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复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典文献学复习参考题名词解释:文献: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今《辞海》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甲骨文:甲骨文为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其内容为记载殷商时代王室占卜及其相关记事。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等陆续搜求整理甲骨文,董作宾、郭沫若等贡献亦多。罗、王、董、郭合称“甲骨四大家”,亦称“甲骨四堂”(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金石:铸于青铜器上之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殷、周均有金文,又称铭文、铭辞、钟鼎文。(铜器分礼器与乐器两大类,礼器以鼎为多,乐器以钟为多)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碣:特立之石,为高的圆柱。有碣圆碑方之说。碑:碑之名起于周朝。西汉时,碑刻文字出现,但极少。东汉大规模出现。摩崖:刻于崖壁,为天然之石。金石研究至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有吕大临《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简牍:竹简木牍合称简牍。简牍或在殷商即已出现,但出土文献显示主要集中于战国至汉、晋时期。汗青: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孔壁书:亦称“壁经”,相传在孔子住宅墙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今泛指古字或汉代以前的文字。汲冢书:太康元年,汲郡人偷盗魏襄王的陵墓,得竹书数十车,全为蝌蚪文书写,称汲冢文。经晋人整理,最终写定先秦古书约10余种,共75篇,这些古书被人统称为《汲冢书》。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受命用隶书把《周易》、《尚书》等七部经书写在石版上,立于首都太学门外,作为经书的标准本颁行天下。史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东汉时期汉灵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刻成后立于当时的洛阳太学,所以人们又称这部书为《太学石经》。这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是用隶书一体写成,字体方平正直、中规人矩,极为有名,故也称为《一字石经》。正始石经:曹魏正始年间(240—248)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了《尚书》、《春秋》两部书,称为正始石经。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又名《三体石经》,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汲古阁:为明末常熟人毛晋私家藏书阁,藏书达48000册,多宋元善本。毛氏既藏书又刻书,汲古阁刻书为古今私家刻书之冠,刻有《十七史》、《十三经》、《六十种曲》等。晚清四大藏书楼(清末四大藏书家):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创始人瞿绍基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进士杨以增所建浙江归安陆氏“皕宋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即杭州丁丙藏书楼,合称为全国四大藏书楼。十三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版本:又称“板本”,起于宋代雕版印书,非雕版印书称写本。今天所說的版本,包括古今所有有不同的方法,在不同地点时间,形成的各种不同的书本。它囊括了以雕版印刷为主体,同时包括雕版之前的写本和之后的抄本、活字本、手稿本、批校本、影印本等各种类别,也包括新式印刷的各种书本。(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电子音像制品,也是一种广义的书籍,同样有版本问题。)善本:精注精校,不缺不讹,传世珍本;善本三性: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善本的另一涵义是传世旧本、古本,因为它旧,时代靠前,所以更有可能接近古籍成书时的文字原貌。“珍本”是我们用在这一意义上比较确切的提法。避讳:民国以前,凡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所尊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以避之,是之谓避讳。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避讳的两种类型:国讳(公讳)、家讳(私讳)校勘:校勘本义为比较审定。勘,“校”的近义词,意为审查核定。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收集起来,比较其文字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通称校勘。校勘学是以古籍校勘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其内容是校勘的特点、规律和方法等。总集:总集是两人以上作品的合集,它可以是一个朝代或多个朝代作品,可以是一种文体或多种文体。以时代分,有古人编、近现代人编之别;以编者分,有群体和个体之别。《昭明文选》:萧统编,上起先秦,下至梁普通七年(526)。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等38类,大致分为诗歌、辞赋和杂文三大类。选录标准为:“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强调文质相称,把文和经、子、史分开。基于此,经书不选;诸子不选;史书只选赞、论、序、述。《文苑英华》:宋初李昉等编。上继《文选》,从梁朝开始,至晚唐五代为止。选录作家近二千二百人,作品近两万篇,分38类。其中以唐代作品为多。资料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收录的大批诏诰、书判、表疏、碑志等文可以用来考订史料的得失疏漏。二是可用来辑佚、校勘;不足在于:作品选择不尽恰当。四大古注:《三国志注》刘宋时期裴松之注《世说新语注》梁刘孝标《水经注》魏郦道元《文选注》唐显庆年间李善别集:别集是单个作家作品的合集。别集编纂体例主要有分类、分体、编年三种。刘向整理群书已有别集,当时有集之实而无集之名。东汉以后,别集渐多,其名称亦繁多。伪书:指作者不真、年代不实以及内容造假的古书。托名于他人的假冒著作如《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等。子部伪书最多四部正讹:是明.胡应麟写的一部辨伪学的专书,将辨伪的范围由子部扩大到四部,辨识伪书七十余种,是一部综合性的辨伪学著作.它首次提出关于作伪的动机、手段、类型等一系列辨伪学理论,在辨伪方法上提出了八种审核伪书的方法,是辨伪学的一大贡献.它从宏观上分析了伪书的范围和作伪的程度,在四部中,作伪最多的是子部,其他依次为经\史\集.辑佚:辑佚是对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献中的已经失传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已经佚失的书籍文献,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行为。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辑本或辑佚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两者相对举,王国维称为“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陈寅恪称为“纸上之遗文”与“地下之实物”。“传世文献”是指从古时传抄递印下来的文献,一般来说就是各种古籍。“出土文献”指的是通过地下发掘得到的各类文献,属于考古文物的范围。二重证据法:近代以来影响深远的一种实证治学方法。王国维《古史新证》提出“二重证据法”,倡导在研究古代文史时运用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释证,两者结合以论证古史之说。问答题:1、如何理解“文献”一词古今含义的变迁?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文献不足故也”,朱熹《论语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贤才,谓博学多闻、娴熟掌故之人。经不断发展,“文献”逐渐变为专指书籍资料,可认为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是我们认识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今天“文献”一词偏重于“文”2、简介纸质文献出现之前中国古典文献的主要物质载体。纸质文献出现之前,中国古典文献的物质载体主要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等。由此产生了甲骨学、金石学、简帛学。3、纸质文献的主要装潢形式。卷轴装又称卷子装,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旋风装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经折装又叫折子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一反一正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蝴蝶装将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线为准,字对字折叠,按版口理齐,逐页用浆糊粘连,再用厚纸包裹作书面,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故称为蝴蝶装。包背装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包背装。线装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4、列举几种版本鉴定的方法。⑴根据牌记鉴定版本;⑵根据刻工;⑶根据讳字;⑷根据原书序跋;⑸根据后人题跋识语;⑹根据藏书印记;⑺根据著录;⑻根据书名;⑼根据卷数;(10)根据衔名、尊称、谥号;(11)根据书中所涉人物;(12)根据书中所涉史实;(13)根据书中所涉地名、官名5、简介陈垣先生的校勘四法。陈垣《校法四例》的四种校勘方法: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1)对校: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对校法前提是全面了解、广泛搜集同书的各种版本。意义:发现古书中的问题;为改正错误提供有力的证据。局限:通常情况下,不能独立完成校勘任务。(2)本校:是指以同本书前后互证,用本书的语言、文字、知识等资料校勘本书。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3)他校:用其它书籍的有关资料校勘本书。条件:从其他书中找到本书的有关资料。作用:1.在无其他版本时,他书引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供异文的作用。2.有其他版本时,可以增加供比较的材料。(4)理校:没有证据无所适从时通过分析推理来确定文字正误。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6、目录在学术研究中有哪些作用?1、了解历代文献状况与学术盛衰目录著述以其特有的形式为人们了解、检阅图书提供极大的便利。各类目录尤其是官修目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各代官藏文献典籍状况,并大致反映了一代学术盛衰情况。2、辨彰学术,考镜源流目录著作对文体兴衰演变往往予以简要叙述;又对文献类别之产生发展予以交待;从古代目录的分类及其图书著录情况往往也能窥见学术演变的规律。3、对整理古典文献的意义目录保存关于文献方面大量的原始资料,要整理古籍必须充分利用目录、版本。7、古代目录的结构与体制。结构:书名:著录文献的名称、篇(卷)数以及作者姓名等内容,反映图书的外貌特征。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以及该书的版本流传情况等。类序包括大类之序和小类之序两种。主要介绍某一类图书学术流变、特点得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与叙录共同体现了目录学“辨彰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体制:一是部类之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如《郡斋读书志》、《四库提要》等。二是有类序而无题解的,如《汉志》、《隋志》。三是类序、解题均无,仅有书名一项。如《新唐书》、《宋史》、《明史》等艺文志。8、古代目录的类型。1、官修目录,为朝廷主持对国家藏书进行校理后所编的图书目录。西汉《七略》为官修目录之始。2、史志目录,指由史家编入史籍的目录,包括历代正史原有或后人补修的“艺文志(经籍志)”。3、私家目录:私人藏书目录4、专科目录,如:经学目录、小学目录、子部目录、集部目录等。5、特种目录,如举要目录、丛书目录、版本图录等。9、古代目录的分类演变。“六分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创始于刘歆《七略》。其中辑略为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实际为“六略”(即“六分法”)。六略将各类典籍分门别类,创古代图书分类之先河。《七略》基本为《汉志》继承。魏晋南北朝之时,又有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等七分法。“四分法”,四部分类起源于魏晋之际。曹魏时郑默制成国家藏书目录《中经》(失传)。稍后西晋荀勖因《中经》而著《中经新簿》,分群籍为甲乙丙丁四部。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发展荀勖、李充四部分类法,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从此,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正式成为我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主流。10、伪书出现的原因及辨伪方法。原因:客观:作者无主名,文献无书名等;主观:一是托古传书:因尚古观念和尊古而贱今的世风助推作伪之习。如《易卦》托名伏羲,《本草》托名神农,《内经》托名黄帝。二是作伪以猎取名利。如隋朝刘炫、晚明书商等为名利而作伪三是因政治学术纷争而作伪。如原题唐牛僧孺撰《周秦纪行》,即为李德裕门人韦瓘假托牛僧孺之名而陷害对方。又如曹魏时王肃为贬低郑玄抬高自己而作《孔子家语》。四是托他人之名以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