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说课稿1 演示文稿 (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陶渊明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内容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的特点2、学情分析3、学习目标的确定4、重点、难点的确立•《桃花源记》是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记述性散文,是单元的重点课文,本文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精练优美,主题深刻含蓄,很有欣赏价值,属初中必背课文,文章生动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的经过,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曲折反映了作者对战乱连绵,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背诵全文。2、能力目标:准确翻译全文,理清故事情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背诵全文。感受桃花源美境,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初二的学生己经有了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结合课本上的注解,疏通文意不是难事。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爱发表见解,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教学中我抓住这一特点,在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的同时,一方面采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通过对内容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1、朗读法2、创设情景法3、讨论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3、“时空连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法教学手段•音频、视频、内容相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CAI)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作者简介时代背景3、整体感知4、精读赏析5、师生小结6、快速写作7、达标训练8、布置作业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二、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陶到29岁时才出仕,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一)学生看视频,听课文朗读录音了解课文大意(二)读①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疏通文意A:读准下列字音豁然俨然阡陌垂髫诣B:指名学生疏通文意②再读课文,读懂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学生可以以不同形式展示对课文的理解(表演课本剧,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等)三、整体感知(一)学生看视频,听课文朗读录音了解课文大意(二)读①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疏通文意A:读准下列字音豁然俨然阡陌垂髫诣B:指名学生疏通文意②再读课文,读懂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学生可以以不同形式展示对课文的理解(表演课本剧,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等)三、整体感知四、精读课文、品味赏析(一)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一段思考1、解释文言字词:缘穷2、找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并背诵?(二)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思考1、解释下列文言字词:豁然开朗交通;古义()今义()2、找出并翻译描写桃花源自然风光及社会风尚的句子?3、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桃花源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用下列句式进行描绘。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5、一起背诵这一段(三)学生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1、说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的不同: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无论:古义:()今义:()2、找出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3、找出桃花源人自述的句子?4、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5、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交代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6、“时空连线”,现场采访桃花源中的“村民”。7、背诵这一段(四)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四段思考1、一词多义:(1)寻向所志处处志之(2)寻病终寻向所志2、渔人把桃花园内的秘密告诉外面的人,对此你如何评价?3、文章出现刘子骥这位当时真实存在的人有什么作用?4、背诵这一段你收获了什么……快速写作作为新时代的人,过着现代化的生活,学过这课后,你会有很多感触。拿起笔,写一段话。•1、用一个成语————概括本课内容•2、指出下列词语古今词义不同:•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无论:古义:()今义:()•3、默写描写桃花源自然风光及社会风尚的句子?•4、本文描写的桃花源的社会生活有什么特点?回顾与思考•有人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理想的寄托,有人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你是如何认识的?课下召开一次辩论会,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下课了!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