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老老舍走近老舍1生平简介老舍(1899年一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满族正红旗人,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他还有絜青、絜予等笔名。生平介绍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一个旗人家庭。1913年,老舍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1918年至1924年间,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秋季,老舍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学系任华语讲师.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5年,老舍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问世。1929年夏季,离英,途经新加坡并滞留半年,在华侨中学任教,创作以新加坡为背景的小说《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老舍离别家小奔赴国难。1938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武汉成立,老舍被推为常务理事和总务部主任,同年随文协迁到重庆。1946年3月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在美国写完了《四世同堂》第三部及长篇小说《鼓书艺人》。1949年12月,应周恩来委托文艺界之邀回到北京。1962年开始,许多文艺作品遭到批判,老舍被迫停止了《正红旗下》的创作。1965年3月-4月,老舍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于红卫兵的迫害,老舍自沉于太平湖,年67岁。第一课时•老舍先生的父亲母亲都是满族人。父亲是正红旗的,是保卫皇宫的护军。母亲是正黄旗的,出生在农村。当时他们的收入,就是三两银子、一担老米。•父亲牺牲以后,钱粮减半,就完全靠着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所以,老舍先生的童年和青少年是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的。老舍的出生•1899年2月3日,恰好是农历戊戌年的腊月“小年儿”。正当北京人忙着祭灶的时节,老舍降生在北平这个贫困的旗人家庭。他刚刚落草,母亲就昏死过去,要不是及时赶到的大姐把他紧抱在怀里,老舍难免不被冻死。母亲的影响•老舍童年时期,是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中收拾得清清爽爽,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无法抹去的回忆无法抹去的回忆•八国联军,是母亲为老舍讲述最多的恐怖故事。惨痛、愤怒、荒谬,是成年之后老舍对此的复杂感受。•太后、皇上都跑了,留下满城百姓和旗籍官兵驻守一座毫无意义的空城。身为保护皇城的护军,父亲拿着老式抬枪跟洋鬼子打巷战,最后被燃着的火药烧伤致死。•八国联军涌入北京城以后,开始烧杀掠夺。他们也进了老舍先生的小家……。•“当我实活了二年而号称三岁的时候,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我一家所在地方划归日本管守。因为缺粮。小鬼子便挨家挨户的搜寻可以吃的东西。名为搜粮,事实上可就是明抢,值得拿走的东西全毫不客气的拿了走。有一天,进来三名小鬼子,我家的大黄狗一叫,马上挨了一刺刀,它流着血倒在我的母亲旁边,然后,他们三个四处去找,看看有鸡没有;这才是真的鸡犬不留啊!他们没找到鸡,便进了屋中,我正在炕上睡觉,炕上有几只破皮箱,他们不肯放过;打开箱子,一看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便把箱子扣在我身上,想把我闷死,也多少解点气。强盗走后,母亲进来,我还被箱子扣着。联军攻入北京,他们究竟杀了多少人,劫走多少财宝,没法统计。这是一笔永远算不清的债!”老舍人生的转折:遇见恩人•在老舍7岁时,一位后来法号叫宗月的大和尚改变了他的命运。宗月原名刘寿绵,是北京西直门一带有名的大财主,老舍的祖辈曾经为他家效过力。•老舍先生小的时候喜欢念书,他在学校里是一个很用功的孩子。他的长处是语文、作文、讲演,非常优秀。而且他讲演的时候很幽默,经常把别人逗的哈哈大乐,而自己一点儿都不笑。•对旗人一般喜欢的那些玩意儿,斗蛐蛐,养鸽子,他并不太喜欢。课外的时候,他有时候和自己的小伙伴,比如说罗常培,一起去小茶馆听听评书。当然都是罗先生掏钱,他是白听的。“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说而说不出的。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支支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面向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整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老舍在池塘边老北京的庙会根植于生命的记忆•在老舍的心目中,北京永远是一张鲜活生动的文化地图。•那里的风景与人物,那里酸梅汤和杏儿茶的吆喝声,他全熟悉。他说,北平就像一条清澈的溪流,只要我一探手,就能摸上一条活泼泼的鱼儿上来。•老舍著作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特点,它是描写北京的,而且这个北京集中在北京的西北角,就是阜成门、西直门这一带。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里是他的诞生地,这里是他度过童年和青少年的地方。•童年的记忆是难以忘怀的,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自己在贫穷中度过童年的地方,老舍怀有至死无法割舍的感情,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小羊圈胡同的影子,有的几乎完全是把小羊圈胡同作为地理背景和活动舞台。•在他的心中与笔下,小羊圈胡同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一段历史,一段人生,一种感受,一种挚情。小羊圈胡同给他留下的印象是那么深,他就是闭着眼睛也能仔仔细细地说出它的模样儿来。•在《四世同堂》中,他这样描写童年时生活过的那条胡同:——•北京的城墙,虽然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它(北京)整个城市发展历史当中,在近代以来两次沦为废都。”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吴福辉•至于到了20世纪初辛亥革命以后,八旗的粮饷彻底断绝之后,满族许多家庭就完全走向了赤贫化。•他们大量地涌入城市贫民的行列,有些人不得不去,比如说拉洋车,当警察,卖艺,有的女人甚至堕落成为妓女……。•老舍后来成为一个作家以后,他也始终非常深情地关注着这样一些社会阶层,他的这些苦难同胞的命运。•老舍1949年12月9日从美国回到北京,当时老舍夫人与四个孩子尚在重庆。次年四月,老舍在北京丰富胡同看中了一座普通的四合院。因为当时还是供给制,物资奇缺,原房主不要钱只要布,于是老舍用一百匹白布“换来”了这个院子。从此,老舍结束了漂泊的生活,与家人在这里定居下来,直至他1966年8月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堪迫害投太平湖自尽。•红门廊,灰瓦房,古铜色、半人多高的大鱼缸,挺着枝干在飘雪的冬天里岿然不动的柿子树,这就是位于北京东城丰富胡同十九号的老舍故居。•这是一座普通的老北京四合院,老舍曾经在这里生活了十六年。在西侧用小耳房改造的书房里,他写下了著名的话剧《方珍珠》、《西望长安》、《全家福》等23部著作。如今,老式硬木镶大理石的书桌上,还摆放着他当年用过的文房四宝和齐白石先生为他刻的印章。你知道吗?“丹柿小院”院中的柿子树•院中的西厢房、影壁和院门北屋是老舍先生的住房和书房如今,老式硬木镶大理石的书桌上,还摆放着他当年用过的文房四宝和齐白石先生为他刻的印章。太平湖如今重现•新太平湖位于北护城河上游,从西直门到新街口大桥,长500米、宽20米。湖面上2000余株荷花竞相开放,堪与当年“太平观荷”美景媲美,而人工修建的水岸栈道、湖中瀑布又使这段美景更具现代气息。老舍的夫人与家人霜叶红似二月花赵粉初放第二课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四世同堂》《牛天赐传》《火葬》《文博士》《正红旗下》(未完)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微神集》《月牙集》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其他文学作品话剧:《龙须沟》《茶馆》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等创作风格(1)老舍出身平民,了解平民,始终为反映社会底层平民的命运而创作,从《老张的哲学》到《骆驼祥子》再到《四世同堂》,平民世界是老舍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画面。创作风格(2)老舍特别热爱北京,大多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作品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以地道的北京方言土语为语言表现形式,使他的创作显示出特有的民族特色,因而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创作风格(3)老舍的作品具有一种厚道、温情、具有一种人道主义,充满对底层民众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他的创作又有一种幽默讽刺的意味,特别是他始终关注着国民性的改造问题,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这种思想发展的尤为充分。(4)老舍善于写故事,他的作品总是情节连贯、生动、故事性强,这一点又使老舍的作品具有非常通俗的意味。文学贡献文学史上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老舍集中于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批判,关照转型时期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格外关注,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时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目的。文学贡献文学史上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二、老舍是第一个把“乡土”中国和市民生活作为创作主题,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他第一个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作家。老舍的作品注重文化,铺写世态,使作品真实而又有世俗的品位。文学贡献文学史上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三、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老舍的小说不重视结构,而重视独特的文体风格:“北京味儿”和“幽默风”独具一格。老舍的贡献不在于长篇小说的结构方面,而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老舍远离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文学贡献文学史上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三、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老舍的小说不重视结构,而重视独特的文体风格:“北京味儿”和“幽默风”独具一格。老舍的贡献不在于长篇小说的结构方面,而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老舍远离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第四、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是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贡献,他塑造一个底层市民人物形象的系列(主要有四类市民形象)。(一)老中国的儿女们:老派市民系列虽然是“城里人”,更多是“乡土”中国的影子,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很旧派,又保持有农民的传统的善良与温和。但是从历史观上看,他们又那么狭隘自私和守旧。主要有老马(《二马》),牛老四(《牛天赐传》),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四世同堂》)等。祈老太爷(二)新时代的洋派青年:新派市民系列。老舍在作品中对“新派市民”形象进行了漫画式描写——虚荣、浅薄、嗜财、一味逐“新”、一味追求“洋式”的生活情调而丧失了人格和尊严的堕落人物。如《四世同堂》冠招娣等。(三)城市贫民(底层市民)系列他们生活充满了苦难和挣扎。作者对底层市民持有一种同情的态度。主要有《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和小福子以及那些洋车夫们;《我这一辈子》中的老巡警;《四世同堂》中的小文夫妇;《鼓书艺人》中的艺人方宝庆等等。小福子(四)理想市民(正派市民)系列理想市民的性格:正派、实干、侠义。作者对理想市民持一种赞美、讴歌的态度。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小说的创作诱困《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1936年在青岛写成。老舍从开始创作起,一直是以教书为正职,以写作为副业。到了1936年夏,他辞去山东大学的教职,专心从事写作,用他自己的话说,“《骆驼祥子》是我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小说的创作诱困作品最初的创作诱困却是很偶然的,那是山东大学的一位朋友来老舍家聊天,随便谈起他在北京时曾用过一个车夫,那车夫自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