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审美价值类型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审美价值类型审美价值类型是对在人类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各种不同特征的价值事实的分类。依据审美主客体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的历史性关系,审美价值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美、悲、喜三大类型。第一节美“美”是最基本的审美价值类型,从发生学或历时性上看,它们是最早实现的一种审美价值。“美”主要的特征在于:第一,美的价值载体一般是体现着完善与和谐的直观形象,包括形式结构上的和谐及与人的关系的和谐;第二,美的直观形象体现出与主体审美理想的适合。这类直观形象向主体展开时,主体的内在心理结构、情感运动很容易与之发生同构共鸣。1.优美从价值载体来看,凡能使人感到优美的对象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的特点。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新、秀丽、柔媚、娇小、纤巧、精致、幽静、淡雅、素静、轻盈等来描述。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中把优美称为阴柔之美。亭台楼阁小巧典雅、假山小丘峰峦回抱荷花水池明洁清幽、古木藤萝封满山石、小溪潺潺、曲径通幽精致巧妙、玲珑可爱的小工艺品溶溶月色微微水波毛毛细雨女性形体柔美的曲线——安格尔《泉》优美的对象使人产生优美感。优美感一般具有和谐、平静、松弛、舒畅的心理特征。优美感的心理特征,表现出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和谐。优美是人对自身生命、力量的静态直观。优美的和谐、平静、松弛、舒畅使人感到纯净的愉快和美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迷人的魅力,是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美。2.壮美与优美对象的特点相反,壮美的对象是巨大、急疾、刚强的。壮美的事物常常用雄壮、壮阔、深厚、豪放、粗犷、巨大、坚实、挺拔等等来形容。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称壮美为阳刚之美。辽远空旷的塞外漠野崇山峻岭间万里蜿蜒—长城神秘深邃的茫茫星空埃及金字塔,巨石堆积起来的几何形体,在蓝天黄沙下巍然耸立黄山云海,弥天盖日,瞬间万变,蔚为壮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庞大整齐的阵容显现出巨大的力量和所向无敌的气势壮美的对象使人产生壮美感。壮美感一般具有刺激、痛快、豪放、舒畅的心理特征。壮美也是人在对象性的审美活动中对自身生命和力量的静态直观。显现为壮美的事物带有形式上的巨大威力,那是主体与客体相斗争,相对抗的痕迹,但客体已是被征服的对象,成为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对象,即“为人”的对象。形式上的巨大威力激发的是人的豪情,引起的是精神上的畅快。优美与壮美1空间上形的大与小2时间上的疾速与缓慢3力量上的强与弱4性质上的刚与柔哥特教堂空间上的大与小壮美一般具有巨大的形体:宽阔的平原,无垠的大海,耸入云霄的高山,身材高大的男子。在绘画上,是荆浩、关仝、范宽的崇山峻岭,是古代石刻画《汉武帝》;在雕塑中就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在诗歌中就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是岑参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优美一般都形态娇小。一朵馨香不散的鲜花,一颗晶莹闪烁的宝石,一队放学回家的红领巾,在绘画上就是黄筌、徐熙的花鸟画,在雕塑上就是米洛的维拉斯,圣福特的《神灵的启示》,在建筑里,就是苏州园林,在诗歌中就是“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李白)就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时间上的疾速与缓慢时间的行进意味着空间的延长,在一个时间段中,事物的疾速运动比缓慢移动占有一个更宽广的空间。形的大小是一种静的空间,事物运动划出一个动的空间。时间的疾速也形成一种力量,有助于形成壮美:“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兔的奔跑之所以的与鹰隼疾落有同感,水珠翻荷之所以与闪电有同感,都在其速度和由速度带来的空间、紧张和力量。而那些本来就具有在大形体的事物在疾速的时间中就更显其壮美了:自远而至的铁骑奔驰,那顷刻而至的急风骤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时间的缓慢形成优美,是因为其展示了一个较小的空间,花朵悠悠地坠落;小石投水,水圈慢慢地扩展,家舍上的炊烟袅袅上升,青山中的白云轻轻移动;这些都中国诗歌中的优美境界:,“白云依静渚”,“墟里上孤烟”、“泉声咽危石”、“轻罗小扇扑流萤”……云的疾速和云的慢飘梵高《星空》莫奈《风景》力量上的强与弱力量上的强与弱。空间的大和时间的疾本身就意味着力量的强,空间的小和时间的缓内在地意示着力量的弱。但力量本身也有独自的功能。形状相同,凝重的青铜器与白色的瓷器摆放一起,一壮美,一优美。同一洞庭湖,当“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时候,显出一种巨大力量,为壮美。当“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的时候,则为优美。“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这是力量的壮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力蔷薇卧晚枝(秦观),这是力的柔美。大卫《贺拉斯之誓》的力量感性质上的刚与柔性质上的柔与刚。力量有强与弱和性质的柔与刚有联系又有不同。事物的性质本身就决定着其趋向壮美还是流向优美。淡烟、流水、春花、秋月、微风、细雨、小桥、农舍,性本属柔;浓雾、大海、巨石、重铁、高山、暴雨、大教堂,性质显刚。刚与壮美本联,柔与优美一体。牛虽大,性和顺而趋优美:“牧童牛背轻吹笛,曲染夕阳晚山红。”豹形体比牛小,性凶猛而趋向壮美。希腊雕塑《掷铁饼者》与《维纳斯》的壮美与优美之分,主要在男女刚柔之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的壮景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的秀丽,其区别也在性质的刚与柔。库尔贝《水源》中人、水、植物的柔态美的综合性庐山瀑布,同时具有空间的大、力量的强、质量的重、速度的快,气势的壮。在现实中,优美或壮美的客体,往往集多种性质为一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风微花离叶风定花犹落上两句诗,同时包含了形体的小、力量的弱、性质的柔、质量的轻、速度的慢。典雅典雅,是从与优美和壮美不同的角度对美的的定义。不是从大小、快慢、强弱、刚柔,而是从与市俗的差异中显出来的,典雅与优美和壮美有交汇,更有不同。典雅中有优美和壮美,市俗中也有优美和壮美。市俗中的优美如艳情小说中的版画插图,浅而俗;象民间年画中的美女娃娃,俗而浅。市俗中的壮美像《水浒》中的黑旋风李逵,口骂粗话,举起板斧,不要命地在敌军中乱砍猛杀。像《三国演义》张翼德当阳桥上一声巨吼,吼断了桥梁水倒流。壮美优美典雅市俗典雅不象优美那样偏于绮丽温柔,也不象壮美那样充满豪气,它是脱俗的。典雅实例之一典雅在西方,就是17世纪法国的宫廷趣味。举止高雅,仪态讲究,口语文雅,绝不说粗话,当不得不涉及人体不雅的部分,社会的不雅的事情,也一定不直说,而是用一些文雅的隐喻。布歇和安格尔的画拉辛和高乃依的戏剧凡尔赛宫的建筑安格尔(左)与布歇(上)画典雅实例之二典雅在印度,就是舞蹈中对形体详细的动作规定和意义定义。面部的头、眼光、眼珠、眼睑、眉、鼻、颊、唇、颏、颈;肢体的手、胸、胁、腹、腰、大腿、小腿、脚;姿势的站姿、步姿、坐姿、睡姿;每样规定之细,出非印度文化的想象之外,如头的动作13种,眼光36种,眉7种,鼻6种,颊6种,唇6种,颏7种,颈9种。且看鼻的6种:1紧缩,用于间歇性哭泣和叹泣2松弛,用于忧郁、焦灼、忧虑和悲伤3张开,用于闻到怪味、吸气、愤怒和恐惧4深吸,用于闻到香味和深呼吸5收缩,用于喜笑、厌恶和忌妒6自然,用于通常的情状典雅实例之三典雅在中国,是孔子的一举手一抬脚无不合礼。政治场合,入朝门,显得畏惧而谨慎,上堂提起衣裳下摆,恭敬谨慎,憋往气好像不能呼吸,走出来面色放松,怡然自得。朝廷里说话简洁明晰,与下大夫说话,显得温和快乐,与上大夫说话,显得恭敬严肃。日常生活中,吃饭不说话,睡觉不说话;坐席未摆正,不坐;上车,一定先端正站好,拉着扶手带;在车中,不向内回顾,说话不急,不用手指指划划……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典雅是“熔式经诰,方轨儒门”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司空图《典雅》南宋画典雅例子之四典雅更典型地体现在唐宋士大夫的城市园林艺术之中。园在城市之中,面积不大,但却精心结构,置石(元结“怪石寒泉近檐下。”)叠山(白居易“堆土淅高山意出,终南移入庭户间。”)、理水(李德裕“引泉水萦回,穿凿象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莳花(李德裕“木之奇者有天台之金松、琪树,稽山之海棠、榧、桧,剡溪之红桂。”)形成各种精致高雅的景观,特别是在宋代士大夫之园,不仅追求园中景观的精致,而且讲究园中之趣,琴、棋、书、画、诗、文、茶、文玩都是不可少的。扬州个园第二节悲作为审美价值类型的“悲”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悲惨、悲哀,而是能让人“以悲为美”,即获得审美愉快的悲。“悲”作为一种审美价值类型的主要特征:第一,悲的价值载体一般是主客体冲突、斗争的艰苦过程,主要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存在。第二,悲的直观过程呈现给审美主体的现实往往是艰难困苦、曲折不幸,是与审美主体的理想相背的图景。但悲的主体必然从精神上表现出对客体的征服或超越,表现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与肯定,从而获得审美愉快。1.悲情悲情指人的一种忧郁、悲伤、痛苦的情怀,这种情怀产生于人与一种无形的自然力量或自己认同的社会制度的矛盾冲突。悲情的原因主要在于人生失意。人生失意蕴含的是人与自然、历史的矛盾,以及个体的有限性与宇宙的无限性的矛盾。悲情的价值载体只能是艺术作品。因为现实中的因人生失意引起的悲是强烈的痛感,是忧郁与悲伤,这不是美。“以悲为美”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需要把握与理解,只有理解才能超越。悲情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悲情作为美学范畴悲之一的悲情,不同于心理正常的喜怒主哀乐中的悲。正常的悲情是与天地人规律合拍的,“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是人的正常反映,“嘉会寄诗以亲,离情托诗以怨”(钟嵘)也是人的正常反映。美学悲的悲情,是一种偏离的悲。是感到人与社会、人与宇宙对立一面时的悲,是带着询问的哲学高度的悲。悲情是由人生失意的沉痛升华为宇宙人生本体询问的感伤情怀。悲情基于对宇宙规律的信仰,源于对宇宙规律正常性的偏离,悲情在偏离中询问的,不是对宇宙规律何以要设置偏离的询问,而是对“为什么是我碰上了偏离”的询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为问新新愁何事年年有冯延已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曹丕梁楷《李白行吟图》悲情之一离愁别绪,常情之一,古今共有,悲而不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把离别之悲化解在一种扩大的胸怀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李白)离别柔肠在与景物的交流共振中,保持了一种忧郁的平静。然而当离别成为永久的失去,成为有离无合的时候,就变为人生的否定性。离愁别绪也就转为美学的悲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赠恨,唯尊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李后主亡国之后: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西厢记送别悲情之二人生追求是人生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追求的事物,总是闪耀着理想的尽善尽美的光芒。而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具体的现实条件下,不是都能实现。面对追求不可能实现,有知难而退的人,有明知不能实现而又偏有追求,后者就进入了美学的悲情。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张衡《四愁诗》悲情之三伟大的抱负,是人生理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伟大抱负使人的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展开,人的力量、智慧、情感得以完全发挥,人的实

1 / 9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