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高质量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最新文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以学生为本高质量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去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毕业生就业工作越来越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去年12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大学生座谈时强调“政府必须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摆在首位”。今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大学生就业工作,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再次强调“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又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人才工程,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工程。一、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做好就业工作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统一思想的指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别重视在就业工作的工作理念、指导思想、工作思路上达成共识,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两个基本点、三点总要求、六个具体目标、七个立足点”:“两个基本点”,是指“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本”是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认为,在就业工作中落实“以学生为本”,一方面是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就是帮助学生在认知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市场的基础上选择到最适合自己、最有利于自己发展成长的工作岗位上去,实现个人选择和国家社会需要的统一。“以质量为核心”是强调对北航这样的一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不仅要保持高的一次就业率,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就业质量,要把就业质量作为就业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着力点。“三点总要求”,是指“全校重视就业、全员促进就业、全程抓好就业”的“三全”就业工作格局。“全校重视就业”意在强调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而且还是全校所有部门和院(系)的工作;“全员促进就业”意在强调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辅导员、副书记、研究生指导主任等直接从事就业工作人员的责任,而且还是全校所有教职工的责任;“全程抓好就业”意在强调毕业生就业工作,不能仅在学生毕业的当年开展,而应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加强就业教育,并贯穿于其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六个具体目标”,是指衡量学校就业质量的具体指标,也可以概括为“四高一好一确保”。“四高”,即本科生上研究生比例高、一次就业率高、毕业生去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的比例高、毕业生认同度高;“一好”,即毕业生去向分布好,也就是毕业生的流向要科学、合理;“一确保”,就是确保向国防系统输送优秀人才。“七个立足点”,是指要立足于“以就业教育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取向,以市场化建设为龙头,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化建设为保障,以创新开拓为动力,以“三个满意”为目标(即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七个方面开展工作。正是由于在这样一个整体“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埋头苦干,收到了比较好的工作成效,基本实现了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及时就业、优质就业,我校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到主流行业、主流企事业单位,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人数持续增多,学校每年超额完成向国防系统输送高层次优秀人才的任务。二、领导重视、全员关注,形成强大的做好就业工作的整体合力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等在就业方面的要求,把就业作为校、院(系)两级“一把手”工程。在学校,书记、校长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就业工作的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处的负责人担任组员。每年在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上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每年的年度工作计划要点中都会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要点单独列出。在院(系),全部由院长(系主任)或总支书记担任本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并亲自指挥院(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成员由副书记、教学副院长(副主任)、研究生指导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学校把各院(系)的就业情况作为对各院(系)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工作中的责任制,对本科毕业生,主要是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作用;对研究生毕业生,除了强化辅导员的作用外,还特别强调导师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责任,把导师所带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和其研究生招生挂钩。针对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也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了就业工作考评制度,每年召开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动员大会,进行上一年度的就业工作总结表彰及下一年度的就业工作动员。所以,学校的就业工作基本上做到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做好就业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三、强化培训、加强交流,打造一流的就业工作队伍队伍建设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一流的就业工作必须拥有一流的队伍。首先,学校建设了一个强有力的校级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该中心共有市场部、签约部、教育咨询部、信息部和办公室5个部门,分工清楚,协作融洽,运转高效;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知识体系、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的结构都比较合理,大部分人从事就业工作都在3年以上,有3位同志已经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10年以上,还有3位同志是近两年刚留校工作的年轻人。其次,在各院(系)都有一支有朝气、有活力、有干劲、热爱学生工作的以副书记、研究生指导主任和辅导员为主的就业工作队伍,各院(系)均设有学生发展辅导中心。全校专职从事就业工作人员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大于1?U500。学校积极鼓励并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参加相应的学习和培训,定期为各个院(系)的就业工作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求职技巧、择业心理、职业理论和咨询理论等方面的培训。2007年暑假期间,学校组织32名校、院(系)就业工作人员参加了“全球职业规划师的培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获得了全球职业规划师的资格(GCDF)。目前,学校已成为国内拥有全球职业规划师最多的高校,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提供了专业化的队伍保障。此外,还有多人被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攻读心理学方面的学位或参加人事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北京市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班。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正、副主任均具有国外留学一年和考察国外大学就业工作的经历。就业工作不仅难度大,而且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工作艺术的要求都很高。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的总结和交流,每年都有内容翔实、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装订成册的各院(系)就业总结报告;每年均召开就业工作的研讨会,对就业政策及具体工作方法、措施、经验等进行深入研讨;每年对毕业班辅导员进行就业政策、工作艺术方面的专题培训。多年来,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学校总结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60字诀:“高超地引导,细致地操作;精心地交流,真心地互动;关照好普遍,注意到个人;把握好节点,掌握好节奏;应用好经验,创新好手段;付出了心血,赢得了认可。”四、系统构建、点面结合,强化全程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就业教育和指导教育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近几年,学校系统构建了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全程化、科学化、个性化、全方位的就业教育指导体系;开展了包括课程体系、讲座体系、职业发展辅导体系和实践体系等在内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教育和指导活动;努力做到了“四个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面上、点上相结合,学校、院(系)相结合;基本实现了四年有主线,每年有重点,工作有结合,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就业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了4门校级选修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导论”、“创业实务”,每年有上千名学生从这4门课程中受益。按照教育部高教司(2007)7号文件的要求,2008年秋季学期,学校在3个院(系)进行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教学的试点工作,收到了初步成效,今年准备在全校推广。在就业咨询方面,学校成立了“生涯规划工作室”,32名取得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证书的校、院(系)就业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外聘的专业咨询员面向全体在校生提供个体咨询服务,开通就业咨询热线,常年开设不定期的团体咨询辅导课程。在信息服务方面,学校自1999年起就自行开发了就业网站并经历了多次改版。网站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购买了以CareerSky职业生涯规划在线测评、朗途职业规划在线测评、职前络学堂、职商测评等为主要内容的测评软件,供全校学生免费使用。目前,该网站访问量已达到40余万人次,成为学生接受就业教育、进行职业测评、学习就业技巧的网络课堂,以及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网络桥梁。在就业工作的研究方面,学校先后参与或主持完成了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等组织的多项课题研究,同时也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一些选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真实案例的基础上,学校组织编写了《高校职业生涯发展咨询理论与实务》一书,这是国内最早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书籍之一。学校重视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指导学生职业与发展协会积极开展各种就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包括模拟面试、素质拓展、就业发展论坛、各类讲座活动等。这些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校内外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对就业中有困难的毕业生,学校按照毕业生具体情况分成小组,进行重点帮扶,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服务,为他们提供包括就业技巧辅导、心理疏导、重点推荐、跟踪帮扶、经济资助等各种帮扶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就业。五、突出重点、拓展面向,不断巩固和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市场是就业工作的龙头。学校极为重视开拓就业市场,建立了核心企业数据库,以之作为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形成了走访用人单位的制度,每年组织校、院(系)两级就业工作人员有计划地走访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学校抓住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契机,本着稳固特色市场、开拓优势市场、抢占新生市场的原则,在巩固好学校传统的航空航天等国防系统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主动出击,有目的、有重点、多方位地收集各种需求信息,建立相应的市场开拓以及服务体系,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重视校园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学校每年校内大、中、小型供需见面洽谈活动都非常活跃和成功。每年由学校组织的大型招聘会均在6场左右(50家~200家单位规模)、中型招聘会10场左右(15家~50家单位规模)、小型招聘会180场(15家单位以下规模),用人单位在1,000家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加过校园招聘活动的毕业生接近100%,有超过70%的毕业生在校园招聘会上落实了工作。重视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实施了“三年三类三层次递进式系统化”的社会实践体系,覆盖了全校所有本科生,每名学生在每个暑假都要进行以“社会认识实践”、“社会工作实践”、“专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都和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积极协调,组织到就业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广大学生接受就业教育的实践课堂。六、跟踪调查、闭环反馈,充分发挥就业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就业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毕业生是否适销对路,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招生数量和布局是否满足单位的分布,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一个完善的毕业生质量反馈体系。学校建立了选取部分优秀毕业生长期连续跟踪的工作模式,以期由就业来评估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仅最近两年,学校就先后走访了西安、成都、沈阳、哈尔滨、上海、江西等多个省市的用人单位,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及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反馈,在学校人才培养的全面规划、课程设置、校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听取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学校在招生和就业反馈方面建立了“直通车”制度。因为招生和就业在一个部门,主管招生就业的校领导同时主管本科教学,使得就业方面的反馈不仅有效,而且高效。教学部门能够及时根据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