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工作中现场合成不同于新闻或其他类型的节目转播,它是对舞台演出节目的二度艺术创作。因此,不但要求导演谙熟剪辑技巧,而且摄像师照样通晓剪辑门道,这样工作起来才能配合默契,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现场合成的电视转播工作,就是把舞台上演出的文艺节目经过电视化处理,传送给千家万户的电视观众。一场成功的晚会直播,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令电视观众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否则,疙里疙瘩、支离破碎的镜头语言,对观众欣赏电视节目是一种干扰。要做好一场现场合成,除了技术上的保证之外,就是艺术上的处理了。舞台上的灯光效果在排练时就定好了,现场的音响效果也都各负其责地按照演出顺序准备就绪,剩下的只有电视画面的处理了。也就是说只有导演和摄像的工作还是个未知数,要在不可知的情况下进行创作,需要的是配合默契,是剪辑意识,是导演、摄像在晚会转播全过程中始终保持的剪辑意识。影片的剪辑根据是原创作设计——分镜头剧本,而摄像工作中现场合成是即兴创造,即导演在切换台上根据摄像师们送来的画面进行即兴现场“剪辑”或叫即兴现场“编辑”。这种现场即兴剪辑,如果摄像师们没有剪辑意识,而单纯依靠导演的临场调机是无法工作的,至少是做不好的。美国电影理论家沃尔夫·里拉认为:“这种剧本的构架扎实到足以避免素材的各行其事,同时也松散到为随机应变的拍摄留有足够的余地。”舞台上演出的文艺节目异彩纷呈、形式多样,有音乐、舞蹈、相声、小品、戏曲、杂技、魔术等,其中音乐又分声乐、器乐,声乐又分独唱、重唱、合唱等十几种,依次类推将派生出无穷之多。面对如此纷繁复杂、品种样式各异的文艺节目,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剪辑意识,注意以下的问题。1.调整心态创作人员最忌讳没有激情地工作和对艺术表现的麻木状态,所以做好转播前的心理准备,带着创作心态提前上机是必要的。导演和摄像师们就位后熟悉一下各自的设备并演示其功能,导演向摄像师们作最后的扼要阐述,提出总体要求和所强调的重点,营造一个进入艺术创作的工作氛围。2.避免“视跳”“视跳”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镜头组接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动接动”、“静接静”。那么,“动”接“静”则称为“视跳”;“暗”接“亮”、景别变化突兀也称为“视跳”。“视跳”是剪辑之大忌,在转播过程中,必须牢牢树立剪辑意识,摄像师们需按照摄像的自身规律,遵循其一般原则,将规范镜头及时送到切换台。否则,会给导演的即兴剪辑工作造成很大困难,降低转播的艺术质量。转播文艺晚会,为避免单调、呆板,使用最多的是动感强烈的推、拉、摇、移、跟、升、降等运动镜头,以使场面跃动出火热的激情,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镜头画面的起幅、落幅,没有起幅、落幅的固定镜头画面是不完整的。比如音乐节目,应该按照乐句、乐节使用运动镜头,乐句开始为镜头的起幅固定画面,然后,随着音乐节奏的速度而运动,乐句结束时为镜头落幅固定画面。就像写文章使用标点符号一样。否则,无节制地运动,会给人毛毛草草、没头没脑,叫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摄像师们带着剪辑意识提供的有章有法的镜头,对导演顺畅的现场剪辑是个有力的保障。“视跳”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同景相接,若用在采访谈话节目中,会造成断章取义、降低可信度的后果。转播文艺晚会中的同景相接,会造成画面重复、罗嗦、没有节奏、原地踏步的感觉。往往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转播的是正在演出的一个无伴舞的独唱节目,切出去的是1号机的演员近景,导演看到3号机送来的是人全,当人1号叠化到3号时,3号机已经推成近景了。像这样造成的同景相接,观众看了就很别扭。如果3号摄像师剪辑意识强,注意看回送的话,就会当叠化完成后再作推镜头处理,那么完全可以避免这场“灾难”。运动镜头速度的差异也会产生“视跳”。因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各不相同,使用镜头表现时,运动速度会有差别。但是,摄像的基本原则告诉我们,运动速度一定要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速度过快令人目不暇接,过慢则磨磨蹭蹭叫人心烦。所以,使用运动镜头时,多看回送,了解别人的运动速度,调整自己的速度,避免“视跳”。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转播文艺晚会时,常使用的剪辑手法之一是“叠化”,又称“化出”、“化入”,俗称“慢转换”。即第一个镜头逐渐隐退干净,第二个镜头逐渐显现完全。在这渐隐渐显的过程中,有一段重叠时间,根据需要,这段时间或长或短,从一秒到几秒钟不等。就在这段时间里,往往出现问题,即第二个镜头还没有化完全,第一个镜头的画面没有完全消失时,就“甩”开了,因此造成画面的不干净,同时也显得我们工作不严谨,无意中造成对电视观众的不尊重,影响他们的欣赏心理。所以树立剪辑意识显得非常必要。若是根据音乐节奏叠化,快节奏的叠化过程短,反之,慢节奏的叠化过程则长。另外,“出画”、“入画”的剪辑技巧也适用这个原则。提请注意的是,当“出画”后一定要“定格”几秒钟,当完全“入画”后再移开。“甩”镜头造成的“视跳”令人后悔莫及。一般情况下,最好不用或少用甩镜头,还有,摄像师们换镜头时,最好避开剪辑点,否则,同样造成不可挽回的“视跳”。镜头设计是靠摄像师的主动性和创作激情来完成的,导演应该非常珍惜和爱护,摄像师们和导演的默契配合是现场即兴剪辑成功的保证。他们既要默契配合又要相互理解。比如摄像师送到切换台上一个很有创意的镜头,由于有悖于导演构思暂时没有用到,你大可不必恼火,要经受得住“委屈”。假如几个“回合”下来,还没有派上用场,这时你千万别再坚持,先尊重导演的构思和选择,过后再讨论,我们共同的努力是提高转播文艺晚会的艺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