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目标:促进农业发展与区域条件有机结合形成特色生态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读4.1图: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范围是什么?范围:1、东北地区位置、范围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接壤,纬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位置:东北地区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2、东北地区特点和地位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2、东北地区特点和地位3、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气候地区温度带≥10℃的积温作物南部3600℃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中部1000℃~3600℃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北部1000℃小麦、大豆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冬春春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请说出东北地区降水的变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期有利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农作物品质优良,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绿色无污染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一年一熟;易受低温冷害影响3、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气候气候耕作制度:农作物品种:农作物生长季节:农事活动:一年一熟春播、夏管、秋收喜凉作物4月-10月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1~2题。1.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因素分别是()A.机械化水平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地广人稀;人口稠密,劳动力多C.地势平坦;热量充足D.土壤肥沃;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D思考P61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1)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仅能种植一些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2)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3)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4)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等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或其他服务业活动,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农业收入,还可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西部高原周围山地环绕3、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地形(1)地形特点:(2)主要地形:山地平原高原西——大兴安岭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地南——辽河平原北——松嫩平原东——三江平原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土地资源丰富,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农业生产类型:多种经营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林牧业高原—畜牧业3、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地形(3)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黑土和黑钙土广布,河湖众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农业生产3、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土壤类型分布区特点黑土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松嫩平原中西部,辽河平原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生产力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良好的工业基础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的生产资料。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等对原料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3、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工业3、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3、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人口人均耕地多农业经营规模化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为农业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4.农业布局特点活动:62页1.珠三角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2.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山脉的名称:A.B.,C.。(2)写出河流的名称:D.,E.,F.G.。(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乙,丙。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4.东北区农业布局特点农业气候上最大的缺点是低温冷害,它是作物产量不高不稳的主要影响因素。低温冷害年,作物平均减产约13%~35%。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3~4题。3.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④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D4.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B耕作农业区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辽河、松花江流域,东部河谷地带普遍,由南向北减少由南向北增加积温降水(1).耕作农业区-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林业和特产区兴安落叶松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鹿茸、人参长白山苹果梨延边林业和特产区柞蚕辽东丘陵苹果辽南积温降水(2).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畜牧业区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呼伦贝尔松嫩平原西部畜牧业区积温降水(2).畜牧业区主要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4)舍饲养畜业广大农区/猪、鸡、牛、奶、乳制品积温降水1.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可大面积种植水稻B.该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修筑梯田C.该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该地区只能发展林牧业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回答1~2题。2.该地河流四、五月也出现汛期的原因是A.雨带推移到此地B.气温升高,积雪融化C.春天冬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雨水D.冰川在春天开始融化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回答1~2题。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3~4题。3.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A.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4.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6.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1、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人口稀少土壤肥沃商品率高商品粮基地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地理条件内部分异(1)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活动题P661.(1)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2)有道理.全国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耕地减少,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3)提高单产,增加投入;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培育良种;兴修水利;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2)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特点地区专业化生产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类型问题原因对策耕地林地草地沼泽其他人口激增高强度农林开发造成土地利用不合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增施有机肥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林、草地比重下降草场退化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3)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2.不同区域发展方向与重点山区农业发展方向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结合退耕,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建设人工草场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发特色农产品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右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右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右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右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右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