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第3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LOGO第三章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LOGOLOGO一、城市化概念与内涵(一)概念城市化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二)内涵一是“人口城市化”二是“非农产业城市化”三是“空间城市化”四是“生活方式城市化”LOGO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2000年人均创造GDP第一产业3990元,第二产业2.8万元,第三产业1.5万元)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结构形成的过程。LOGO第四,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第五,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第六,城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LOGO(一)城市化水平这是对城市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识别指标。它表明了城市化推进程度,即表示城乡关系转型程度及非农业人口、非农产业集中的程度。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就是要对城市的这种主导作用进行识别并能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或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之间进行比较。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LOGO(二)测度方法1、复合指标法鉴于城市化过程所包含内容的多样性,从理论上讲,一个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测度方法应该采用复合指标法,即尽量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此考察城市化进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复合指标法却往往行不通。一方面,反映不同内容的指标不能直接进行加减乘除;另一方面,即使可以采用一些复杂的数学手段来解决上述矛盾,但还应看到,城市化的某些内容(例如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是不可能直接作定量分析的。LOGO2、主要指标法是指通过几个最具本质意义、最具象征性,而且便于统计分析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市化水平。(1)土地利用指标用土地利用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一定时间内非城市性地域转变为城市性地域的比率。(2)人口指标用人口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LOGO式中,Y表示城市化水平或城市化率;U表示城市人口;R表示农村人口;N表示区域总人口。LOGO为什么能够用人口指标来测度城市化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人口城市化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产业城市化的结果。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人口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指标在统计上具有方便、准确、可比性强等特点。LOGO三、城市化规律城市化的阶段发展规律大城市优先发展规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规律LOGO(一)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于1979年提出各国城市化过程的轨迹为S型曲线的理论。LOGO起始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在30%以下)加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在30-70%)完成阶段(城市人口比重超过70%以上)农业社会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30%70%80%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LOGO表现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即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阶段,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表现得最为明显。(二)大城市优先发展规律LOGO(三)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规律1965年,美国地理学家贝里选用95个国家的43个变量进行分析,显示城市化阶段与经济发展程度呈现呈非常显著地正相关。根据1981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资料,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加权人均GNP与其相应的加权人均城市化水平间确实存在一种相关关系。人均GNP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见下表)LOGO国家类型国家数加权人均GNP(美元/人)加权平均城市化水平(%)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336341962601400126301032046401745667862世界平均125234041LOGO周一星(1997)对1977年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资料进行统计分后指出,城市化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数符合对数相关关系,其数据回归的结果是:Y=40.62X-75.6其中:Y-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X-人均GDP相关系数R=0.9079标准差S=9.8较好的解释了城市化与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规律。LOGO四、世界城市化历程及其特征(一)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很大,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三)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不足并存。(四)世界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LOGO(一)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世界城市化进程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80018251850187519001925195019601970198019901997(百万)05101520253035404550(%)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人口比重LOGO(二)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总人口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百万人)(百万人)(%)(百万人)(%)(百万人)(%)1800978505.1207.3304.318251100605.4258.2354.318501262806.34011.4404.4187514201258.87517.2505.01900165022013.315026.1706.51925195040020.528539.91159.31950250172429.044952.527516.719754076156438.475368.681127.219975829268146.088077.3180138.4LOGO图1.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及其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的变迁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180018251850187519001925195019751997城镇人口(百万人)01020304050607080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百万人)发展中国家(百万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LOGO年份地区世界非洲亚洲拉美欧洲北美日本200125212522220153331952222001年和2015年全球8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预测单位:个LOGO(三)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不足并存超前城市化亦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乡村人口过快地向城市迁移,超过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以至于造成大量人口缺乏就业机会,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等城市问题。超前城市化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及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LOGOLOGO城市化超前发展的国家基本资料的比较阿根廷1997年墨西哥1997年巴西1999年乌克兰1999美国1999年日本1999年中国2001年城市化水平(%)89748168777937.7人均GDP(美元/人)85703780442075030600322307543元(911美元)LOGO城市化不足滞后城市化恰好与超前城市化相反,是指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亚洲一些国家,例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其城市化进程就是典型的滞后城市化。泰国:人均GDP196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21%;全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200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50%。LOGO2006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1.3:48.7:40,而就业结构为42.6:25.2:32.2LOGO(五)世界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逆城市化又称分散型城市化。它是由美国城市规划师贝利1976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counter-urbanization”),它是指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限蔓延的过程。它与乡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所表现的集中型城市化,都是城市化过程,只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LOGO•造成逆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大城市过度密集造成的负效应;二是交通技术条件的改善。•人口和产业过度向城郊的迁移,导致了城市中心区的“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内城的经济衰退和人口贫困化等社会、经济问题。LOGO中心商业区内城低收入、少数民族集聚区(贫穷)郊区高、中收入及白人社区(富裕)资本高、中收入者年青专业人员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迁移及其影响示意图逆城市化带来了部分城市人口和产业活动过度向城郊的迁移,内城逐步丧失了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的短缺,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口的迁移和内城人口减少,造成内城经济衰退。LOGO美国人口的郊区化过程01020304050607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中心城市人口比重郊区人口比重LOGO北京旧城区人口疏散图LOGO五、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特征(一)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三)中国未来城市化道路分析LOGO(一)1978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1、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0.6%上升到17.92%。1949-19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见下表)LOGOLOGO05101520253035404519491954195919641969197419791984198919941999中国城市化进程(1949~2002年)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版,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4),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LOGO1979年以前的中国城市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1949到1957年是城市经济恢复和顺利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时期。在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为9949万人,年均增长率达7.1%,大大超过了这一时期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0.6%上升到15.4%。LOGO(2)1958至1960年是城镇化超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到19.7%。(3)1961到1965年,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4)1966至1977年,是城乡人口大对流的阶段。LOGO2、城市化特点:城市化发展缓慢且不平稳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LOGO(二)1978年以后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1、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1992-2003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2003-至今,城市化平稳快速发展。LOGO2、城市化政策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二是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3、城市化水平1979-2000年城市化水平LOGOLOGO4、城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