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科学发展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主要内容: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国际背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吸取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二战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处于战后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世界各国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一股从没有过的增长热。这种增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却大大加剧了耕地、淡水、森林和矿产资源消耗,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得千疮百孔。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发生了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八大公害事件,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难以抹去的灾难性记忆。日本水俣病患者只注重发展经济,而忽视其它方面的协调发展,导致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有增长无发展的发展观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1980年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可持续发展观得到全世界普遍的认同。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各国都普遍认识到:发展决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很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社会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和理论研究成果的结果。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问题也很突出。(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酝酿阶段、提出阶段和确立阶段。1.酝酿阶段2003年春天,在“非典”疫情迅速蔓延期间,总书记到广东考察,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2.提出阶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3.确立阶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1.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3.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200年前如今(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五个统筹”。第二,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第三,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就是要从中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2.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提出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走自己的道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等一些有关发展的重要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等战略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重大思想。(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1.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2.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4.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在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方面的优越性(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一,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本章小结第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本章小结第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会继续发展,并取得新的成果。本章小结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