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运动是一种集武术、舞蹈、音乐、技巧等综合因素的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健身、娱乐和观赏性。舞狮大体上可分为南狮与北狮。南狮以广东狮最有代表性。颜色一般以黄、红、黑三色为主。南狮队伍一般有8个人组成,一人打鼓、一人打锣、四人击钹,还有两人扮狮。前面一人两脚着地,双手举着狮头,不时地作出摇摆颤抖的姿态;后面一人弯着腰曲着背藏于由一块红布、蓝布或黑布制成的六、七尺长的狮被内,随着狮头摆舞。南狮表演较注重形象。步型步法以南拳马步为主,有行礼步、大四平步、弓步、开合步、跪步、独立步、跃步、小跑步、探步、两移步、麒麟步、铲步、插步、跳步、吊步、虚步、腾起、上单腿、上双腿、钳腰、坐头等。南师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上山、上楼台、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等。其中采青最为常见,象征生猛和生意兴隆。为了增加娱乐性,采青有时还会用上难度较大的动作,例如上肩、叠罗汉,上杆、凌空横推进过三桩上单(双)腿;凌空推进接新转体180°坐头;挂单桩悬挂接横跃钳双桩;钢索上180°连续回头跳等。北狮流行于华北等地,在制造与设计上要与狮子的颜色、狮毛一致。舞狮时由两人合作扮狮,一般为四人扮两头狮,另一人手持彩球,并在配以京鼓、京钹、京锣等乐声和配合后引狮子起舞。主要在平地上进行表演,也可以在梅花桩、高台、彩球、高梯等器械上表演。北狮舞狮时狮头的握法是两手四指并拢,从外握,大拇指分开从内握住狮头把手。狮屋的握法是两手四指并拢,由上向下抓腰带,有双手、单手或脱把握法。基本身法有6种。狮头摇法是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微屈膝,双手胸前屈,手握狮头,做左右弧形摇摆。狮头摆法是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微屈膝,双手胸前屈,手握狮头,做左右直线形摇摆。狮尾晃身法是双脚开立与肩同宽,上体前屈,双手伸直握狮头腰带,做沿身体纵轴的转动。狮尾摆臀法的姿势同狮尾晃身法,利用抬双脚跟做左右转动来回摆臀部。狮头微摇配狮尾晃身练习。狮头摆头配狮尾摆臀练习。基本步法有7种。行步是狮头狮尾配合,自然交错步行走。跑步是狮头加摇头,狮尾加晃身进行欢快跑步。错步是狮头狮尾随摆头向后,同时左右边摆踏步,步速先慢四拍再中四拍再到快四拍。碎步是狮头狮尾同时做小步的横移。颠步是狮头狮尾同时做环形的垫跳步。盖步分为左、右盖步。左盖步是狮头身体重心右移抬左脚,再接着蹬右脚,左脚落地上体向左转90度,同时右脚向左盖摆落地,狮尾同时向右跳转90度,接着狮头向右跳转180度,狮尾向左跳转90度。右盖步动作相同,方向相反。梅花步共有五拍,一拍是狮头大摆左脚落狮尾左脚位,狮尾左脚上步落狮尾右脚位。二拍是狮头左脚上狮尾右脚位,狮尾大摆右脚上狮头左脚位。三拍是狮头右脚大摆落回原位,狮尾左脚上步落回原位。四拍是狮左脚上步落回原位,狮尾右脚大摆落回原位。五拍是狮头狮尾同时跳起。基本腿法有4种。后摆腿是狮头狮尾同时做侧后摆腿做摆步跳。撩腿是狮头由高向下撩腿。举腿是狮头做上腿后单脚高抬做屈伸状。伸腿是狮尾后伸腿,随狮头做伸懒腰状。引狮员的形体动作有站姿、马步亮相、高虚步亮相、弓步亮相、仆步亮相、圆场步、云手等。技巧动作则有变身跳、旋风腿、手翻转体、后手翻、侧空翻、鱼跃前滚翻、组合动作等。此外就是引狮员与狮的组合动作,有站狮背造型、独立双狮高举造型、双狮重叠造型、引狮员上狮尾肩造型、引狮员与狮组合对练等。其中以梅花桩上站肩,狮头、狮尾双单足;飞跃3.5米以上接上腿;狮上坛子、引狮员上狮身旋转360度;高台、梅花桩上倒立;高台、梅花桩接抛球为难度最大。舞狮时,还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场地及安全。舞狮时,应有边长20米的正方形场地,并且要平整、清洁。场地上空从地面量起,至少有8米的无障碍空间。层搭台面高度最高不宜超过3米。梅花桩的5个立桩,最低0.8米,最高为1.6米,桩上圆盘面直径不超过0.38米(含保护圈垫)。为避免伤害事故,狮队应该在桩阵、桥、索等器械下面设置海绵垫。在不影响或接触舞狮队员的情况下,对于某些高难度动作,应该有2至4人进场保护。二是狮队的整体表现。舞狮要符合编排要求、结构合理,主题情节突出,狮饰、服饰得体,临场精神饱满,礼貌大方,能充分利用器材表现狮的各种动作,并具有独创性。引狮员在舞狮比赛中,既是引导者又是表演者,既要突出作用和特点,又要与狮子的运动协调一致。引狮员可做各种高难度技巧动作,但不得影响舞狮动作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