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手段,不是结果2011/6/13每年到了春季,辛苦了多年的学子们就要通过高考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在百度上搜索高考为了什么?会得到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智者...为了明天...为了更好的生存!...为了上大学,...为了选拔人才,为了以后过得更好!目前来说,高考是最好的保证公平公正的办法了...的答案。⑴这样的回答没什么不对,只是看高考的角度都是以个人自己的角度出发,高考能改变个人的命运来考虑的,至于社会为什么要用高考的形式却没有人去问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高考也不能例外,社会的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形式,高考不过是满足一定社会需要的形式而已。高考的起源是和古代的科举制度分不开的,“中国古代为了发现并任用,创立了一种类似今天学生高考的考试制度,这便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一经创立,便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也成了有志人才飞黄腾达的契机,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科举制度来断完善,直至清朝光绪皇帝下谕停止所有乡试,科举制度才被废弃。”⑵在中国的古代,就存在着对知识的需求,这个需求是由皇家的需求引起的,由于适应这样的需求,读书为了做官成了获得知识的主要目的,并且由儒家的成功而为他人所接受,学而优则士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在中国的古代,受教育是特定人群的专利,受教育的人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受教育只有做官这一个目的也不会显得过剩,受生产力低下的限制,教育始终是稀缺的,而不会因为教育的过剩造成社会的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开始取代自然经济之后,社会的剩余产品开始多了起来,用于教育的资源也多了起来,懂知识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使得教育不再是为了做官一条路了,商品经济的教育为商品经济培养了人力资源,并反过来促进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受到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熏陶的中国,人们的意识还不能一下子转过弯来,读书做官的思想还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对待教育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自然经济的水平,以至于除了做官还是想不出教育的真实用途。“1949年之前,中国各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时间由学校决定,并不是同时举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时间安排去不同的大学进行多次高考。现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高考每年只举行一次,2003年以前在7月举行,2003年开始改为每年6月举行。……*1949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1950年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1951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1971年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招收的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工农兵大学生由此出现。*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当年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具体包括:1、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1977年11月3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中断的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从此开始恢复。1979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1978年,教育部门的统计显示,当年全国就有570万人参加了高考,录取了27万人,录取比例为27:1。*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⑶在49年以前,能够受教育的人还是很少的,而中国正处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期,对有知识的人的需求是很大的,因此那时的教育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还能健康的发展,教育出来的人也能够有所用。这样的情况直到49年的最初的几年一直维持,当时对知识的需求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扫盲班就是在那时开始出现的。然而,好景不长。各个部门的掌控很快的被拥有知识的人占据了,同时那些“有功”人员也被安排到了重要的岗位上。社会上的空缺是一定的,尤其在没有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情况下,空缺就要是萎缩的。在49年之后,国内的经济又开始恢复到了以自然经济为主毛的状态,其实自然经济对知识的需求是有限的,也用不到多么高深的知识,只要忠诚就够了,于是在社会上的所有位置都有人占据的情况下,又没有让谁下来的机制,其结果必然是即使学了也不一定用得上。读书无用论就是在那个条件下出现的。新毕业的学生多,而又没有事做,无疑是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而为了应对这样的矛盾,毛首先借“文化大革命”之机,停办了大学,对于那些仍旧无法安排的高中毕业生就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直到改革开放以前这样的政策始终没有变化,当时的青年人的命运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想回城上班,得所在的生产队的“领导”批准,做个好坚定,于是人世间的悲喜剧就在中国大地上上演了。时间到了1983年,中国的经济又从毛时代的自然经济状态转变成了商品经济的时代,这个转变对知识的需求是相当大的,毛时代的自然经济和大学的停办,无疑造成了教育的真空,百废待兴的中国对知识的需求,对知识分子的需求相当短缺,早在1977年就恢复高考,有了第一批考生。笔者很是幸运,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几批考生之一,那时是包分配的。参加工作后很快被社会的现实惊醒了,在学校里,还能认为为“实现现代化”做点什么,可是工作了之后远不是那么回事,复杂的人际关系搞得人焦头烂额,哪有心情和精力埋头工作呢?而社会的种种不公平又时时的刺激着我的神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还是利用大家都公认的社会潜规则办事,要省好多力气,而收到的实惠还要多些。在毛时代,回城和找个好工作靠的是社会资源,令人都羡慕的工作岗位都被掌握权力的人的亲属占满了,可以说是权力把好的位置垄断了,那时的垄断还没有向现在这样形成规模,底层百姓拘得着的还是能留下一些,但那时的垄断是不讲什么能力和学历的,只要和权力有了瓜葛就能飞黄腾达。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除了要有一字文凭之外,还要有社会关系在里面,给人的感觉是不像毛时代那么赤裸裸的靠权力分配利益了,用文凭的外衣对社会干系的掩盖,做得很是隐蔽,似乎有那么点合理性了。然而,随着应届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能达到文凭要求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人命运的改变越来越依靠社会关系了,新毕业的大学生分配没有了,代之以自找工作,与权力有关系的人不用怎么费力就能够有好的工作,而那些比较弱势的穷人家的孩子,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于是考大学就是为了自己有了一块敲门砖,但这块敲门砖还不是自己能用得的,得那些离权力中心近的他人来使用,才能有效。自己拿着敲门砖来用,根本不好使。怀着对社会的失望,一些弱势的人眼看着这一纸文凭没有什么用了,于是毕业的大学生烧掉毕业证的有之,而那些好的位置为权势占着,被挤得实在没路可走的毕业生们只能去竞争掏大粪的机会了,如此的现实让人不得不思考学习是为了什么?考大学又是为了什么?毋庸违言,现在的中国考大学就是为了那一纸文凭,为了那块去澳门转,只要是敲门砖好用,只要是有人能帮你用上这块敲门砖,你就有一个满意的工作,而得到了满意的工作之后,就相当于进了保险箱,你做得怎么样也不会有人把你拉出来。由于今后的工作只与大学有关,只与高考有关,因此高考才会显得那么竞争激烈,而高考的真实目的却被人们遗忘了。高考的竞争也是不公平的,虽然大家都同样的走进考场,但考卷分数以外还有诸多加分因素,如体育加分等等,能得到这些加分的绝不是普通百姓所能得到的,必须是那些活动能力强的考生家长去获得,而这些加分因素又不一定是考生所具备的。由于中国的命运改变取决于高考,所以中国的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普遍较高,这也受到了诸如日本等国的肯定,而国外对中国的大学文凭却不那么认可,原因在于大学以后就没有什么去约束的了,作假起来也更加容易,如何能调动大学生的潜质,必须把大学学好呢?在国外,不会为考大学而考大学,之所以考上大学是希望经过系统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付自如,并有创新。如果一个只知道肯书本的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做出成绩来,那么这个大学生的学习是无用的,毫无价值。所以,高考只是一个手段,是对一个时期学习的认可,最终能在工作中发挥效能才是最终的需要。而在中国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腐蚀并吞嚼着商品经济的学习目的,这个社会又在以官文化把正常的学习引向邪路。正常的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这个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的需求来得以实现,因为中国的社会需求是畸形的社会需求,因而造就了应试的大学考试,只有样中国的社会需求与实际的需要相一致,教育才能够恢复应有的样子,否则教育考试就是目的,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体制决定了这样的状态,只不过中国古代的科举和教育,是和当时的自然经济社会相适应的,而封建的科举已经于商品经济时代的教育严重不适应了,原因就在于自然经济的教育是很少的,而商品经济时代的教育是全民化的,自然经济只为特权阶层服务的教育与商品经济全民化的教育是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