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诱发电位:当外周感受器、感觉神经、感觉通路或感觉系统的任何有关结构或脑的某一部分,在给予或者撤除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有锁时关系的电位变化统称为~~2.暴发性抑制:麻醉状态下或昏迷时脑电图发生特征性改变,即随着麻醉深度的增加脑电波形表现为基础频率变慢、波幅进行性增加和等电位周期性出现,并伴有电活动的突然改变。3.痛觉是指躯体某一部分厌恶和不愉快的感觉,主要发生在脑的高级部位即大脑皮层;4.痛反应:疼痛伴随的自主神经反应,躯体防御反应和心理情绪反应5.病理性疼痛:总伴有明显的组织损伤、炎症或神经系统病变。刺激消失时仍伴有疼痛.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对伤害性刺激敏感性增强和反应阈值降低的痛觉过敏,非痛刺激(如触摸)引起的触诱发痛和在炎症区域的自发痛。6.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因骨骼肌受到重力的持续牵拉引起肌肉的持续收缩,所产生张力使机体得以保持一定的姿势和进行各种复杂的活动。7.眼心反射:压迫眼球、激惹或牵拉眼外肌,经由三叉神经眼睫支传入到脑干心血管中枢,整合后再由迷走神经传出,致心动过缓甚至停博。8.腹膜反射:机械刺激腹膜反射性引起心率和血压波动,呼吸浅快,该反射的传入与传出神经在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内,基本中枢在延髓和脊髓侧角灰质。9.无效腔:在肺或呼吸道中,虽有通气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区域,称为呼吸无效腔或死腔。无效腔包括①解剖无效腔:由鼻到终末支气管之间的管腔,仅起传导气流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②肺泡无效腔:凡进入肺泡但未进行气体交换的那部分气体所占的肺泡容量,称为~~10.机械无效腔:在麻醉时,由麻醉面罩、接管等麻醉器械所造成的无效腔,称为机械无效腔11.用力肺活量(FVC):是受试者从最大吸气末开始进行快速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最大气量12.功能余气量(FRC):代表吸气肌处于松弛状态的肺容量。13.闭合容量(CC):气道开始闭合时,肺内气体容量称为闭合容量(CC),闭合容量=闭合气量+余气量14.闭合气量(CV):是肺底部气道闭合时,在余气量位以上的肺容量,亦即来自肺上部的呼出气量15.临界闭合压:当动脉血压降至某一临界水平时,即使动静脉压差仍然存在,血管将完全关闭,血流停止。称为临界闭合压,正常值约20mmHg。16.Cushing反应(Cushingresponse):颅内压升高也可因脑血流下降引起脑缺血反应,使动脉血压上升,因其被cushing在1900发现,称之为Cushing反应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脑电图:在头皮表面用双极或单极电极缩记录的无明显刺激情况下自发产生的脑电波称为~,正常人~可分为δθαβ波四种。意识:是机体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人的意识包括意识内容和觉醒状态两个组成部分,意识内容包括语言、思维、学习、记忆、定向和感情。意识障碍:指大脑功能活动变化缩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分两类: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和觉醒状态改变为主的~。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和情感体验,是大多数疾病的共有症状,为人类共有且差异很大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包括痛觉和痛反应两种成分。肺功能单位: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以及所属肺泡共同组成一个~。用力呼气量(FEV)旧称时间肺活量,是指在进行用力肺活量测定时,某一指定时程内的呼出气量,可以用FEVt占FVC的百分比来表示,即FEVt/FVC%。闭合容量(CC)和闭气容量(CV):指从肺总量位一次呼气过程中肺底部的气道开始闭合时,肺内气体容量称为CC,CV是肺底部气道闭合时,在余气量位以上的肺容量,亦即来自肺上部的呼出气量。CC=CV+余气量。间歇正压通气(IPPV)即经呼吸道内施行间歇性的压力将外界气体送入肺内,使肺泡节律性胀缩形成对流通气,是最常用的加压通气方式,有两种方法,一是控制性机械通气(CMV),另一为间歇指令通气(IMV)。动作电位时程:从0期除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化完毕而恢复静息电位的时间称~。后除极:指在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中或复极化完毕后出现的膜电位振动,若除极达到阈电位即可产生单个或一连串的动作电位,即触发性活动。粘弹性:血液不仅具有粘滞性,在低切变速率很低的条件下还具有弹性。触变性:在一定切应力作用下,血液的粘度将随着切应力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这种性质称为~。血液稀释:通过降低血细胞比容及血浆蛋白浓度,从而使血液粘度降低,血流状态改善的治疗方法。恶性高热(malignatnthy—perthermia,MH)是指某些麻醉药诱发的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并发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人工低温:临床上,通常在全身麻醉下以物理的方法将病人体温降至一定程度(如32-280C),称为或低温麻醉。α阻断:睁眼或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而呈现快波(β波)的现象称为~。心肌顿抑:在心肌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尽管缺血心肌的血供迅速恢复,但其舒缩功能障碍可持续较长时间,这一现象称为~。冬眠心肌:冠脉血流长期慢性减少时心肌收缩发生可逆性降低,冠脉供血恢复后心肌收缩即可部分或全部恢复,这一现象称为~。应激: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如创伤、失血、手术、饥饿、疼痛、缺氧、寒冷、过度的精神刺激等,机体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和耐受性的反应,称为~。肾清除率:两肾在单位时间内(每分钟)将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的血浆毫升数,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的血糖浓度,正常10mmol/l(180mg/100ml)。葡萄糖吸收量: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均达到极限时的葡萄糖的滤过量即为~。肾性糖尿:当血糖低于肾糖阈而尿糖呈阳性时,表现为近曲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称为~。17.问答题第一章绪论1、手术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有哪些?答:(1).产生应激反应;(2).引起出血、疼痛和情绪紧张;(3).启动生理性出血反应;(4).局部炎症细胞聚集;(5).反射性骨骼肌收缩增强。2、麻醉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各种麻醉手段对人体功能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腺的活动。如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内的下行抑制系统,来抑制背角痛敏神经元的痛传递,产生镇痛效应;肌松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下行抑制系统抑制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来松弛肌肉。又如全身麻醉药:通过抑制大脑皮层的功能来消除意识和疼痛;通过关闭Na+通道来阻止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来减轻因手术的刺激所引起的各种反应。不同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主要通过对“神经、循环、呼吸的抑制以及对肝肾损害”而产生程度不等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加之有时难以准确把握病人的个体差异,可能对病人还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二章麻醉与神经系统1、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影响因素影响环节代表性药物和疾病作用机制ACh的释放细胞外Mg2+浓度增高与Ca2+竞争,使Ca2+内流减少,Ach的释放量减少细胞外Ca2+浓度降低Ca2+内流减少,ACh释放减少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抑制ACh释放肌无力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抗体破坏了神经末梢的钙通道递质与受体的结合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抗体破坏了终板膜上的N2受体通道筒箭毒阻断终板膜上的N2受体通道ACh的降解新斯的明有机磷农药解磷定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恢复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活性2、肌松药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肌松药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作用机制竞争性阻滞非竞争性阻滞非去极化型:该类药与AchR结合,不能促进离子通道开放,而终板膜没有足够的AchR与Ach结合,此时终板电位总和后达不到阈电位而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去极化型:该类药与受体结合后,产生与Ach相似的去极化作用,产生终板电位。而由于些药不能被胆碱酯酶水解,使终板持续去极化。而对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Ach不再发生反应,产生阻滞效果离子通道阻滞:直接阻塞离子通道,非竞争性阻止或影响离子通道的离子流,使终板膜不能去极化而发生阻滞。受体脱敏阻滞:终板膜长时间受到Ach和其他激动剂作用后,对激动剂开放离子通道的作用不再敏感。3、痛觉信息在中枢的调制外周伤害性刺激冲动传入后,经中枢各级水平的调整作用,痛觉被感知或受抑制。(1)脊髓中的痛觉调制闸门学说,传入纤维对脊髓背角伤害性递质的抑制主要发生在SG(1)当损伤刺激使C纤维紧张升高,则对Tcell抑制解除,闸门打开,允许疼痛向高级中枢传递。(2)当按摩皮肤等刺激兴奋A传入时,SG兴奋,加强SG对Tcell抑制,关闭闸门,减少伤害性刺激信息向高级中枢传递,从而缓解疼痛或止痛(2)脑的高级部位对背角伤害性信息的下行调制系统在CNS系统内有一个以脑干中线结构为中心,由许多脑区组成的神经网络系统,其中镇痛系统以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最为有效,抑制系统含有许多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如阿片肽,可通过作用于外周的阿片受体,抑制P物质的释放,以及作用于中枢的阿片受体,抑制第二级感觉神经元的传入而产生镇痛效应,此外还有脑干痛觉下行易化系统。(3)下行调制系统的递质①PAG中有:5-HT,P物质,神经肽Y,脑啡肽,强啡肽,GABA,神经降压素、组胺②中缝大核中有:脑啡肽,P物质、生长抑素、促甲状腺释放激素③RVM中有:5-HT,脑啡肽,强啡肽,谷氨酸、天门冬氨酸比较肯定的与痛觉调制有关的是脑啡肽,强啡肽、组胺和5-HT5、镇痛药物与镇痛机制镇痛药是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痛觉的药物,典型的镇痛药为阿片样物质,如吗啡、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等,其镇痛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三种解释:(1)通过脑内释放ENK和内啡肽样物质,与突触后膜阿片受体结合,降低去极化时Na+的通透性,使痛传递受抑制;或与突触前膜阿片受体结合,使突触前膜部分去极化,产生突触前抑制,减少P物质或ACh的释放,从而防止痛觉冲动传入脑内;(2)通过中枢某些部位释放抑制性递质,如GABA、甘氨酸等,引起增加CL-通透性,引起超极化,增强对兴奋性递质的抵抗力从而产生镇痛效果;(3)镇痛药与相应膜受体相结合,关闭Na+通道以阻断痛信息的上传从而止痛。6、麻醉与某些内脏的反射活动(一)循环系统的反射1、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性反射2、心肺感受性反射3、躯体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4、眼心反射压迫眼球、激惹或牵拉眼外肌,经由三叉神经眼睫支传入到脑干心血管中枢,整合后再由迷走神经传出,使心动过缓设置停搏。5、肝胆肠胃膀胱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这些器官壁内均有机械感受器,它们的传入纤维行走于迷走或者交感神经内,常因手术牵拉、扩长这些器官而反射性的引起心率变慢,血压下降,甚至心脏停搏(二)循环系统的反射1、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2、肺内感受器反射3、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反射4、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5、防御性呼吸反射(三)呕吐反射(四)其他1、眨眼反射2、眼睑反射3、咽反射4、腹膜反射机械刺激腹膜反射性引起心律和血压波动,呼吸浅快,该反射的传入与传出神经在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内,基本中枢在延髓和脊髓侧角灰质。5、喉反射6、瞳孔对光反射7、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控:1、脊髓:除作为产生肌紧张的基本中枢外,还有两条反馈调节。①当梭外肌收缩时可兴奋位于肌腱中的腱器官,通过Ib传入神经纤维使脊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进而抑制α运动神经元,使该腱器官所在肌肉收缩减弱或消失,此反射称反牵张反射;②脊髓前角α神经元在离开脊髓前,发出侧支与脊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后者又与α运动神经元发生联系,因而可通过抑制中间神经元来抑制α神经元,使骨骼肌不致产生过度的张力。2、脑干网状结构:脑干前端背外侧的网状结构,具有加强肌紧张及躯体运动作用,称为易化区。而在延髓尾部腹内侧的网状结构则对肌紧张和躯体运动有抑制作用,称为抑制区,除此之外,纹状体、苍白球和小脑均可通过相应通路调节肌紧张。8、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传导机制就是区域的去极化引起周边细胞膜的去极化,从而引发动作电位。如次周而往复,形成传导。以无髓神经纤维为例,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该处出现了细胞膜两侧电位的暂时性倒转,即内正外负的电位变化,使其与相邻安静的膜电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