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断裂专业报告阿尔金地区区域地质背景阿尔金断裂的断裂机制阿尔金断裂带上的地震目录页contentspage过渡页transitionpage第一章阿尔金地区区域地质背景阿尔金山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一山脉。东端绵延至青海、甘肃两省界上,为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界山。东北东方向延伸,平均高度3000~4000米。西段较高,最高峰6161米。气候干旱,植被贫乏,无常年有水河流。阿尔金山东接祁连山,两山之间的当金山口为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之间的交通要道,有公路通过。1.1地理位置青藏高原地形将阿尔金走滑大断裂及与其相邻发育的几条展布方向一致,运动方式接近的断裂带统称为阿尔金走滑断裂系。阿尔金断裂作为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界,分隔了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横截了祁连山,NEE向延伸切过额济纳旗盆地,长达1900km,是中亚大陆内一条重要的走滑断裂带。它连接着青藏高原北缘几乎所有的造山带和冲断系统。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应力传递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1.2地质构造背景2.1几何学分析阿尔金走滑断裂系主要由五条近平行的NEE向断裂组成。由南向北依次为1.柴西断裂4.且末-若羌断裂2.阿尔金走滑大断裂5.车尔臣河断裂3.阿尔金北缘断裂西起柴达木盆地北部石膏矿经牛鼻子梁,东至冷湖构造带的北端。总体走向为NE-SW向,与阿尔金山近于平行,延伸长度约为3000km。地震数据解释揭示出柴西断裂形成于燕山运动末期。在剖面上显示为多期,多性质的特征。柴西断裂主要控制了柴西地区新生代沉降、沉积以及构造变形过程。对中生代沉积控制作用不明显,侏罗系在断裂上盘、下盘广泛发育,除了个别剖面,总体上揭示出在区带上地层厚度相对均匀变化。柴西断裂带该断裂带总体走向为nee向,延伸长度近1700km,中、新生代地层左旋走滑运动明显。研究表明在晚中生代-新生代,阿尔金断裂带不仅是一条巨型走滑断层,同时也是一条陆内构造动力作用的大型协调断层,是喜马拉雅碰撞带后陆的一种主要板内构造变形样式,使印度板块向北的强大挤压动力转变为ew向的侧向运动。阿尔金走滑大断裂带该断裂带位于阿尔金山北缘山前地带。阿尔金北缘断裂明显表现出由数条走向不同的断层组合构成!断裂走向为nee-ew向,长约为360km。对中-新生代地层有明显控制作用.阿尔金北缘断裂发育时期可能相对较晚,主要是伴随阿尔金山的侧滑冲断隆生而发育。阿尔金北缘断裂带和2条断裂带总体走向与阿尔金走滑大断裂一致,从洛浦南经且末、若羌、罗布泊延入北山地块。地震勘探研究揭示这2条断裂带在古生代和中生代为一组背冲逆断裂组合,并以共轭断裂形式控制了塔东南断隆的发育,制约着塔东南坳陷的形成和演化。车尔臣河断裂带且末-若羌断裂带对阿尔金断裂带运动学的研究,多数学者证实了断裂带新生代左旋走滑的特征,少数学者认为是右旋走滑。阿尔金断裂是一条同时具有逆冲、左行走滑和正滑的复杂力学性质的巨型断裂系,2.2力学分析构造变形、重力、古地磁和地震等资料表明:阿尔金断裂处于岩石力学性质具有重大差异的不同类型陆壳过渡带上,其北西侧的塔里木地块属刚性陆壳或由刚性向柔性转化、但以刚性为主的过渡型陆壳,而其南东侧的祁连地块则属柔性陆壳,因此在青藏高原腹地整体向北运动。阿尔金山腹地和祁连地块分别出现以收缩、拆离和逆冲扩展为主的构造变形,在二者的结合部位,逆冲断裂逐渐转化为左行走滑断裂。2.3生长方式阿尔金断裂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用断裂端点移动予以描述。阿尔金断裂随着时间推移和南而北的逆冲扩展作用及逆冲序列自北而向南迁移,北东端点(A点)往北东方向移动(扩展),南西端点(B点)往南西方向生长的动力学过程(图6一b)。2.3生长方式在晚白垩纪(89~92Ma),由于印度板块的西北角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使阿尔金断裂首先在深部开始发生韧性走滑运动(图5a),当时地表并没有响应,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仍然为一个连通的盆地。2.4走滑模式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不断汇聚,使阿尔金断裂由深部向地表逐渐扩展,直到始新世中期,地表开始出现走滑响应,阿尔金断裂开始分割并控制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沉积和构造作用(图5b),最后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2.4走滑模式大位移观点,阿尔金断裂走滑位移量在900km以上。张治洮(1985)根据断裂带发育的构造岩宽度,认为自古生代以来累计位错量为1200km。崔军文等(1999)根据东、西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对比,认为阿尔金断裂南部的走滑量约为750km。2.5走滑位移量中位移观点,阿尔金断裂走滑位移量为500~700km。虢顺民和向宏发(1998)则在统计各条断裂带上位移速率及其相互吻合性的基础上认为总滑移量580km。葛肖虹等(1998)依据西昆仑山华力西-印支期的构造岩浆岩带和东昆仑祁曼塔格-布尔汉布达山构造岩浆岩的对比,认为阿尔金断裂走滑位移量为600~750km。2.5走滑位移量小位移观点,阿尔金断裂走滑位移量为300~500km。许志琴等(1999)根据阿尔金主断裂两侧构造单元,认为阿尔金断裂左行平移总滑移量为400km。黄立功等(2004)则从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敦煌盆地及其油气藏类型与特点方面进行比较,认为走滑位移量为400km。2.5走滑位移量第三章阿尔金断裂带上的地震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阿尔金断裂目前仍处于活跃的状态,因此引发了频繁地震的发生。1900年以来共发生过13次以上5级地震,其中6级以上地震3次。主要有如下地震: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县MS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h=33.0km。本次新疆于田7.3级地震的震源机制略有走滑分量的北东向正断层,发震断层位于阿尔金断裂带与西昆仑断裂带的交汇处,极有可能属于阿尔金断裂带向西延长部分。2012年8月12日18时47分(北京时间),在新疆于田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35km,震中区海拔高度在5000m以上。于田ms6.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阿尔金断裂的分支断裂--黑石北湖断裂,断裂走向NEE,断层性质不明.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北纬36.1度、东经82.5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2公里。这次地震所在的阿尔金断裂的西段存在朝北陡倾左旋滑移的迹象。(李海兵等,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