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经济学基础》A卷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3、帕累托最优状态4、经济增长:二、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2.3,那么可以判断出()。A.x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互补品C.x和y是高档品D.x和y是低价品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效用是否可加总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效用是否客观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A.边际效用为正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4、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A.最高收入B.最低收入C.平均收入D.超额收入5、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结构是()A.完全竞争市场B.完全垄断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6、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B.劳动的供给量变化无定数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少。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7、市场失灵是指()第2页共6页A.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B.不能产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场过程C.以市场为基础的对资源的低效率配置D.收入分配不平等8、GDP一般包括()A.当年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B.上年的存货C.本国公民创造的全部价值D.当年销售掉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9、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A.工资刚性B.总需求不足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经济结构的调整。10、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A.收入水平B.利率水平C.价格水平D.进出口差额。三、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所有的社会都要解决()。A生产何种产品和劳务及其数量B如何生产这些产品和劳务C通货膨胀是否影响生产产品和劳务D谁将得到这些产品和劳务2、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征有()。A.在收入增长时向右移动B.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C.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价格变动关系密切D.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E.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3、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有()。A.厂房和设备折旧B.管理人员工资C.原材料费用D.燃料和动力费用E.生产工人工资4、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主要是()A税收B转移支付C公共支出D国债5、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A支出法B生产法C市场价格法D收入法四、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第3页共6页1、如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成立,则世界粮食的产出可以在花盆中进行。()2、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3、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帕累托状态也达到最优。()4、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物价水平的上升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5、面对不利的供给冲击,政府可以在不提高价格水平的情况下采取增加总需求的办法使宏观经济回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五、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影响需求的因素?2、调节经济结构的必要性?3、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结构共有哪几种?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是什么?六、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1、已知消费者所购买的两种产品甲和乙,产品甲的价格为15元,产品乙的价格为5元:(1)计算出消费者所购买的两种产品甲和乙,共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列表给出;(2)若购买5个单位的产品甲和3个单位的产品乙,则代表此消费数量组合的点在不在预算线上?说明了什么?(3)若购买4个单位的产品甲和3个单位的产品乙,则代表此消费数量组合的点在不在预算线上?说明了什么?七、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第4页共6页《经济学基础》(A卷)标准答案与评分细则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时,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新增加一单位盖商品或劳务所提供的效用成递减的趋势。2、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GNP)2)、国内生产总值(GDP)3)、国际收支3、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不可能存在资源的再配置使得在经济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境况不变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4、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一国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的现象。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收入量和人均国民收人量来度量经济增长。二、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三、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四、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2×3√4×5√五、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影响需求的因素?答:1、商品自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6、政府的消费政策。7、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2、调节经济结构的必要性?答:1)、调整结构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2)、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3)、结构合理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4)、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5)、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迫切要求。6)、是迎接新的经济时代来临的需求。7)、是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需要。3、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结构共有哪几种?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是什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BADCCABB题号12345答案ABDABDEABABCABD第5页共6页答: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的强弱将市场划分为四个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1)完全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形成这种市场的条件是企业数量多,而且每家企业规模都小。价格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决定,每家企业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产量而影响市场价格。企业进入行业很容易。(2)垄断竞争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市场。这种市场与完全竞争的相同之处是市场集中率低,而且无进入限制。但关键差别是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而垄断竞争产品有差别。企业规模小和进入无限制也保证了这个市场上竞争的存在。(3)寡头是只有几家大企业的市场,形成这种市场的关键是规模经济。在这种市场上,大企业集中程度高,对市场控制力强,可以通过变动产量影响价格。而且,由于每家企业规模大,其他企业就难以进入。由于不是一家垄断,所以在几家寡头之间仍存在激烈竞争。(4)垄断是只有一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供给。形成垄断的关键条件是进入限制,这种限制可以来自自然原因,也可以来自立法。此外,垄断的另一个条件是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如果有替代品,则有替代品与之竞争。六、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1、已知消费者所购买的两种产品甲和乙,产品甲的价格为15元,产品乙的价格为5元:(1)计算出消费者所购买的两种产品甲和乙,共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列表给出;(2)若购买5个单位的产品甲和3个单位的产品乙,则代表此消费数量组合的点在不在预算线上?说明了什么?(3)若购买4个单位的产品甲和3个单位的产品乙,则代表此消费数量组合的点在不在预算线上?说明了什么?(1)6种;(2)5*15+3*5=90,大于80,在预算线外,超支。(3)4*15+3*5=75,小于80,在预算线内,有多。七、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及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10%以下。(3)经济增长,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第6页共6页总值的平均增长率来衡量。(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有无盈余的状态。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括税收和公债两个方面。(1)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是一种是直行指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因此,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2)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3)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偿的、固定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