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6)”——新疆兵团学前、中小学教师远程网络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兵团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6〕2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规划(2014-2018年)》(兵教发〔2014〕12号)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15年评估总结和2016年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司函〔2016〕4号),结合兵团中小学教师队伍实际,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6)”—兵团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特制定此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项目研修,了解互联网+学科教学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教师的常规研修和专题研修提供工具支持、资源支持、专家与培训者指导和大数据分析支持等,从而为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生成和积累一批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融合成果。(二)具体目标1.提高学员师德修养、专业理念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牢固树立服务兵团的信念。2.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新疆兵团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完善提升自己的成功经验。3.促使学员改进教学实践行为,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4.建立以示范校为核心的学校发展共同体(1)用共同体的团队智慧,助力每个学校的校本发展。(2)实现校际联手、资源共享、协同发展。(3)通过学校共同体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5.着力开发、提供网络协同研修工具和学科教学工具,做好通用教育教学数字资源的整理与推荐;做好线上与线下研修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反馈,利用大数据分析,支持教师反思改进与自主发展。6.通过培训,帮助学员们建立跨区域的学习共同体,共享集体智慧,建立校、团场多级人才库和信息技术资源库,将新疆兵团教师的精品课借助奥鹏教育平台推向全国。二、培训对象新疆兵团学前、中小学全学科教师三、网络研修时间2016年6月20日——2016年10月20日四、培训方式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利用教师工作坊的组织形式,实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学习目标。具体体现为五个结合:1.在线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采取远程网络培训、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交叉开展,有利于学员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教学,促进教育理念与行为的转化。2.专家讲座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强化情景体验,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3.主题研修和自主选学相结合主题研修规划与大量选学课程融合,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不断强化技能,提升经验。4.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相结合案例解析指导实践工作,切实可行,效果显著。5.问题解决与成果分享相结合不断将生成资源收集整理,组建区域资源库。五、培训内容(一)内容设计课程按照教育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课程标准的要求,分为“综合类”、“专题类”、“技术素养类”、“教师专业发展类”四类课程,覆盖所有课程主题,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力”为核心,围绕日常教学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开展研修活动,深刻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本项目培训内容具体见下图:(二)预设课程结构本次培训网络学习与训后跟踪紧密结合,采用混合研修方式,线上线下结合,预设与生成资源相互补充,激发学员的学习。分层设计课程:课程满足不同起点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个性化选学需求。从学时安排上:按照培训学时的两倍以上提供选学内容,可供教师中不同层次的学员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从活动设计上:力求激发参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当前热点话题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上加大力度,设计多样的研修活动和任务,使教师学有成效。从课程内容上:每个研修活动都配备了丰富的资源包。包括不同层次的研修任务要求、微课视频、教学案例、工具软件、参考文献等,供学员按需选择。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四个套餐课程包选学: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课程按设置四个套餐,支持学员在套餐课程包下自主选学,支持学员参与校本研修。本项目按照三个维度区分学习者层次:其一是学习者本身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其二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信息技术环境其三是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上的侧重。将课程按照“偏重优化课堂教学”、“偏重转变学习方式”两个维度,根据难易度分别设置“基础课程”和“进阶课程”两个级别的套餐,使课程能够满足不同学科、不同起点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个性化选学需求。因此,学员可选的套餐课程包如下四类:课程内容结构如下图所示:(2)提供学习微课及检索工具为了满足学员日常教育、教学、学习的常态化需求,奥鹏教育提供了2994个信息技术小技巧、小经验,并制作成微课,方便学习者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帮助。这些微视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a)办公软件小技巧:ppt小技巧、word小技巧、excel小技巧、wps小技巧等;电脑安全与维护小技巧:电脑操作小技巧;b)音视频软件小技巧;c)思维导图小技巧;d)社交软件小技巧:微博小技巧、微信小技巧、QQ小技巧;e)学科工具软件:例如化学学科的chemoffice、chemwindow;数学学科的mathcad、mathlab、几何画板等。(三)测评(1)前测与课程推送a)平台提供测评工具依据项目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在培训前采用教育部提供的诊断测评工具包在奥鹏教育平台进行自测。b)平台自动推送课程套餐平台根据学员自测结果自动向学员推送不同类型的课程套餐,供学员在套餐下选学。c)学员根据需求选课在平台推送的课程套餐中,学员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课程学习。为满足个性化需求,学员可打破课程的完整性,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章节学习,完成规定学时即可。(2)培训测评提供培训过程测评。学员完成网络培训学时构成完成总学时学时构成150学时信息技术应用套餐:50学时学科课程:50学时校本研修:50学时(四)研修活动本项目主题活动共四次,总题:技术支持的“实践分享课”,下设四个分题,分四次活动完成。要求:1)坊主组织学员围绕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的研讨交流活动;汇集活动成果。2)每个学员需从每次主题活动任务的参考选题中自选一题完成,提交线上研讨交流。也可自定每次活动中的具体选题,完成后提交。3)坊主要做好任务选择的协调工作,达到本坊合力完成每次主题活动的所有任务,最后形成工作坊研修成果包。该活动依托“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的网络研修体系,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将送教、工作坊、网络研修紧密结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形成一体化设计,以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第一次主题研修活动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第一次线上研修线下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任务“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案例评析信息技术应用岗位实践,完成一个“教学设计”案例方式工作坊交流研讨、学员互评、专家评析个人撰写“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案例,同伴交流,岗位实践时长4周4周师资团队引领专家团队、坊主进行方向引领与方法指导进修学校教研员指导学校校教研组或校际协作组协助完成预期成果“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案例集成果形态教学设计文本材料第一次研修活动的参考主题包括:a)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准备b)技术支持的教学系统设计c)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设计d)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设计e)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设计……第二次主题研修活动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第二次线上研修线下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任务“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案例评析信息技术应用岗位实践,完成一个“教学实录”案例方式工作坊交流研讨、学员互评、专家评析个人撰写“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案例,同伴交流,岗位实践,时长6周6周师资团队引领专家团队、坊主进行方向引领与方法指导进修学校教研员指导学校校教研组或校际协作组协助完成预期成果“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案例集成果形态微课、课程片段(选一)第二次研修活动的参考主题包括:a)技术支持的新课导入b)技术支持的重难点讲授c)技术支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d)技术支持的现场作业e)技术支持的课堂小结……第三次主题研修活动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第三次线上研修线下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任务“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案例评析信息技术应用岗位实践,完成一个“教学评价”案例方式工作坊交流研讨、学员互评、专家评析个人撰写“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案例,同伴交流,岗位实践。时长4周4周师资团队引领专家团队、坊主进行方向引进修学校教研员指导学校校教研组或校领与方法指导际协作组协助完成预期成果“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案例集成果形态微课、课程片段、文本材料(选一)第三次研修活动的参考主题包括:a)技术支持的三维目标达成度评价b)技术支持的课程资源开发整合评价c)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行为转变评价d)技术支持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评价e)5.技术支持的生成资源呈现与利用评价……第四次主题研修活动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第四次线上研修线下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任务“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案例评析信息技术应用岗位实践,完成一个“教学反思”案例方式工作坊交流研讨、学员互评、专家评析个人撰写“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案例,同伴交流,岗位实践时长4周4周师资团队引领专家团队、坊主进行方向引领与方法指导进修学校教研员指导学校校教研组或校际协作组协助完成预期成果“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案例集成果形态教学叙事+反思笔记除了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第四次研修活动的参考主题包括:a)技术支持的教材研读反思b)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反思c)技术支持的教研组活动反思d)技术支持的课堂调控反思e)5.技术支持的家校沟通反思……六、阶段安排本项目的培训阶段和任务安排详见下表:培训阶段阶段环节目标任务预期目标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50学时)第一阶段1.研修团队组建2.诊断测评3.完成选课1.线上破冰活动,组建研修小组1.组建以校为单位的线上、线下研修小组,并建立50人为单位的工作坊2.个人提出要解决的教学问题1.完成工作坊和研修小组的建设2.个人预设研修目标2.线上培训团队组建工作坊1.坊主完善组织确定研修主题2.专家指导主题设计并诊断制定研修计划3.参加诊断测评1.进行诊断性前测2.实施团队给以选课指导完成前测任务4.完成选课根据所在学校信息技术条件、自身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以及自身学习提高的意愿等三个方面的测评依据,自主选择平台中适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包,选好课程包后再按要求完成选课计划。完成个人的选课计划,形成个人的培训课程表第二阶段(课程引领)提升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素养1.线上完成课程学习1)偏重优化课堂教学(基础/进阶课程)2)偏重转变学习方式(基础/进阶课程)1.增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意识,结合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和条件,设计适宜的信息化教学策略,改进讲解、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2.了解技术支持的学习类型及活动,能结合不同信息技术环境和条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创新学习方式,管理、评价、支持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3.学员网上研讨4.参与工作坊主题研讨活动1.学员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2.学员能通过平台对课程学习的考核3.理念提升,清零心态4.形成信息技术应用的自觉性5.厘清个人专业发展路径2.根据研修阶段,开展以“技术支持的实践分享课”研修活动分阶段的四个分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每位学员形成各主题的信息技术应用一个成果详见下文:网络研修活动设计3.学科课程学习进行学科课程学习,提升教学策略提高学科教学能力4.专家答疑与指导1.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进行答疑2.通过学科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