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服饰改后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大唐女子服装(襦裙服)大唐女子发型大唐女子妆容3襦裙装襦裙服诞生于先秦时期,一直受到女子青睐并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襦裙服是唐代女子的主要服饰。上为短襦或衫,下着长裙,披帛加半臂,足蹬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头上花髻,出门戴幂篱。襦,很短,一般只长到腰,是唐代女服的特点。襦衫领型有圆领、方领、直领、鸡心领。4半臂短襦长裙初唐的妇女服装以小袖短襦、长裙为主。半臂,又称半袖,是一种从魏晋以来由上襦变化而出的一种无领式对襟短款小外衣,门襟有时装饰小带子,可以系扎在一起,袖长至肘部,身长至腰处。领口较大,多穿与衫襦之外。5高裙腰,腰间系长带,肩披长巾,有对襟和右衽交领两种款式,这种服装先流行于宫廷和贵族妇女之间,后来,不分官庶,递相仿效,唐中期尤为盛行。那时,裙的颜色以绯、黄、紫、青为最流行。长带长巾(披帛)6披帛又可称作“画帛”。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服饰,在唐代得以盛行。形状为一条长条形状的巾子,披与肩上,背部捎下落,再将其缠绕在手背间,材料多是纱罗制成,上面印有花纹,或是金银线织成的图案,已婚未婚女子所用披帛形状不一。未婚女子披帛较细长,走起路时,随风起舞,妩媚美观。7在唐代贵族女子中,有代表性的襦裙有两种:一种是坦领大袖衫,即不穿内衣,把整个前胸都坦露出来。8方干曾有《赠美人》诗:“粉胸半掩疑暗雪,醉眼斜回小样刀。”欧阳询《南乡子》诗:“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施肩吾诗:“漆点双眸鬓绕蝉,长留白雪占胸前。”李群玉诗:“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多是描写唐代歌妓舞女穿袒胸装之形象。袒胸装不仅在宫内或歌舞伎中流行,而且日渐影响到民间,有诗为证:“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这是周濆《逢邻女》诗对袒胸邻家女子美妙形象描绘。才女赵鸾鸾之《酥乳》谓:“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9另一种是大袖纱罗衫,是将裙腰提高掩乳或加一抹胸后,仅直披纱罗,肌肤隐隐可见,可谓“绮罗纤缕见肌肤”。10襦裙的色彩多样,主要以红、黄、绿等艳色为主,其中红色是贵族女子的最爱,鲜亮的色彩远看很像石榴花,所以当时称为“石榴裙”,并出现了很多写红裙女子的美妙诗句。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诗中“血色罗裙”指的就是石榴裙。11拜倒在石榴裙下这句俗语的产生与唐明皇和杨贵妃有关。传说杨贵妃非常喜爱石榴花。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每当榴花竞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即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唐明皇爱欣赏宠妃的妩媚醉态,常将贵妃被酒染之粉颈红云与石榴花相比,谁红得艳丽?因唐明皇过分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则迁怒于杨贵妃,往往对她拒不施礼。杨玉环无奈,依然爱赏榴花,爱吃石榴,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一天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并邀杨玉环献舞助兴。可贵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向皇上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施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明皇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施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凡见到杨玉环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使礼。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12影视剧中的唐代女子服饰坦露胸部的女子服饰在唐代之前的封建社会是从来没有过的,是唐代社会思想开放的直接体现;是一种健康的“露”,充分表现了唐人对人体美的展现以及对女性自由解放的渴求;是女权精神的一种体现;是唐代开放的国风和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尊重,也是盛唐时期对妇女精神的思想解放,以更大胆的方式展示着女性身体优美的曲线和自信。13文化的开放,人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突破传统儒家的桎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正是胡族习俗、异国文明、宗教文化与隋唐本土传统相互交流影响,造就了唐人兼容并包、平等开放的独特的社会心理,使人民自我认同感加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家敢于冲破陈旧观念,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唐代女装开放风格的成因唐朝社会审美情趣,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心理:袒胸的短襦,半臂的飘幔,在轻纱质地下隐约透出女性白皙娇嫩的皮肤和丰满的身体形,神秘、性感,坦胸装便可出现了。14唐代女子发式唐朝统治的近300年间,一种开明的文化氛围贯穿始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唐代妇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她们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随意穿着和打扮,仅发髻的种类就有反绾髻、盘桓髻、惊鹄髻、抛家髻、倭堕髻、椎髻、花髻、螺髻、云髻、囚髻、双髻、乌蛮髻、半翻髻等百余种。“女人服饰和化妆可谓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唐代双垂髻唐代螺髻唐代乌蛮髻唐代贵妇簪花蛾髻唐代回鹘髻唐代丫髻唐代髻发戴透额罗唐代双鬟望仙髻中晚唐花髻髻jì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居右者椎髻仰面。――明·魏学洢《核舟记》汝梳双髻(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清·袁枚《祭妹文》鬟huán妇女的梳成环形的发卷鬟,总发也。从髟,睘声。――《说文》香雾云鬟湿,清浑玉臂寒。――杜甫《月夜》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杜牧《阿房宫赋》风鬟雨鬓。――唐·李朝威《柳毅传》18作为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发式———髻,很多是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唐代妇女的髻也是如此。除了髻,唐代妇女的发式还有鬟、鬓两种。鬟与髻都是头发梳起的式样,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惟一的不同是———鬟为空心,髻为实心。鬓指耳前额下所留的头发,俗称鬓角或鬓脚。严格地说,鬓不是发式,它是将鬓发梳拢,加以处理,搭配不同的发式,以突出或增加髻、鬟的美感。髻19高髻:又称峨髻,以髻式高耸而名(礼服),广义上来说,盘桓髻、螺髻、乌蛮髻、半翻髻等均属高髻。倭堕髻:始创于汉代梁冀妻孙寿。椎髻:外形好像古代洗衣所用的木椎,始流行于战国末至汉代。惊鹄髻:又作惊鹤髻,始魏,“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鹤髻。”反绾髻、双髻(双垂髻或双螺髻)等唐代继承前代的发髻唐代独创的发髻20髻抛家髻:唐后期流行于中原地区,据《新唐书·五行志》载:“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梳法是“将发束髻于顶后抛向一侧,再将耳旁的鬓发处理成薄薄的一层,紧贴双颊。”唐代独创的发髻21髻花髻:以髻上插满各种鲜花而得名。唐贵族及宫廷妇女尤喜插牡丹于髻上,别显妩媚和富丽,周昉《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云髻高耸,博鬓蓬松,头戴各种不同折枝花朵唐代独创的发髻22髻囚髻:唐末出现《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僖宗时,内人束发极急,及在成都,蜀妇人效之,时谓为‘囚髻’。”这本是宫女应急之用,但成都女子以为时髦,纷纷效仿,不久便盛传四方。回鹘髻:唐时西北地区回鹘妇女的发式。其具体形状见《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襄之;既嫁,则加毡帽。”初唐时在宫廷和贵族妇女中十分流行,通常搭配回鹘装,开元天宝后逐渐少见。唐代独创的发髻23髻唐代还有一种比较怪异的发髻叫拔丛髻,据《唐语林》:“唐末妇人梳髻,谓‘拔丛’;以乱发为胎,垂障于目”。此外,唐代还有多种发髻,但大都不如前述髻式流行,故此不再赘述。24(一)众所周知,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王朝之一。在繁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奠定的经济背景和物质基础上,唐代女性敢于冲破传统的禁锢,在发式上敢于仿效、勇于创新。(二)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文化有近两百年的融合交流,丰富的文化交流为唐代妇女繁多的发式提供了具体样板及想象空间。其时,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胡汉文化在彼此的碰撞中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潮流。唐代妇女发式繁多的原因25(三)由于唐代社会的进步与世风的开放,从社会整体上看,还没有其他朝代那么歧视女性,于是,在文化心理和大众意识上,使得女性有足够的空间去追求、创新各种不同的发式。(四)唐代蓄养姬妾和狎妓之风盛行直接刺激了姬妾和妓女为争宠而追求艳美、个性的发式。26初唐时期女子发式发式特点简洁高髻27盛唐时期女子发式盛行假髻鬓发抱面宝髻插梳晚唐时期女子发式28抛家髻《新唐书·五行志一》中载:“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为之‘抛家髻’。”堕马髻集发于顶,挽髻后朝一侧后搭的样式。这三个时期发型的不同特点恰好从侧面反映了唐朝国势由兴盛转为衰败的过程。早期上梳发型,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美,与初唐的百废待兴相对应;中期平梳发型,展现出一种厚重平实的成熟美,与盛唐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对应;晚期下梳发型则传达出一种散漫疏懒的病态美,与晚唐的衰败相对应。29《宫心计》的发式30双环望仙髻抛家髻唐代后期流行发式,以两鬓抱面,头顶再加一个形似椎髻一样的“朵子”(即假发)据唐段成式《髻环品》载,唐玄宗时在宫中开始盛行双环望仙髻。将头发分为两股,用丝绦束缚成环形,高耸于头顶或头之两侧,有瞻然望仙之状。31坠马髻出现于魏晋,流行于唐天宝、贞元时,不同时代微有变化,但其基本特点,偏侧和倒垂的形态未变。坠马髻透额罗为一种用于束发的轻纱名称,据传是源于唐玄宗标新立异,对宫女发式的改良。将头发束成高髻,左右以团发辅助,两侧饰以珠花。透额罗髻唐代女子妆容妆容文化表现于精神层面,个体形象整饬与社会审美的风潮关系密切,交互作用复杂。唐朝女子妆容主要是敷粉,涂胭脂,画眉,贴花钿,描斜红和面靥,点唇。淡妆者采其二三,盛妆者悉数运用。眉形在初唐时粗阔眉盛行,中期短阔晕眉,到了后期这喜画细眉,“泪装”。晚唐时,花钿这种在面部加放装饰的化妆法,达到流行高峰,同时面靥妆饰之风愈益多样。唐代妇女的化妆顺序大致如次:1.施粉:先薄施铅粉。2.抹胭脂。胭脂晕品有石榴娇,嫩吴香,圣檀心,珠露儿,媚花奴等。此外还在额上涂抹黄粉,即额黄。3.画眉。4.花钿:是将各种花样贴在眉心的一种装饰。5.面靥。点在双颊酒窝处,形状像豆、桃杏、星、弯月等。多用朱红,也有黄色、墨色。6.斜红。描在太阳穴部位的红色装饰。如两道红色的新月装饰于脸侧,酷似两道疤痕7.点唇。即所谓“朱唇”。妆成樱桃小口面靥:通常以胭脂点染,也有用金箔、翠羽等物粘贴而成。在盛唐以前,妇女“面靥”一般多作成黄豆大小的圆点;盛唐以后,有的形如钱币,被称为“钱点”;有的如杏核,被称为“杏靥”。也有饰以各种花卉的,俗谓“花靥”。晚唐五代以后,妇女“面靥”妆饰之风愈益繁缛,除了施以圆点、花卉之外,还增加了鸟兽图形,有的甚至还将这种花纹贴得满脸皆是。斜红:脸部常绘有两道红色的月牙形妆饰,这种妆饰色泽浓艳,形象古怪,有的还被故意描绘成残破状,远远看去,宛如白净的脸上平添了两道伤。据张沁《妆楼记》记载,魏文帝曹丕宠幸的一位宫女撞上屏风,伤处如朝霞将散,愈后仍留下两道疤痕,而魏文帝宠幸如昔。后来其他宫女模仿她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这种血痕,名叫“晓霞妆”。时间一长便演成一种妆式——斜红。贴花钿、画斜红、面靥贴花钿、描斜红贴翠钿、点唇贴花钿、点唇黛眉:古时妇女常将原来的眉毛剃去,然后用一种以烧焦的柳条或矿石制成的青黑色颜料画上各种形状,名叫“黛眉”。唐代妇女的眉式,概括地说可分为粗眉和细眉两大类,其发展变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太宗贞观年间至中宗景龙年间。这一阶段妇女眉式由汉魏时期的细长眉向粗眉转变,并且在武则天时期达到高峰。这些粗阔眉将妇女衬托的柔而不弱,既婀娜又刚健,充满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体现了这一时期妇女朴实无华、追求健康之美的审美情趣。第二阶段为开元天宝年间。这时妇女对眉式的选择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爱好,即抛却前期的既浓且阔的长眉,转而追求细长的眉式。以清秀雅丽见长,因为它最能衬托女性娇媚温柔的特点。在细长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柳叶眉和却月眉。柳叶眉其形状似柳叶故称为柳叶眉,却月眉是一种柳叶眉略宽,画得更为弯曲的一种眉式,其形如天空中一轮明月。第三阶段即玄宗天宝年间至德宗贞元年间。“莫画长眉画短眉”,约在玄宗天宝末年至德宗贞元年间的多年里,流行短阔的晕眉。这种短阔的眉形极其富有特色,其形丰厚,黛色宜人,如新生初展之桂叶,故称桂叶眉,又因其形状如飞蛾,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飞蛾眉”、“蛾翅眉”等,画蛾眉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