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酒文化(二)酒的作用1、酒是一种祛寒提神的药。适量饮酒对身体有调适作用,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疏肝解郁、宣情畅意;适量饮酒能增加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促进胃肠的消化和吸收;促进血液循环;起兴奋精神,强心提神,消除疲劳,促进睡眠等作用。但自酒问世以来,它的医学作用却越来越被人淡漠,而酒的社会作用却被人们发挥得淋漓尽致。李时珍说“酒是百药之长”2、酒是送别接风、迎来送往的媒介。不论是乔迁升职,还是婚嫁丧葬,一切红白喜事,凡是有宴会之处,必有酒,无酒不成宴,已成定俗。万物本固有,唯酒不可无。廉者挂冠,寿者告老,接来不可无酒也。治者升迁,隐者归田,送往亦不可无酒也。弱者及冠,幼者成礼,开枝散叶不可无酒也。旧人别去,新人初来。婚丧嫁娶亦不可无酒也。肴之佐酒,甘咸入味。酒之佐肴,唇齿留香,于宴不可无酒也。姻缘唱和,红袖添乱,于情亦不可无酒也。何处无之乎?酒之德也!3、酒是掩饰政治阴谋的屏风。大凡阴谋总得借助于某种方式和手段去掩饰,而酒是掩盖政治阴谋的最好的装饰物。鸿门宴刘邦樊哙张良项羽范增项庄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项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就是一场酒桌上的政治决战历史上对鸿门宴向有三起三落之说第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接连暗示项羽下令杀刘邦,气氛极为紧张。结果“项王默然不应”。二起是范增见原定计划无法执行,于是叫项庄舞剑助兴,伺机刺杀刘邦,空气再一次紧张起来。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樊哙后来说了番慷慨激昂的话,对项羽予以斥责,说的项羽“未有以应”。这时情节发展到高潮,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有三起,必有三落。刘邦的绝处逢生,全在这三落之中。一落是项庄舞剑,本来意在沛公,不想项伯出面与之对舞,救了刘邦。二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这个时候项羽还“英雄识英雄,猛将爱猛将”呢。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心里惭愧,还给樊哙赐了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而逃席而远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场饭局竟成一场生死攸关的“政治斗争的手段”青梅煮酒论英雄借酒为名来玩政治手腕较有名的还有曹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三国时,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怕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菜,韬光隐晦,装着胸无大志、与世无争的样子,多疑的曹操一直想试探一下刘备是否有雄霸天下的野心,闻知后,以青梅绽开,煮酒邀请刘备宴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刘闻之,大惊失箸,筷子都吓得掉在地下,恰在此时,雷雨大作,刘备便以胆小、怕雷掩饰自己的慌乱而使曹操释疑。日后,当刘备羽翼渐丰,与曹、孙三分天下时,曹操才幡然醒悟,知道他被刘备骗了,“刘备岂是闻雷失箸,胆小怕事之人!”。这场酒局,远不是那种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欢聚,分明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二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曹操实乃不世出的绝顶人物,这一番话,看似描述龙之变化,目的是说“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显然,这是他的一番自我剖白,借物咏志。当然他也下了一个套,试探在刘备眼里,什么人能纵横四海,比得上我曹操。刘备接连指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璋等地方豪强,都被曹操一一否决。刘备这个回答应该给满分,因为当时是个人都会如此回答。这样曹操也就认为刘备见识一般,和常人无异。接着曹操给出了当世英雄的标准,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继续装傻,问:“谁能当之?”曹操指了指刘备,后指了下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当时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装作受了惊吓的样子,筷子掉到了地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内心的惊惶,巧妙的掩饰过去了杯酒释兵权用酒做文章,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一招,宋太祖赵匡胤是做得最成功的。后周大将赵匡胤奉命出征,军至陈桥驿时,其部下发动兵变,给他披上黄袍,赵匡胤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宋代第一个皇帝.可当了皇帝以后,晚上却经常失眠,他担心那些拥护他登上皇位的统兵将领,也一旦被他们的部下黄袍加身,这就麻烦了,后来,他采取了谋士的建议,宴请石守信、高怀德等握有兵权的高级将领,酒酣饭饱之时,太祖向他们陈说了自己的担忧,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第二天便称病解职,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上下相安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就在一场酒宴中以温和的方式解决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三国江东群英会4酒是一种惩罚与奖赏的手段。人常说,敬酒不吃吃罚酒,宴会迟到,或饮酒时说错了话,也常有“罚酒三杯”之说,看来酒不仅仅可以用来敬神敬祖敬尊敬长,还可以用来惩罚人的,史书中还真有让犯人喝酒接受处罚的记载,《世说新语*德行》中这样写道:“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要不是谢奕那个七岁的弟弟为老翁求情,那老翁一定要被酒醉死。《水浒传》中的宋江也是喝这样的酒身亡的,这样的酒真的成了“灌肠毒药”了。不过,当权者不会老让人喝毒酒的,对于那些有过功勋而需要犒赏的人,还真得给人赏赐琼浆玉液,现在的航天城——酒泉之名的来由就与赏酒有关。相传汉武帝时期,大将霍去病攻打匈奴,凯旋归来时汉武帝赏赐给霍去病一坛御酒,霍去病为了和将士同饮就把酒倒在一条溪里,由此酒泉得名。类似的历史故事如《酒谱》所载,战国时,秦穆公讨伐晋国,来到河边,秦穆公打算犒劳将士,以鼓舞士气,但酒醪却仅有一盅,有人说,即使只有一粒米,投入河中酿酒,与大家分享,于是秦穆公将这一盅酒倒入河中,三军饮后竟都醉了,不是酒醉了而是有感于秦穆公的情谊而心醉了,一盅酒竟成了收买人心的手段.最有趣的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曾用酒作为生育的奖品,吴越之战,勾践战败,勾践在吴为奴,卧薪尝胆,不忘复国之志,为鼓励人民生育,下令:“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也不知道当时越国人民是不是真的为了二壶酒而日夜操劳。景文饮鸩酒在当权者手里,既可以是成为杀人的毒药也可以成为奖赏的琼浆。此酒勿相劝,此身却堪怜。争劫敛子毕,饮鸩赴黄泉。《南史·王彧传》:王彧(yù,有文采),字景文,宋明帝皇后之兄。美风姿,为一时推谢。袁粲见而叹之日:“景文非但风流可悦,乃哺歠(chuò,饮)亦复可观。”宋明帝疾笃,虑一旦晏驾(见阎王),皇后临朝,则景文自然成宰相,门族强盛,藉元舅之重,岁暮不为纯臣(英雄一世,临到老了犯错误),乃赐王景文死。敕至之夜,景文方与客围棋,看敕讫,置局下,神色怡然不变。待争劫竟,乃敛子纳奁中,已毕,徐言:“奉敕赐死。”因出敕示客,而举赐鸩,乃谓客日:“此酒不可相劝。”遂仰饮而绝。宋江之死酒泉之名的来由不过,当权者不会老让人喝毒酒的,对于那些有过功勋而需要犒赏的人,还真得给人赏赐琼浆玉液,现在的航天城——酒泉之名的来由就与赏酒有关。相传汉武帝时期,大将霍去病攻打匈奴,凯旋归来时汉武帝赏赐给霍去病一坛御酒,霍去病为了和将士同饮就把酒倒在一条溪里,由此酒泉得名。类似的历史故事如《酒谱》所载,战国时,秦穆公讨伐晋国,来到河边,秦穆公打算犒劳将士,以鼓舞士气,但酒醪却仅有一盅,有人说,即使只有一粒米,投入河中酿酒,与大家分享,于是秦穆公将这一盅酒倒入河中,三军饮后竟都醉了,不是酒醉了而是有感于秦穆公的情谊而心醉了,一盅酒竟成了收买人心的手段.最有趣的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曾用酒作为生育的奖品,吴越之战,勾践战败,勾践在吴为奴,卧薪尝胆,不忘复国之志,为鼓励人民生育,下令:“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也不知道当时越国人民是不是真的为了二壶酒而日夜操劳。5酒是人们消愁避世的发泄物。借酒浇愁叫得最响的要算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是出自他之口,李白也想借酒浇愁,但他比曹操要看得真切些,李白知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他们一有烦恼就“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喝酒,好象是酒跟他们结下了仇怨似的,想一醉方休,可是,醉却不能解千愁。前不久看到一篇网文,说日本东京大学对“害怕和不安”的小白鼠进行了注射酒精的实验,证明了“借酒浇愁愁更愁”是有科学依据的,说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喝闷酒非但不会实现“忘掉悲伤”的美好愿望,反而会刺激大脑中业已存在的“不愉快记忆”持续更长时间。所以千万不要把酒当成是忘情水,更不是王婆汤,要想忘掉悲伤,最好的办法让自己高兴起来。一帆风顺的人不多,万事如意也只是一个美好的祝愿,但总有些人受到打击后便消沉,就想躲进山林洞穴里去隐居,但隐居时却从不忘饮酒,那个自号“醉翁”的欧阳修说得非常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酒是成为名士和标新立异的标记。有人沾酒浑身充满了豪气,而有的人沾酒那全是一身匪气,一只脚地上,一只脚凳上,叉着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是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的侠气,同样的酒不同的人会喝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姿态、不同的风格来,同样是喝酒,有人喝成了酒神酒仙,也有人却喝成酒徒酒鬼,那是因为他们的下酒菜不同罢了,象李白,刘伶等人他们以诗书为佳肴,以清雅为佐料故其能为酒神酒仙,而像李逵,鲁达之人,以狗肉鹅鸭为肴,以飞禽走兽佐酒,酒醉后便惹事生非,能说不是酒徒酒鬼?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还有喝酒可以成名士之说,《世说新语·任诞》里记载了许多与喝酒有关的趣事,其中有一篇这样说:“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成名士。”如此说来,欲成名士,也不是啥难事哈,不过,在如今这个争名逐利,物欲横流的时代,有无酒量,无事痛饮酒倒是好办,可是又有谁能静得下心来熟读呢?故满眼望去,酒徒遍地,名士罕见.“高阳酒徒”典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食其(ji)陈留高阳人,沛公(刘邦)领兵过陈留,郦食其到军门求见。沛公见说其人状类大儒,使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嗔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沛公遽雪足仗予曰:“延客入”,郦食其本来就是一读书之人,好酒,为人放浪不羁,后为刘邦出了不少的好点子,如果当时郦不标新立异,投其所好地说自己是高阳酒徒的话,刘邦是不会见他的,也许有人觉得奇怪,刘邦不见读书人反而对一个酒徒却那么恭敬,其实,看看刘邦的身世就明白了,刘邦原是沛县泗水亭长,是一个好吃懒做的有名的地方无赖,他好酒好色,常醉卧于酒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酒徒,他以醉酒斩白蛇而起家,在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后建立汉朝,即位后回到家乡,宴请父老,喝了三十多天的酒,他酒酣后击筑而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完全一个小人得志的样子。因他自己没读多少书,在儒生面前常有深度自卑感,所以他不喜欢读书人,相传他曾摘下儒生头上的帽子向里撒尿,对待读书人的态度特不友好。还好,后来登基后,安邦治国,离不开文治武功,才懂得“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离不得读书人。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杜甫《饮中八仙歌》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7、酒是一种推诿拒绝的替代品。现代有很多交易是在酒桌上完成的,谈判桌改成了酒桌,双方在轻松友好而清醒的状态下完成签约手续,便意味着大功告成,当然也有很多单交易只是在酒宴上议议或是已敲定,只是未签约的,第二天如有一方反悔,便开始耍赖,说“当时喝多了,我同意了吗?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