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二章 测量发展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心理测量的发展史第一节中国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心理测量始于中国,从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试射”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礼记·射义》中记载:“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天子之制,诸侯岁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古书还记载,我国周朝(前1066—前771)学校学习的内容是六艺—即射、御、礼、乐、书、数。周天子选拔人才以试六艺为主,合格者为官,否则“不得与祭”。六艺的考试体现了我国很早就注意到了人的能力倾向的测量。《礼记·本命》中还有关于发展心理学方面的记载,这为心理测验内容的编制提供了依据。《本命》中说:“人生而不具着五: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三月而彻昀,然后能有见;八月生齿,然后能食;期而生膑,然后能行;三年嘻合,然后能言;十有六,情通,然后能化。”西周以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根据自己的观察评定学生的个别差异,他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这实际上相当于现代心理测量中的次序量表。他还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指出人是有差异的。战国时期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实际提出了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三国(220—280)时刘劭在《人物志》一书中提出,“观其感变,以审长度”。意思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变化便可推测他的一般的心理特点。1937年,美国人将此书译成英文,书名为《人类能力的研究》。刘劭还在《效难篇》中指出:“众人之察不能尽备……诸如相其形容,候其动作,揆起始终,循其所言,稽其行事,都必然是所得者少,所失者多”,所以“必待居止然后识之”。“居止”就是“稳定”,意思是说应当在稳定的状态下加以识别。在现代测验中,稳定的状态就是经过控制所形成的标准化条件。究竟要通过什么手段来进行接近正确的识别呢?刘劭提出用问答法。他说“夫人厚貌深情,将欲求之,必观其词旨,察其应赞。观其词旨犹听音之善丑;察其应赞犹视智之能否也。故观词察应足以互识别也。”大意:我想了解人的变化,就是听他怎么说,及看他如何应对问话。从说中可见其品格的善美与丑陋;从他对问题的回答可见其聪慧与灵敏。故说的与答的可相互参照。三国时的著名军事家诸葛亮(181—234)也特别注重问答法,把它作为心理鉴定的重要手段。他在《心书》中指出知人性的方法有七种: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穷之以词解,以观其变;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行。大意:通过问一些是非判断题,看其志向;不断问,让其不断答,看其应变能力;让其对某事献计献策,看其学识渊博;设置问题或困境让其解决,看其是否有胆识;让其喝酒,看他能否沉湎于此,看其性情能否迷乱;在利益面前看其如何选择,判断他是否公正廉洁;事情一大堆时,看其能否立即行动,予以解决。六世纪初,南北朝(420—581)人刘昼在《新论·专学》中提到“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无一俱成”,“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分心测验,它比西方的分心测验的出现早1300多年。世界上最早的婴儿发展测验也出自中国民间。在六世纪中叶以来,“周岁试儿”在我国江南就以成为风俗。《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在《风探篇》中对此做了详细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欲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尸缄缕,并用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自隋炀帝创科举制度以来,科举制度在我国通行了1300多年。然而,与科学的其它领域一样,测验虽然在我国发展很早,但发展却很慢。在10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其基本形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有效性也不高,如历代状元中能人不多。在中国文学史上真正有地位的李白、杜甫、陆游等许多人,他们的考试成绩却不理想。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测验运动大事件:1、1916年樊炳清首先介绍“比纳—西蒙”测验。2、1923年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主持下对92000名小学生进行了测验,为当时语文教学的改革作出了贡献。3、1931年,成立了中国测验学会。4、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主要人物张耀翔(1893—1964)进行过识字测验陆志伟(1894—1970)1924年发表了修订的比纳—西蒙量表肖孝荣(1897—1963)修订过知觉和古氏画人测验等艾伟(1890—1955)编制了汉字测验、小学常识测验等等丁瓒(1910—1969)在心理测验用于临床上有贡献第二节国外心理测量发展史18世纪末,西方才从我国学去了考试制度。1791年,取得政权的法国资产阶级参考中国的科举制度建立了自己的文官考试制度,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对中国当时的科举制度倍加推崇。近代的科学测验始于19世纪,最早被用来对心理缺陷者进行诊断,并确定护理的标准。早期推动者是法国医生伊斯奎洛尔(Esquirol)和舍加英(Seguin)。伊斯奎洛尔指出在心理缺陷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程度。从正常到白痴(最严重的低能)之间是一个连续体。他试图将这些不同程度划分成几个等级。他认为,一个人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他智力水平最可靠的标志。舍加英建立了第一所专门的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提出了在感觉辨别力和运动控制方面训练落后儿童的方法,其中的一些方法后来被非言语智力测验所采用。19世纪80年代以后的心理测验的发展可以以高尔顿、卡特尔和比奈三个人为代表。19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高尔顿的10年。弗•高尔顿(FrancisGalton)是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关于遗传问题的研究中意识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测量的必要性。1884年,高尔顿在国际博览会上设立了一个人体测量实验室,测量人的身高、体重、拉力、手击速度、听力、视力、色觉等。参观者只需付三个便士就可以测量到自己的某些特性。博览会闭幕后,这个实验室迁至伦敦的南康圣顿博物馆,继续开办了6年之久,用这些方法共测量了9,337人,积累了关于简单心理过程方面的个别差异的大量资料。高尔顿认为,从各种感觉辨别力的测量结果中可以推估出一个人的智力。一个人的感觉越敏锐,他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就越多,从而判断和思维的范围也越广,智力也就越高。他注意到白痴对热、冷、痛的辨别力较低,这一结果更使他确信:感觉辨别力是心智能力中的最高能力。高尔顿对于测验的另一重要贡献是运用了等级评定量表、问答法以及自由联想法等方法,并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测量数据。他创造了一种粗浅的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他的学生皮尔逊(KalPearson)创立了计算相关系数的积差法。这一方法至今仍然被数理统计家们广泛地运用着。19世纪90年代是J•M•卡特尔(Cattell)的10年。波林在谈到卡特尔时写道:“美国心理学之有今日,自以这个观念明确,不怕斗争的人的劳绩比任何他人要更大一些。”而卡特尔的这个明确的观念就是“深信个别差异对心理学的重要性”。卡特尔曾经师承冯特。他对于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量的兴趣曾经遭到冯特的反对,但他不顾老师的反对,完成了关于反应时的个别差异的论文。1890年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MentalTest)”一词首次被应用。1891~1917年,卡特尔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创立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在自己的实验室内他编制了几十个测验,包括测量肌肉力量、运动速度、痛感受性、视听敏度、重量辩别力、反应时、记忆力以及类似的一些项目。1890年,卡特尔发表了《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测量》的论文,对大学新生进行了鉴定。卡特尔与高尔顿过从甚密,受到高尔顿的影响,他也认为可以通过测量感觉辨别力和测量反应时来测量智力。本世纪的前10年是以法国心理学家比奈为代表的。比奈很早就开始研究个别差异、智力测量等问题,发表了《个人心理学中的测量》(1891)、《智力的实验研究》(1903)等文章和著作。他编制了诸如画方形、比较线的长短、记忆数目、词句重组、折纸、填字、图片解释、回答含有道德判断的问题、了解抽象文章的意义等测验。他提出,心理测量的根本原理在于将个人的行为与他人进行比较以归类,这是近代测验理论的基本思想。受法国政府的委托,比奈开始研究对需要特殊教育的低能儿童的鉴别标准问题。1905年,他与自己的助手西蒙(T.Simon)制订出第一个智力量表。这个量表由30个题目组成,题目按由易到难排列。虽然这些题目中亦包含感知觉的内容,但言语部分占据了很大比例,特别侧重于判断、推理、理解。比奈将这些看成是智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比奈一西蒙量表与高尔顿、卡特尔的测验明显不同,与其同时代的其它测验亦不同。卡特尔等人主要对力量、视力、感觉辨别力等偏重素质方面的特点进行测量,而比奈的测验则着重于人的较高级的心理活动。1908,1911年,比奈与西蒙两次对量表进行修订,采用智力年龄的方法计算成绩。比奈认为,智力是随年龄而发展的,因此,80~90%的同龄人通过的题目就可以作为达到这一年龄的儿童的智力水平的标准,这一水平即智龄。这样,比奈就将常模概念引入了测验领域。1916年,斯坦福大学的推孟(Terman)根据美国儿童的施测结果对比奈一西蒙量表进行了修订,即《斯坦福一比奈儿童智力量表》,在这一修订本中第一次采用了智商(IQ)计分。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是测验大发展的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团体智力测验被用来对入伍新兵进行鉴定,决定其能否入伍、担任何种职务或参加何种特殊兵种,主要应用的是在推孟的学生奥蒂斯(A.S.Otis)所编制的团体测验的基础上发展起的军用a和军用ß测验。大战期间,这些测验被施测于150万(一说200万)官兵。这一期间,测验由个别施测发展为团体施测,并产生了选择题和是非题的形式。30年代是因素分析的10年,是测验理论趋于成熟的阶段。1904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提出了因子分析的思想,他将人的智力划分为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所构成。其后,汤姆生(G.H.Thomson),加尼特(J.C.M.Garnett),伯特(C.L.Burt)等人对因素分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0年代,瑟斯顿(L.L.Thurstone)从数学上将因素分析方法更严格化。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测验的编制。由于因素分析计算繁复。这种方法的推广受到很大局限。直到60年代以后,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它才被应用于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经济、社会学等广泛的领域。40年以后至今,测验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测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其一,随着因子分析理论的发展,30年代以后,测验开始从测量单一的智力发展为测量各种特殊能力,如音乐、美术、机械等。对于智力的测量也开始转向多元化,着重于探讨智力的结构和刻划构成智力的各个方面。对于智力测验的结果,不仅是给出一个笼统的智商分数,而是说明一个人智力上的所长和所短,给出反映这种特点的一组分测验分数或者是一个“轮廓图”。其二,在智力测验中,用离差智商取代了比例智商,前者是用一个儿童在同年龄组中所处位置来表示他的智力,后者是用他与其他年龄儿童相比较的结果来表示他的智力。其三,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被应用于学校中的考试,对教育产生影响。在教育中,出现了一大批根据测验原理编制的知识测验,最早的代表是凯利(T.L.Kelley),鲁西(G.M.Ruch)和推孟(L.M.Terman)等人编制的《斯坦福成就测验》(1923年)。其后,大批地区性、全国性以至国际的分学科成就测验编制出来,成为许多学校、机关录用人员的参考依据。其四,测验不仅限于智力和成就方面,而且扩大到人格方面,涉及到人的情感、动机、人际关系、兴趣、爱好、性格、品德等许多方面。在对人格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发展起了投射性测验,如罗夏墨渍测验(RorschachInkblotsTest)。所谓投射性测验是指那种从测验题目中看不出测验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测验,在这种测量中可以克服受测者的防御心理、揭示出受测者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