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困境(上)困境的原因(一)人性管理学A、B、C理论人性管理学A理论:几乎在任何情况下,每个人总是想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去获取尽可能多的个人利益。人性管理学B理论:要确保每个人在组织中能够通过努力获得尽可能多的个人利益,同时必须采取措施迫使每个人用公平的成本去获得个人的最大利益。人性管理学C理论:个人可持续的最大利益只能来自于为他人创造利益的行为中;个人的成本付出与个人的利益所得之间成正比,但总存在时间滞延。A理论揭示了“人性本恶”,也揭示了人类活动,特别是市场活动中的那只“无形的手”可以使单个人或单个组织充满活力,是整个组织充满活力的基础。B理论告诉管理者必须用“有形的手”去维持公共秩序,必须防止不合理、低成本的“欺骗”行为,必须保护公共利益,这是整个组织有序地、长期地充满活力的保证。C理论指出,世界总是对立统一的,恶始善终;人们必须为善,修炼自己的高尚品德。在实际组织管理中,人们必须用以下原则对待A、B、C理论:A理论:需要尊重,需要管理,不能漠视B理论:需要勇气,需要智慧,不能幻想C理论:需要教育,需要修炼,需要痛苦,需要领悟,不能苛求不尊重A理论,不应用B理论,而是一味地要求人们按照C理论去奉献是违反人性的,其结果是整个组织的效率低下。(二)其实,我们也有一些无奈:选择或改变环境,要么被环境改变好多人埋怨命运不公,,却根本不知道如何掌控命运。命运就是当机会来临时,你是否能抓住机会。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不无道理。你所处的环境,你所交往的人群,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磁场,影响着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将决定着你未来的命运。同样,如果你的磁场足够大,也可以影响你周围的环境。但一个人的磁场要影响一群人,需要具备正确的心态、足够的知识、能力和定力。人是环境的产物,很难直接通过改变自己来超越自我,进而影响环境。掌控自己的命运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加入什么样的环境。选择环境比改变环境要容易得多!【案例】安东尼·罗宾是世界上著名的潜能激励大师。当年安东尼·罗宾穷困潦倒时,曾在银行清理过厕所。但是要取得成功的强烈渴望,促使他为了上吉姆·罗恩的课程,跑了30多家银行去借款。结果,正因为吉姆·罗恩的课程,安东尼·罗宾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从此,他认识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恩师吉姆·罗恩,还成为了吉姆·罗恩机构的销售冠军,并从此踏上了成功之路,成为当今世界最知名的潜能专家之一。正是因为安东尼·罗宾离开了他原来清理厕所的环境,进入了积极的、成功者的环境,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功人生。如果你周围人的能力比你强,那么你向他们学习的内容就比较多,进步也就会比较快;如果你周围人群的能力比较差,你可能会学到他们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反而会倒退。因此,一个人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应从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开始。你完全可以换一些积极的朋友,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改变自己居住的环境,调整自己学习的内容……随着环境的改变,你的生活就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改变环境就能改变命运。你要成为谁?你要和谁在一起?你要成功还是要失败?这完全由你自己决定,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案例】美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同时被判入狱三年,监狱长答应满足他们每个人一个要求。美国人喜欢抽雪茄,于是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要了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后三个人出狱了,美国人嘴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记带火了;法国人手里抱着一个小孩,旁边跟着一位怀孕的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而犹太人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点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昨天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抉择将决定明天的生活。在《21世纪非常成功心法》一书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有的人希望工作更顺利、更快乐,但他总是在做他不喜欢的工作;有的人希望身体更健康、更强壮,但他总是说他没有时间运动;有的人希望家庭更幸福、孩子成长得更顺利,但他总是与太太吵架,也不关注孩子的学业;有的人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能更融洽,但他总是得罪朋友;有的人希望赚更多钱,但他却不去努力……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方法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其实是一个人的选择和决定。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行业,选择了奋斗和坚持。人生的过程是不断选择的结果,正是日积月累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从成功者的身上不难发现这一点。世界体坛明星刘翔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是因为他选择了体育。在比赛的过程中获胜,是因为他选择了最佳的动作,最佳的起跑时间,最佳的体能状态;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选择了从商;著名艺术家六小龄童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选择了扮演孙悟空,等等。所以,在成功的路上,必须以正确的选择作为出发点,才能到达成功的终点,成功是由一系列的选择组成的。与上司合作的最大障碍与上司沟通合作最大的障碍是:情感欲望无处不在的“自我”第二讲困境(下)公司会一直存在下去不管我们是否是公司的一员,也不管我们心情是否愉快,它都将继续存在下去。任何事情都不重要,因为所有事情无论重要与否,都将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生活总要继续。。。。。。。所有的公司都有问题,主要在于比竞争对手的问题少多少,所以不要追求公司完美。这是市场竞争的特点。四条真理能力与态度的四条真理如下:1.工作本身就是苦难任何管理者总要在获得利益的同时,满足自己指挥他人的欲望。作为雇员所能做的,也只有理解这一点。2.人心中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3.我们能够根除痛苦一个人若想获得内心的安宁,必须学会控制内心的自我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他人的力量,使自己的灵魂获得自由,并赢得奖赏。4.掌握停止烦恼的方法有些方法确实能够让人停止烦恼,这些方法包括:不要太在意要摆脱控制和支配我们的各种压力,就必须锻炼自己:对任何事物都不要太在意。放弃幻想任何事情不会总向好的方向发展,总是时好时坏。不要有感情不要指责别人任何人都可能做错事,但只要不伤害到别人,就无可厚非,因此不要随意指责别人。你的参与不见得就能使事情朝好的方面发展“我们无尽的痛苦来自我们不切实际的欲望。没有欲望的人,生不如死,但是。。。。。。”这是一个悖论式的观点,既要控制自我,又要自己发展。你是谁(一)你不是你自己,你是为他人而活着、煎熬着你是一切的根源!你不是你自己,而是为他人而活着,煎熬着……他人就是地狱!【案例】萨特:“他人就是地狱”在独幕剧《间隔》(1945年)中,一家小旅馆的房间里住着三位房客。对其中一位房客而言,其他两位都是他人。房客加尔森挣扎着,使出浑身解数企图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一切努力都归于徒劳。他最后领悟到:“在你们的印象中,地狱里该有硫磺,有熊熊的火堆,有用来烙人的铁条,……呵,真是天大的笑话!用不着铁条,地狱就是他人!”在萨特看来,现代西方社会既没有魔鬼,也没有锁链和油锅,但只要他人在场就够了。萨特强调的是,他人具有将自我僵化为对象和客体的作用,类似希腊神话中美杜莎的目光。他人与自我之间不可能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而只能是“主奴关系”。点评:将心情的好坏建立在他人的行为上,别人不成熟的人格反而成为控制他们的利器。(二)他人不成熟的人格,成为控制你的利器人格不成熟(immaturepersonality)是指心理生物学发育不足或延迟的行为和情感反应。当今,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身心发展失衡,加之社会转型变迁的冲击,使部分人在人格社会化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病态的心理倾向,有些甚至形成了不健康的人格类型。不成熟的人格特征具有违反家庭道德规范的倾向,且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自我中心,情绪幼稚等行为表现等。根据不成熟人格的表现,综述社会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将其行为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随心所欲自幼受父辈、祖辈溺爱,生活优越、情绪幼稚,依赖感极强以自我为中心,要他人,包括父母顺从自己,稍不如意则激动暴怒缺乏家庭道德感,无责任心、义务感、同情心轻度不遵守社会公德,喜恶作剧,不讲道理不善于与伙伴平等相处,不爱惜友情,甚至亲情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容不得批评,更不愿意吃亏社会适应能力差,不易适应新情景、新环境,社会交往被动,更喜欢让他人照顾自己经受不起打击、挫折。处境不良、遭受挫折时则容易自卑自弃,甚至轻率自杀,或迁怒、伤害他人自我追寻困惑,抉择能力差如果一个同事存在不成熟的人格因素,往往会成为控制他人的利器,使得别人无法与其配合工作,无法将自己的能力恰当地发挥出来。第三讲原因两种错误(一)把上司当成“组织敌人”Thecounter-dependentmanagersometimesseesthebossasaninstitutionalenemy.即把上司当成“组织敌人”。Thistypeofmanagerwilloften,withoutbeingconsciousofit,fightwiththebossjustforthesakeoffighting.如果把上司当成“组织敌人”,就会经常不自觉地喜欢与上司对着干。这种人会对上级产生抵触情绪,对上级采取排斥、抗拒行为,不管上级对与错,都寻机向上级“发难”,拒不执行上级的指示、命令,从而经常与上级发生矛盾冲突。另一种下属为回避领导型,遇见上级领导则绕道走,怕接近上级领导者有“拍马之嫌”,或因有“自我防卫心理”,害怕上级发现自己的短处,或因与上级之间有心理间隙,等等。不管其原因如何,此种关系都不利于上下级之间心理沟通。还有一种下属为不言可否型。小说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王仁和相国文韶,人军机后,耳聋愈甚……一日,荣禄争一事,相持不下。西太后问王意如何。王不知云,只得莞尔而笑。西太后再三垂问,王仍笑。西太后曰:你怕得罪人?真是个琉璃蛋!”害怕得罪上级,遇事不置可否,这种下属还是大有人在的。还有一种下属属于评头品足型,即虽然也执行上级的指示,但不管指示是否正确,总是挑三拣四、评头品足。这种品评虽然有时有道理,但经常采取此种行为,不仅会使上级产生厌烦心理,而且会在下级中引起不良倾向,使本单位出现一批“评论员”,使组织内的实干家减少,这对组织的发展是没有多大益处的。(二)把上司当成万能的“救世主”Theover-dependentmanagersseesthebossasanall-wiseparentwhoshouldknowbest,shouldtakeresponsibilityfortheircareers,traintheminalltheyneedtoknow,andprotectthemfromoverlyambitiouspeers.Theywillswallowtheirangerandbehaveinaverycompliantfashionwhenthebossmakeswhattheyknowtobeapoordecision.把上司视为万能的“救世主”的下属,一般不管上级的意见正确与否都唯命是从,就如赵树理笔下的农会主席张得贵对待老村长阎恒元的态度:“张得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恒元说个‘长’,得贵说‘不短’,恒元说个‘方’,得贵说‘不圆’,恒元说‘沙锅能捣蒜’,得贵就说‘打不烂’,恒元说‘公鸡能下蛋’,得贵就说‘亲眼见’”。这种人在绝对服从上司的同时,往往也会投其所好。例如对上司察言观色,仰上级鼻息出气。上级说是“鹿”,他绝不说是“马”。隋炀帝的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裴蕴办案看主子的态度,“若欲罪者,则屈法顺情,锻成其罪,所欲宥者,则附从轻典,因而释之。”虞世基因为“帝恶闻贼盗”,他就报喜不报忧,明明下面是火急报警,他却奏称,“鼠窃狗盗”行将除尽,“愿陛下勿以介怀”。【案例】四川长虹在公告中称:经初步测算,2004年度按现行会计政策及谨慎性原则,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金额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