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生物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过程和方法: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2、收集信息并尝试整理信息、判断信息的正误。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法制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难点】: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录像片等。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教学方法】比较法,观察分析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利用“女娲造人”的故事导入,学生思考,人类真的是女娲创造的吗?(二)新授课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学生分析课本P3:“观察与思考”,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及学生收集的资料。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强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存在的不同之处是因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那么,森林古猿在进化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过程中,环境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呢?二、从猿到人的进化1、人猿相揖别的原因---环境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导致)学生阅读课本,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2、人类进化的证据――化石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小组讨论、分析交流: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化石是最好的证据。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几幅古生物学家挖掘出的不同时期古人类化石的图片。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3)观察“东非人”头骨化石及复原像,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呢?这说明了什么?根据上述化石以及它们的遗物,请你们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播放视频“露西的发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3、人类的进化过程指导学生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请同学们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工具。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法制教育渗透)小组讨论: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我国为保护野生动物制定了什么相关法律?如果捕杀了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会这样?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相关的法制内容。教师提示: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更不能非法猎捕和捕杀野生动物,破坏其生存环境。我们人类应与野生动物友好相处,和谐发展。技能训练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区分事实和观点,学会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三、课堂小结:学生积极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第八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板书设计】: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二、从猿到人的进化1、人猿相揖别的原因---环境的变化2、人类进化的证据――化石3、人类的进化过程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作业布置】:【课后反思】: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广泛收集资料,采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问题探讨,小组交流,表达展示的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索,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渗透,这部分内容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认识到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提高保护珍稀、濒危动物责任重要性,学效果明显。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有待继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