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戏曲具有自身的审美特征。尤其是表现在综合性、程序化、虚拟性这三个方面。①综合性始于离者,终于和作为一项专门的艺术,戏曲包含了文学、史学、哲学、诗、歌舞、武术、哑剧、造型艺术、中国传统的绘画、刺绣等等。综合性还体现在它精湛的表演艺术上。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②虚拟性——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又叫写意性。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时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赵老师注解]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表现生活。i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通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戏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ii在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打渔杀家》这出戏,萧恩和桂英这父女俩一出场,每人手里只各自拿了一件船具,可是观众立即知道他们是在船上。戏台上表演骑马只是用一根马鞭子,这种鞭子跟真正的马鞭也差得很远,可是观众却能被它吸引住,把它看成一匹真马的代表。iv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③程序性——戏曲对生活的规范化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序是一种美的典范。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根据自己扮演的人物多为中下层社会妙龄少女的实际,把传统旦角只用“兰花指”的程序,改成用单指,直上直下直指而出,把旦角传统的脚挨脚走碎步的程序,改为“大步流星”式的台步。这样的改动,更符合他扮演的红娘等人天真活泼的本性,使这些人物生活化了,更加逗人喜爱了。“起霸”:来源于明代剧作家沈彩所作的《千金记》,起霸是其中的一出戏,表现的是气吞山河、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出征垓下之前,整盔束甲,检查自己上阵前的准备情况。“起霸”在京剧表演中,集中了基本功中的很多动作和技巧,演员们把它们有机的组合成了一套连续的舞蹈。这些程序动作用来表现古代将士在出征以前豪气十足的整理盔甲,准备上阵厮杀前的威武气概。“走边”:在京剧、梆子、昆剧等戏曲中,表现武士侠客、绿林好汉轻装夜行或潜行疾走的表演程序。给人以头脑机敏,动作灵活,武术高强,身手不凡,并能避人耳目的感觉。“趟马”:是用虚拟手法以鞭当马,来表现人骑马飞奔急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