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课程作业钱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11404002141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经验和理性的关系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欧洲哲学史上两个基本的认识论流派,这两派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内容这一中心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论争。成为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的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哲学战线上的一个突出现象。可以说,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欧洲哲学史就是一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和终结的历史,就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因此,搞清这两个认识论派及其关系,不仅对于我们掌握欧洲哲学发展史,而且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亚里士多德--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倾向之间的动摇在古希腊的早期,哲人们中间已经表现出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随着哲学的发展,这两种倾向的对立便逐渐展开,赫拉克利特的经验主义色彩比较突出,毕达哥拉斯派的理性主义色彩比较突出,从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开始产生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直接对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是身体的确定形式。没有身体,灵魂既无法存在,也无法发挥其功能。亚里士多德说灵魂和身体构成了一个实体。这与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囚牢的说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柏拉图将身体和灵魂分离开来,所以他可以谈论灵魂的前世存在,也可以谈论个体灵魂的不朽。与之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身体与灵魂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如果身体死亡了,灵魂这个身体的组织原则也就随之消亡了。另外,亚里士多德发明了形式逻辑,在他看来,逻辑和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他把逻辑看做一种工具,能用来在分析其他某学科所涉及的问题时,对语言加以正确的组织。他认为,思想与存在的食物有关,而这是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之间密切关系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系统是以三段论为前提的,他将之定义为“一段论说,其中已经陈述了某些事实,而其他陈述可以由已知陈述中的必然地推导出来”。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人类本性不仅仅在于理性,它涵盖了植物灵魂、欲求灵魂和理性灵魂。总而言之,在当时,亚里士多额虽然看到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各自的片面性,但他也是未能克服这种片面性,最终表现为亚里士多德在二者之间的摇摆不定。科学史课程作业钱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11404002142二.伊壁鸠鲁--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倾向的发展和归宿伊壁鸠鲁作为德谟克利特唯物主义原子论的继承者,在认识论上大大的超过了德谟克利特。他不仅对感性和理性都加以承认,而且还在两者之间确定了一个真正判断真理的最终标准,即人的直观感觉。他说:“如果我们真正要有一个标准来判断一个有关考察或思考的问题,或一个心理的推论,重要的是注意那与每一个词语相联系的第一个心理上的影像,并且不需要加以解释。此外,我们的一切考察都依赖于我们的感觉……以便得到一些指示,借以判断感觉知觉与不可见东西这两方面的问题。”1他解脱了德谟克利特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之间不知所从的困境,提出“概念概念也不能驳倒感性的知觉,因为概念依赖感性的知觉”2,给予唯物主义认识论一个很大的促进,也意味着经验主义在他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他否认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否认自然科学的普遍意义,却是他的感觉论或经验主义的片面性所产生的必然后果。伊壁鸠鲁和其同时代的的斯多亚派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分歧,标志着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的对立在古希腊晚期的进一步发展。三.中世纪经院哲学--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继续发展在经院哲学内部,也存在着两种倾向的斗争,这就是唯名论和唯实论之间的争论。这一争论是环绕着一般即“共相”和个别食物的关系问题进行的。唯实论认为共相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实体”,这是经院哲学中的正统的唯心主义,它先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后来则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成分为基础,在认识论上它也就是古希腊哲学理性主义倾向的继续。反之,唯名论则认为只有个人事物才是最实在的,而“共相”只不过是一个名称,或至多是在人们心中的一个“概念”,而没有客观实在性,这种学说主要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某些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在当时条件下也就代表中唯物主义路线被视为“异端”,在认识论上是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中的经验主义的倾向。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都是认识论的理论,然而它们都反对经院哲学,要求认识自然,揭示自然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并且它们都和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们都把感性与理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一般说来,经验派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感觉经验是我们认识外部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究,《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49页。2转引自马克思:《博士论文》,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页。科学史课程作业钱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11404002143世界的基本的或唯一的途径,是真实可靠的,贬低理性思维的意义。理性派则相反,他们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实在性,不承认感性认识的实在性,认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从而贬低甚至否定了感觉经验的意义。四.阿奎那--理性主义倾向的发展阿奎那看到了哲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具体区别。一方面,哲学开始于感觉经验的直接对象,通过推理而上升到更一般的概念,最后,像亚里士多德那里一样,我们把握住最高的原则或存在的第一原因,最终达到上帝的概念。另一方面,神学则开始于对上帝的信仰,而且把万物说成是上帝的创造物。在此有一个方法上的根本差异,因为哲学家们从他们对事物之本质的理性描述中得到他们的结论的。相反,神学家们则把他们的证明放在启示知识的权威的基础之上。神学与这些两者并不矛盾。然而,并非哲学所讨论的一切对于一个人的宗教目的而言都是有意义的。神学所涉及的是人们为了得救所需的知识,而且为了确保这种知识,这种知识必须通过启示才能得到。有些启示的真理永远不可能通过自然理性被发现。而启示真理中别的部分,虽然单独通过理性就可以得知,但是为了确保我们真正熟悉这些真理,还是要靠启示。五.罗吉尔.培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倾向的新曙光后精元哲学家们当中,培根是第一个既摆脱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束缚,又超出唯名论的主要局限性的著名唯名论者。在认识论上,培根认为妨碍“真理的事业”的主要障碍有四种,即权威、习惯、偏见和虚夸,只有排除这四种“幽灵”,从感官知识到理性知识,并通过感官经验来验证,才能得到可靠的知识。而感官的验证在他那里不仅是指感官感觉(“自然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包括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用艺术帮助自然”),只有实验科学才被看做是“科学之王”或认识真理的真正道路。尽管他的唯物主义有种种的不彻底性,却无损于他作为新时代实验科学先驱的地位。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预示“文艺复兴”时期面向自然的积极态度的曙光。六.洛克--英国经验派的代表在哲学上,洛克的基本立场是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但其中也杂有唯心主义、理性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成分。他倡导“白板说”,力辟天赋原则和科学史课程作业钱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11404002144天赋观念的学说,断言心灵是一块白板,既没有天赋的思辨原则,也没有天赋的实践原则,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导源于后天经验的。他坚信的指出,感觉使我们相信有坚实性的、有广延的实体,反省使我们相信有能思想的实体。经验使我们相信两者的存在,这是不容怀疑的。3以认识论为主题,是洛克哲学的重要特征。他明确宣布,他的哲学的目的就是研究人类理智,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以及信仰、意见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他在哲学史方面的主要功绩就在于:在上述主题下,系统地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详尽地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提出的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唯物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唯物经验主义原则贯穿到底,终究容忍和糅合了不少微信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乃至理性主义的成分。七.笛卡尔--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西欧经过了所谓“中世纪的冬眠”之后,人们的理性开始复苏了范围广大、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扬理性和科学的旗帜,开创了欧洲近代的历史文艺复兴运动的最伟大的功绩之一,就是把人的理性从长期的宗教统治之下解放了出来了。在《形而上学的沉思》中,笛卡尔曾系统的表述他用以构造其哲学体系的逻辑层次。普遍怀疑是他的哲学的发端,借此,他得到了他认为无可怀疑的哲学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进而他由“我”心中有一个关于最圆满的存在的观念,推证出上帝的必然存在;最后他由“上帝”真实无欺,给我们的认识能力不会欺骗我们,推证出我们清楚理会到的客观世界或物质世界必然存在。在世界观上,笛卡尔是古典的二元论者,且最终倒向客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笛卡尔是个唯心的理性主义者。他断言感官有时候是骗人的,由感官经验获得的知识是靠不住的,只有凭借理性才能获取真实可靠的知识;我们凭借理性直观而得到我们自己心灵的本性的知识,凭借理性推证而得到关于上帝和物体本性的知识。由此可见,重视方法论研究,宣扬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范围内的古典二元论同物理学范围内的机械唯物主义,这些就是笛卡尔哲学的重要特征。他第一个以明确的哲学形式宣布了人的理性的独立,开创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哲学3洛克,《人类理解轮》第2卷上册,第23章第29节,第284页。科学史课程作业钱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11404002145思潮,同时也是最早奠定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哲学家之一。八.康德--理性思想的建构与实践理性,批判哲学在康德的时代,科学思想的趋势是把实在等同于我们可以从感觉经验中、从现象中获知的东西。他那个时代的两个主要传统是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实验主义。康德试图吸收他认为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中有意义的东西,而拒斥这些系统中那些不能够得到辩护的东西。他不仅仅是将他的前辈们的洞见结合起来,而是踏上了一条他称之为“批判哲学”的道路。康德的批判哲学包括对人类理性构成要素的分析,他这个分析是指“根据所有独立于任何经验可以努力达到的知识而对理性能力进行的一个批判性的探究”。因此,批判哲学的方法就是追求这样一个问题:“独立于任何经验,知识和理性能够认识什么,又能够认识多少?”康德肯定我们拥有一种能够无需诉诸任何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的能力。经验不能够给予我们关于必然性关联或命题之普遍的知识。在西欧历史上持续了二百多年之久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斗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给人类认识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验派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经验是我们认识的源泉,所以在认识论的基本立场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用认识起源于直现对象获得的感觉经验的思想,无论解决人类认识的发展,还是个体认识的起源,都是正确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二阶段。在人的头脑中不存在“天赋观念”,批判了唯心主义认识论。因此,唯物主义经验派在人类认识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中是一种具有进步性的认识论。理性派认为理性是认识的源泉。在认识中存在天赋观念的作用,这里包含着片面的真理性思想。人借助于天赋的理性,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形成科学知识,运用天赋的思维能力去揭露和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所以理性派看到了理性的能动性,这是它最大的功绩。另外,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认识论中的两大理论阵营,二者之间的分歧和争论影响到人类知识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中,语言学由于与认识论学说有天然的密切联系,更是受到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的深刻影响。西方语言学研究在古典时期、中世纪、近代、现代各个阶段的历史发展,清晰地展示出以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为导向的两条线索,它们之间的斗争和妥协反映了西方语言学研究发展的一个侧面。考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争论的演变过程对于当代科学史课程作业钱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11404002146语言学研究具有极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可以说,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斗争和妥协伴随着语言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关于这一点,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宾斯(R.H.Robins)指出,“经验主义和唯理论的对立,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整个语言学历史。”4综上所述,理清经验主义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