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发展历史与作用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同时,纸也是文房四宝之一。古书有东汉蔡伦造纸之说,这一说法至今尚有争论。从目前的出土文物及资料来看,在西汉墓葬中已发掘远古的纸张。当时的纸是动、植物纤维的混合体,这些纤维碎末经过再加工就被制成了纸张。自东汉起,造纸技术经过改良,人们仅利用植物纤维就可以制成薄纸。可以推断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在造纸术的改良方面有所贡献。他发明了用树皮、麻、破布、鱼网等材料造纸的技术,并将造成的纸献给了皇帝。因此人们又将这种纸称为“蔡候纸”。造纸术的发明,带动了笔、墨、砚的发展。造纸术传至东南亚、欧洲及阿拉伯国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西汉是麻纸的萌芽阶段,产量不太大,产地不广,仍不足以代替帛简。汉罗布淖尔纸上,看到有被压光的痕迹。可见纸的压光自西汉即已开始。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古纸,还有陕西西安、挟风及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麻纸是否属于纸,学者们为此争论不已。该纸的厚度和纤维分布不均,称为麻纸。麻纸在汉至唐近千年间,一直是我国书写绘画的主要用纸。真正意义上的宣纸要属南朝时安徽歙县等地出产的一种银光纸,当时梁武帝的咏纸诗“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足以说明当时的造纸水平。隋唐是造纸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纸品种和式样都基本形成,且出现了对纸的染色工艺。唐代较有名气的纸有扬州麻纸和以青檀树皮为原料制成的宣纸,还出现了一些新品种。到了宋代,竹、褚皮取代麻而成为主要的造纸原料。此外,木棉也作为材料用于造纸。随着印刷业的兴起,发明于晋代适宜印书的竹纸大为盛行。此外,纸的加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除细琢外,加工中还配以蜡糨、黄檗、胶、矾、颜色、金银辅料,使纸更为光润、平滑、美观。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继续发展。笺纸、宣纸的制作工艺日趋精湛。在制作工艺上,除施胶、加矾、加蜡、染色、印花、砾光、洒金银等技术,人们还采用豆板、拱花的印刷方法,制造出各式工艺精美的笺纸。清代,宣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其产地扩大,名目众多。除玉版宣、罗纹纸、六吉纸、夹贡外,还有不少特制纸,如南禹县布纸、湖南来阳棉纸等,到了清代末年,机器造纸技术引入我国,造纸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旱滩坡纸出土后,已裂成一些碎片,最大的约为5×5厘米,存在于木牛车车箱两侧,三层纸粘在一起,纸上有较大的汉隶墨迹,明显可辨者有青贝等字。原料为麻类,一眼就可看出质量之高。从这里可以推知,在造纸过程中对破麻布、绳头等原料,已采取碱液蒸煮、精细舂捣,反复漂洗等工序,制成分散度较高的纸浆,再用滤水性好的细密抄纸设备抄出来的。在2、3世纪时,左伯纸与张芝笔、韦诞墨齐名,为当时的人们,尤其是书法家所爱用。汉代在书写纪事材料方面还是缣帛和简牍并用,纸则只是作为新型材料刚刚崛起,还不足以完全取代帛简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到了晋朝就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晋代已造出大量洁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纸,人们就不再使用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简牍来书写了,而是逐步习惯于用纸,以致最后使纸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书写材料,彻底淘汰了简牍。东晋末年,有的统治者甚至明令规定用纸作为正式书写材料,凡朝廷奏议不得用简犊,而一律以纸代之。地下出土文物也表明,西晋时还是简纸并用,东晋以降,便不再出现简牍文书,而几乎全是用纸了。我国造纸原料资源丰富,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和推广,这个时期南北各地,包括有些少数民族地区,都建立了官私纸坊,就地取材造纸。北方以洛阳、长安、山西及河北、山东等地为中心,主要产麻纸、楮皮纸、桑皮纸。1964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晋代纸绘地主生活图,长1O6.5厘米,高47厘米,由六张纸联成,可能是迄今最早的纸本绘画。1966~1969年新疆出土的南北朝的民间剪纸,式样美观大方,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潘吉星先生对魏晋南北朝近百种古纸都进行了检验,证明其中90%以上都是麻纸,以木麻和苎麻为原料的居多。除麻纸外,这时期还采用其他韧皮纤维原料造纸,如楮皮纸、桑皮纸、藤皮纸等。从晋朝开始一直延续到唐宋时为止,浙江嵊县南曹娥江上游的刻溪附近,更开创用野生藤皮造纸而久享盛名。据文献记载,晋朝还有一种侧理纸,实即后世的发笺,以麻类、韧皮类等传统原料制浆,再掺以少量水苔、发菜等作填料,用量虽少,但因呈现颜色,放在纸面上非常明显。这种发笺纸在唐宋以后还继续生产,直到近代。外国的发笺,最著名的是朝鲜李朝的发笺。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加工技术也有相当发展,较重要的加工技术之一是表面涂布。就是将白色矿物细粉用胶粘剂或淀粉糊剧在纸面上,再予以压光。这样,既可增加纸的白度、平滑度,又可减少透光度,使纸面紧密,吸墨性好。这种技术在欧洲的首次使用,是1764年卡明斯在英国提出的,将铅白、石膏、石灰及水混合,涂刷在纸上。常用的白色矿物粉原料有白垩、石膏、滑石粉、石灰或瓷土等。涂布方法是先将白粉碾细,制成它在水中的悬浮液,再将淀粉与水共煮,使与白粉悬浮液混合,用排笔涂施于纸上,因为纸上有刷痕,所以干燥后要经压光。这类纸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被矿粉晶粒所遮盖的现象清楚可见。晋时染潢有两种方式,或者是先写后潢,或者是先潢后写。黄纸不仅为士人写字著书所用.也为官府用以书写文书。下于民间宗教用纸,也多用黄纸,尤其佛经、道经写本用纸,不少都经染潢。魏晋南北朝时期,除黄纸外,还生产了其它各种色纸。汉纸多粗厚,帘纹不显,而晋朝和南北朝的纸,都比汉纸薄,且有明显的帘纹,从造纸技术上来分析,晋南北朝时,是用类似现今土法抄的可拆合的帘床纸模抄造。这显然是造纸技术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这种抄纸设备的优越性,在于能抄出紧薄而匀细的纸面,减少生产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设备投资。这种设备起源于何时,只能从出土古纸来判断,迄今最早有帘纹的纸属于西晋。看来它是在两汉抄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帘纹分为帘条纹和编织纹两种。潘吉星先生说:从古纸帘纹的实测中,能分辨出纸帘是用什么材料编制的。根据笔者对大量古纸帘纹的实测数据分析,在每1厘米内有9根以上帘条纹的,是用细竹条编制的纸帘子;每1厘米内有5~7根帘纹的,是用芨芨草或萱草茎编制的纸帘子。后一种粗纹纸,多是在我国北方无竹地区抄造的。前一种纸多产于中原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潘先生的这些论断有力地驳斥了赵将帘纹的横竖作为鉴别南北纸的技术依据,而提出了帝条纹的粗细,是辨别南北纸的重要依据。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粗条纸帘,抄纸时滤水速度特快,易使纸质不够紧密匀称。为克服这一缺点,常常要将纸抄得较厚。帘纹纸模滤水速度适中,能造出一种白亮而极薄的的佳纸,表面平滑、坚韧,墨迹发光,用手触它,沙沙有声。这种佳纸在新疆出土的实物不少,至今看到实物,仍令人赞叹不已。隋唐五代所用的造纸原料,除家麻和野麻而外,从晋朝以来兴起的藤纸,到了隋唐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产地也不只限于浙江。从历史文献上看,桑皮纸、楮皮纸虽然历史悠久,但唐以前的实物则很少见到,隋唐以后皮纸才渐渐多了起来。敦煌石室中的隋开皇二十年写本《波罗蜜经》,据专家化验是楮皮纸;隋末的《妙法莲华经》是桑皮纸;开元六年的《无上秘要》、唐代的《波罗蜜多经》也是皮纸。此外,传世的唐初冯承摹神龙本《兰亭序》也是皮纸。唐代还有一种香树皮纸。广东廉江县北多栈香树,身如柜柳,皮捣为纸,产的栈香或笺香树皮纸是名闻于当时的。随着造纸原料的逐步扩大和造纸技术在各地的推广,隋唐五代时的产纸区域遍及全国各地。据《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通典?食货典》三书的记载,在唐代各地贡纸者有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衡州等十一州邑。当然这是个很不完全的统计。如果再查其他唐人著作,还可找出另外一些地区所生产的各式品种和名目的纸。进献者还有益州黄白麻纸,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细黄状纸,均州大模纸,宣州、衢州案纸、次纸,蒲州细薄白纸。歙州、池州、信州、宣州等地,均以产纸著名。现在全世界闻名的国产书画用的宣纸,其历史渊源就可以追溯到唐代宣州的贡纸。《新唐书?地理志》载,宣州土贡有纸和笔。宣州下置宣城、当涂、泾县、广德、南陵、太平、宁国、旌德等八县。这是有关宣纸的最早记载。后世的宣纸,主要是以宣州泾县为主产地。宣纸在唐代为书画家所使用,可见它的质量之高。摹拓书画用纸,要求薄而透明,纸质紧密,纸的质量不佳也是不能胜任的。隋唐五代时的造纸技术比魏晋南北朝时进步,这时期纸的质量及其加工技术大大超过前代,而且出现了不少名贵的纸张为后世所传颂,在造纸设备上也有了改进。纸的加工主要目的在于阻塞纸面纤维间的多余毛细孔,以便在运笔时不致因走墨而晕染,达到书画预期的艺术效果。有效措施是压光、拖浆、填粉、加蜡、施胶等。这样处理过的纸,就逐渐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