经伸向另一领域。正是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的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接着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这样又把本来的疑团推进了一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至此,才对本文所要阐明的中心议题正面作答。⑺在一个科学领域做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句中的“肯定”一词,“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就是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生动严谨的语言,两者完美结合。尊重学生的感觉,先让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语言,学生没谈到的教师再做引导)四、延伸训练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联想到大陆曾经漂移,由沙子被压扁不是由于高温而是由于撞击联想到恐龙灭绝不是由于火山活动而是由于撞击。作者的思维方式是在是太奇妙了。我们也能学习这种创新思维进行一些联想吗?请你们在纸上快速写出联想到的词汇,比如大海——核泄漏——日本——海贼王……现在我说第一个词汇是“书”,请大家由此快速展开联想,在一分钟联想到的词汇越多越好,思维跳跃度越大越好。(设计意图:思维品质是学生最需俱备的品质之一,但我们的教学中常常忽视了这点,借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五、结语创新思维是最可宝贵的品质,希望同学们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敏锐的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