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迷惘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是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名称来自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Stein,1874—1946)。她曾指着海明威说:“所有你们这些在战争中服过役的年轻人。你们是迷惘的一代。”因为“你们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你们醉生梦死……”海明威1926年引用此语作为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于是,“迷惘的一代”便成为1900年前后出生并在20年代获得文学声誉、在思想上具有相似倾向的青年作家群的称呼。他们包括欧内斯特·海明威、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约翰·多斯帕索斯、威廉·福克纳、托马斯·沃尔夫、E.E.卡明斯、A.麦克利什、T.S.埃利奥特、H.克莱恩等。他们有相似的经历、共同的志趣、共同的观点、相同的生活方式,并以巴黎为活动中心,形成“公认的一代文人”。•“迷惘的一代”作家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中许多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场面,战后又目睹欧洲列强对殖民地的无耻争夺和瓜分,从而使他们怀抱的民主与和平理想彻底破灭。后来当他们返回祖国,看到的则是物欲流和弥漫全国的享乐主义情绪。他们怀着对大战后人类社会的迷惘和怀疑的态度返回欧洲,企图在欧洲文化中心一一巴黎寻找思想的出路,他们出入于当地的文艺沙龙和大街小巷,精神上的空虚和对理想追求的失望,使他们只能通过小说创作去诅咒战争、企盼未来,表现出内心的茫然和无奈。正因为如此,才引出当时已定居巴黎多年的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对这批文学青年所说的一句话:“YOUAREALLALOSTGENERATION.”(“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可是,他们面对的都是满目疮痍和精神文化的倒退。现实生活使他们感到受骗和失望,对前途丧失信心,思想上产生失落感和幻灭感。他们成为失去精神家园的流浪者,因迷失了方向而成为“迷惘的一代”。•马尔科姆·考利在《流放者的归来》一书中对“迷惘的一代”的产生归纳出以下原因:•这一代人之所以迷惘,首先是因为他们是无根之木,在外地上学,几乎与任何地区或传统都失却联系。这一代人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所受的训练是为了应付另一种生活,而不是战后的那种生活,是因为战争使他们只能适应旅行和带剌激性的生活。这一代人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试图过流放的生活。这一代人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不接受旧的行为准则,还因为他们对社会和作家在社会中的地位形成一种错误的看法。这一代人属于从既定的社会准则向尚未产生的社会准则过渡的时期。——马尔科姆·考利:《流放者归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第一代“现代人”•他们处处与父母一代对着干,伴着震耳的打击音乐跳舞,被战争击碎了幻梦,沉迷于可卡因,高唱着性解放,把头发剪成奇形怪状,染成五颜六色,热爱抽象艺术,参加奇异宗教,乘飞机飞来飞去因而感到世界变小,飙车横冲直撞发泄青春冲动,追索潜意识动机,拒绝盲从传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纵酒吸毒。他们是现代人——第一代现代人:诞生于20世纪的转折关头,以迷惘的一代而为我们所知。•迷惘的一代诞生于新世纪,正赶上了巨大的时代变迁:中产阶级兴起;改革运动纷纷出台;女性要求选举权并最终获得胜利;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逐渐风行;玛格丽特·桑格控制生育的诊所遍地开花;飞机发明了;动画片和电影明星为大众追逐,体育英雄成为公众人物;个人所得税开始征收。当然,还有汽车。•伴随着1908年T型汽车的出现,汽车——现在大多数人都买得起——开始迅速改变美国的地理景观。突然到处都出现了加油站,柏油路把城镇和乡村连为一体。州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车满为患的停车场到处点缀在各大城市,汽车车祸迅速增加,郊区也像雨中的蘑菇一般迅速发展起来。更多的隐蔽的社会变化受汽车出现的刺激而产生,特别对于年轻人更是如此。汽车带来速度和方便性使年轻人能很容易地躲开父母的监视。传统价值观崩溃,女性须面对法庭审判不贞的时代已不再:一群年轻女性从圣荷西长途跋涉聚居到格林尼治村去寻求性自由,而年轻男士们—呼百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后来成为“迷惘的一代”作家的那批人还都是刚刚走进社会的年轻人。他们在“拯救世界民主”的口号下,怀抱着激情与理想奔赴欧洲战场。战争过程中,他们亲身经历了人类空前规模的血腥屠杀。渐次发现战争远非轰轰烈烈的英雄事业,逐步认识到了所谓“民主”、“光荣”、“牺牲”的欺骗性和虚伪性。战争经历给这些年轻的军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苦难记忆和精神刨伤,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被愚弄、受欺骗的感觉和反战情绪。战争在他们心灵中留下的无法医治的创痛,导致他们在创作中无不透露和反映出反战的思想情绪。战争——无法医治的创痛•在“迷惘的一代”作家笔下,约翰·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揭露战争怎样摧毁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前程;爱·肯明斯(EdwardEstlinCummings,1894—1962)的《巨大的房间》(1922)描写一个志愿帮助法国打仗的美国人怎样被当作奸细而关进法国集中营:威廉·福克纳在其创作的早期也属于“迷惘的一代”,他的《士兵的报酬》(1926)写一个在英国空军服役的美国人头部受伤,致残回家后悲惨地死去。“迷惘的一代”作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全都厌恶、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战争——无法医治的创痛战后的浮华——“爵士乐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伤元气,美国成为当时惟一的资金和工农业产品的供应国。市场的需求刺激了生产的持续发展。美国在战后继续实行经济上的不干预政策,经济发展神速,在1919年至1929年间,美国工人的工资实际增长了26%。到20年代末,小汽车和收音机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电冰箱、吸尘器也开始普及。美国进入一个生产、消费和娱乐享受的时代。传统的家庭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开始经历解体的过程。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性解放、性自由在青年人当中成为时尚,自我克制、传统的道德教育被看作不利于人的个性发展的因素。有声电影的诞生,大众杂志的增多,也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欣赏口味发生变化。战后的大批黑人将爵士乐传入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的夜总会,它的喧闹刺激投合了青年人追求生活享受的倾向和心理,一时间风靡全国。20世纪20年代因此被称为“爵士乐时代”。•“爵士乐时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1918),经济大萧条(1929)还没有到来,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年轻人的反叛被另外一些因素强化了,特别是那场可恶的杀死了近一千万人的战争。那些在第——次世界大战中幸存下来的人曾经被迫日睹了毒气杀人、尸横遍野的腐臭,大规模的破坏、肮脏污秽、空前饥荒等等不幸的遭遇和景观。美国——一个盛行清教徒价值观和扶轮俱乐部的国度———片歌舞升平,在战场上的年轻人看来简直就是虚幻不真。逃离美国•面对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战后的文学青年感到迷惘、困惑甚至悲观。他们在文学上,对传统的美国文化、对现存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念都表现出质疑和反叛的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的传统观念彻底解体,但却没有导致新的价值观念的产生。战后的年代是一个理想破灭,价值观念异常混乱的年代,整个社会充满了幻灭情绪。在这种背景下,一部分文学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日趋物质化、文化上日趋浅薄的现象感到厌烦,纷纷移居欧洲,从欧洲文化中吸取养分,寻找灵感甚至思想的出路。逃离美国•“现在,美国对我来说是一个应该诅咒的对象。”1917年约翰·多斯·帕索斯在战壕日记里这样说。“对他们那谎话连篇的无意义鼓噪和无价值的空谈,我不得不产生反感。”许多从战场归来的士兵,发现美国人的生活缺乏意义因而怀念昔日的欧洲。哈里·克罗斯比曾经在炮火连大的战场担任救护队的司机,他发现战后的美国竟是如此浮浅平俗:红色连锁小店,汽车加油站,卫生间,向右行驶路际,俗艳的广告牌,到处是蜂拥的汽车;像—具腐尸上爬满了蠕虫。弥漫着一种清淡的空虚气氛,—种挫折感,虚幻的清醒感,一大堆无足轻重的事和一大群可有可无的人。市民道德联盟,杯葛社团,教育协会,基督教青年会,公理浸信教会,这一类洋洋得意的所谓社会精神的代表。真让我打心眼里厌恶。•构成“迷惘的一代”群体的作家们,既有参加过世界大战的人,也有没有亲身参战、但对前途同样感到迷惘、同样找不到生活目标的人,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FrancisScottFitzgerald,1896—1940),T.S.艾略特和托马斯·沃尔夫(ThomasWolfe,1900—1938)等人便属于后者。•“迷惘的一代”作家主要有舍伍德•安德森、约翰•多斯•帕索斯、托玛斯•沃尔夫、司各特•菲兹杰拉尔德和欧内斯特•海明威,他们中的约翰•多斯•帕索斯后转变为进步的左翼作家,而菲兹杰拉尔德与海明威的创作则代表着这派作家的最高成就。•“迷惘的一代”作家都很讲究艺术表现方法。海明威以其简练、含蓄的文体为许多后来的欧美作家所效法;菲茨杰拉尔德独特的创作风格产生过广泛影响;约翰·多斯·帕索斯和福克纳也都是具有艺术独创性的作家。这一切,正是“迷惘的一代”文学能够产生较为深远影响的重要原因。•“迷惘的一代”流派的繁荣时期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不久以后,他们中许多人包括海明威本人的创作倾向都发生了变化。随着作家们的转向,“迷惘的一代”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